2023-09-0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1-2】用語言學學語言

你知道嗎:① 全世界有超過7,000種的語言,但並不是所有語言都有「左」和「右」、 ② 在土耳其語裡面,當我們談論聽到的八卦時,動詞會有特殊的形式、 ③ 存在我們身邊的臺灣南島語,是一種先講動詞的語言......


語言的核心規則


raw-image

引文所提到的現象,想必和你我平常的認知都不相同,聽起來可能不太真實,但都是確實存在於我們世界的語言之中,這些有趣的現象都仰賴語言學家長久以來仔細地調查與歸納。或許你會想問:每種語言差異這麼大,語言學的內容感覺很複雜,學習起來一定很困難吧?為什麼我們要用這些看似艱深的學科知識來去學習語言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談談當代句法學大師Noam Chomsky所提出的「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理論,這個理論是假設跨語言之間具有普遍共通的語法規則,存在人類腦袋之中(核心);而實際則因為社會文化、個人使用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語言特徵(參數微調)。

雖然概念有些差異,但我們可以藉由「核心──參數」的概念來理解所有的語言規則,這個系列的文章主要提供給讀者的是語言的核心規則,例如基本的發音練習、詞語順序、簡單造句、文句語意邏輯等基本概念。瞭解這些現象背後的規則,我們也能更有效率地去分析複雜的語言現象,學習起來會更加輕鬆、表達起來也會更加準確。


為什麼要用語言學學語言


至於學習這些規則到底對我們的外語表達有什麼幫助呢?這邊要借用一個心理學概念──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指的是人類可以有意識、有自覺地理解或監控自己學習、作決定的過程。有了「後設認知」,我們在學習或做決定時,可以隨時評價這個過程的好壞,並適時作出修改。簡單來說,後設認知可以幫助我們隨時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朝著更有效率的方向前進。

而我認為,瞭解語言學規則後,再來去學習語言,就如同具有後設認知的能力一般。例如,擁有語音的語言學知識後,我們在發音時,可以隨時注意發音方法、發音組合,讓我們能夠發出更準確的語音。又例如,我們擁有句子的語言學知識後,我們可以知道基本的詞語序列,讓我們表達能夠更加正確且完整。


如何使用【用語言學學語言】


最後,要跟大家簡單介紹【用語言學學語言】這個系列,將會從語音音韻、構詞、句法、篇章等不同層面介紹一些語言現象,除了跨語言的共通點之外,也會提到一些特定語言獨有的特色,提點你學習一個語言應該要注意什麼。這些文章希望可以讓你認識語言的核心規則,瞭解這些規則後,相信你會更有效率地學好一個語言。

然而,如果你要進一步利用語言溝通、甚至精通某個語言,還是少不了累積詞彙、創造語境等老掉牙的學習方式。畢竟,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努力學習語言,還是需要恆心與毅力。

此外,因為受限於篇幅,以及介紹的必要性,這個系列的文章儘量會以現象比較為主,語言學的知識則是點到為止,並不會有太深入的理論介紹。不過我還是會在每篇文章的最後附上「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建議」,除了列出該篇參考資料外,也會順便介紹這這份參考資料的基本內容或價值所在,如果是想要更瞭解語言現象的讀者,或者你本身對於語言學研究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這些延伸資料進一步閱讀。



聽到這裡,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還請你持續鎖定【用語言學學語言】這個專題系列,藉由學習語言規則,讓你可以檢視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果,最後更快速地學好一個語言。此外,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作者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喔!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建議:

[1]:鄧思穎 著,《形式漢語句法學(簡體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第二章:語法和漢語語法〉。
這本書從生成語法(Generative Grammar)的角度對於漢語(華語、國語、普通話)的詞類、句法進行全面且深入研究探討。其中第二章有對於「生成語法」的基礎假設、理論概念進行簡單介紹,最重要的就是「普遍語法」的概念,如果對此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進一步研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