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歷史》柏林雷寧廣場劇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時間:2023-9-16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npac-weiwuying.org/programs/6450b9843fb0e90007c7e8bb)

(圖片來源:https://www.npac-weiwuying.org/programs/6450b9843fb0e90007c7e8bb)

不僅性暴力,也討論檢討受害者、性別歧視的暴力,對約會強暴受害者、特定族裔與受刑人的偏見的暴力,更包含國家公權力加諸於加害者與受刑人的暴力。

《暴力的歷史》一開場,主角Édouard透過語速逐漸快速、語調漸次高昂,並因為氣味記憶反覆回朔體驗災難事件發生細節、下意識重覆刷洗身體、清洗被單、在難以完全清除氣味的獨套中焦慮不堪坐立難安不斷糾結摔倒翻滾,準確呈現急性壓力症(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患者的身心症狀,令觀眾即刻感同身受Édouard剛剛經歷了輾壓身心的嚴重壓力事件——性暴力。舞臺上的爵士鼓演奏者,隨著主角語速、語調適時擊鼓,增進主角呈現的情緒與節奏張力,與戲曲中透過梆子、鑼鼓點強化角色驚愕、慌張、焦慮、煩憂等種種情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暴力的歷史/History of Violence》改編自法國作家Édouard Louis半自傳同名小說《Histoire de la violence/History of Violence》,無論是原作者Édouard Louis或是導演Thomas Ostermeier,都不僅僅討論強暴事件中顯而易見的性暴力,更想透過主角Édouard聖誕節凌晨一夜情意外演變為強盜兼約會強暴事件,廣而言之討論各種層面的暴力——檢討受害者、性別歧視的暴力,對約會強暴受害者、特定族裔與受刑人的偏見等言語、舉止、態度、意識形態的暴力,也包含國家公權力加諸於加害者受刑人的暴力。

Édouard不斷刷洗身體,想洗去施暴者留下的痕跡與氣味。(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centerforthearts)

Édouard不斷刷洗身體,想洗去施暴者留下的痕跡與氣味。(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centerforthearts)

除了舞臺上直白呈現的種種暴力,還能透過劇情看見隱身於暴力行為背後的間接暴力。比如主角妹妹質疑主角Édouard太過信任他人,帶陌生人Reda回家,引狼入室,直白呈現檢討受害者的暴力行為。然而透過妹妹的質疑,可以看見社會加諸普羅女性善意歧視的暴力——教導女性要多點防人之心,不可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該帶陌生人回家等等,以保護女子的善意為名,限縮女性認識、接觸、探索世界他者的管道與方式,若女子因不接受此等限制而遭受惡意對待,便順勢指摘女子不受控才會遭惡意相向,合理化加害者的行為,似乎女子同意陌生人踏進家門那一刻,就等同允許陌生人對女子惡意對待,此等以善意為名赤裸裸的限制與歧視當然是一種暴力。

妹妹顯然內化了社會對女子的善意歧視,與其說妹妹檢討受害者,不如說妹妹將社會加諸於自己的歧視,一模一樣地施於Édouard。Édouard雖身為同志,卻因為生理性別為男性,成長的過程中並未承受社會加諸女子種種限制的教育,對陌生人心態相對開放。Édouard受暴後遭妹妹數落,除了突顯妹妹檢討受害者的暴力,亦突顯妹妹身為生理女性長期遭受社會善意歧視的暴力。

妹妹檢討身為受害者的Édouard,顯然內化了社會對女子的善意歧視。(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centerforthearts)

妹妹檢討身為受害者的Édouard,顯然內化了社會對女子的善意歧視。(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centerforthearts)

劇場裡看戲不同於3C產品前追劇,除了近距離欣賞演員表演,與演員即時互動,更能欣賞同場其他觀眾的反應。

當妹妺語調高昂表情誇飾地質疑Édouard把Reda帶回家的行為,現場觀眾不少人點頭認同妹妹的質疑。而當Édouard前往警局報案,警察暗示Édouard並未遭到性暴力,只是東西被搶心生怨恨想加重Reda刑責(偷竊僅單純損及財產權,刑責極輕,遠輕於性暴力這類損害他人身體自主權及健康權暴行的刑責),促狹地重覆Édouard與非裔Reda一夜情中甜蜜互動的相關陳述,現場觀眾亦認同警察言論,忍俊不住格格發笑。

由觀眾反應看來,顯然比起原著作者/主角的觀點,衛武營觀眾更認同妹妹與警察的偏見與歧視,這些偏見與歧視被衛武營觀眾認為是理所當然,內化在心中,也因此,我懷疑衛武營觀眾是否能理解原著作者所談的暴力是什麼,或許有一大部分原著作者/主角認為的暴力,衛武營觀眾非但無感於其暴力的本質,甚至認同這些暴力,認同權力者有權施暴。

只是導演並未放任觀眾任意感受,最終以一抹血色再次強調Édouard確實是一名慘遭暴力對待的受害者。

警察質疑Édouard性暴力指控不過是挾怨報復。(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centerforthearts)

警察質疑Édouard性暴力指控不過是挾怨報復。(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eiwuyingcenterforthearts)

原著作者/主角說自己受暴後「房間到處都是血」,但依Édouard報案時「鉅細靡遺」地陳述他與Reda相處的過程,兩人起爭執後並沒有扭打,Édouard因為平權與同理不同階級族裔的政治理念也沒有反擊,只有Reda單方企圖以圍巾絞殺Édouard,而絞殺並不會流血,而後Reda再以圍巾綁住Édouard的雙手並肛交強暴他,肛交強暴是整段衝突中唯一會見血的時候,劇團亦只在此時使用了血色特效,代表血的紅色液體沾滿了施暴者Reda的褲襠,也沾滿Édouard股溝與內褲的後側。血色區別了合意性交與強暴,明確化強暴行為攻擊與暴力的本質。

《暴力的歷史》節目單引述原著作者Édouard Louis的自我定位:「我要成為一個書寫暴力的作家。你越去深入談論暴力,你越有可能去消除(undo)暴力。」Édouard Louis寫下自身經歷的暴力,直白面對讀者窺奇、刺探隱私、評論他人私領域行為的暴力。

導演Thomas Ostermeier顯然漂亮轉化Édouard Louis的文字作品為舞臺作品《暴力的歷史》,接納將文字作品轉化為劇場作品本身就帶有消費尖銳話題的暴力性質,並在劇場中與觀眾直球對決,全然接納觀眾形形色色的回饋,包含走入劇場窺探演員裸體、質疑受害者、認同加害者等等暴力的回饋,而觀眾走入劇場亦非全然無辜,亦是種種施暴的其中一個環節。原著作者、讀者、導演與觀眾,四方共同成就並完整了這部「暴力的歷史」。

----------

原著小說:Édouard Louis/艾杜瓦.路易
導演:Thomas Ostermeier/托瑪斯.歐斯特麥耶
劇場版改編:Thomas Ostermeier/托瑪斯.歐斯特麥耶、Florian Borchmeyer/弗洛里安.波希邁爾、Édouard Louis/艾杜瓦.路易
文本德文翻譯:Hinrich Schmidt-Henkel/辛里希.施密特-漢克
副導演:David Stöhr/大衛.斯托爾
舞台及服裝設計:Nina Wetzel/妮娜.維策
作曲:Nils Ostendorf/尼爾斯.歐斯登朵夫
影像設計:Sébastien Dupouey/塞巴斯蒂安.杜普伊
戲劇構作:Florian Borchmeyer/弗洛里安.波希邁爾
燈光設計:Michael Wetzel/米凱爾.維策
編舞協作:Johanna Lemke/約翰娜.蓮克
演員:Christoph Gawenda/克里斯多夫.葛溫達、Laurenz Laufenberg/勞倫斯.勞芬貝克、Renato Schuch/雷納托.舒赫、Alina Stiegler/阿莉娜.斯提格勒
樂手:Thomas Witte/托瑪斯.維特
共製單位:Théâtre de la Ville Paris/巴黎市立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Wallonie-Bruxelles/比利時法語文化區國家劇院、St. Ann’s Warehouse Brooklyn/布魯克林聖安倉庫
創作支持:LOTTO-Stiftung Berlin
特別感謝:Goethe-Institut Taipei/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Deutsches Institut Taipei/德國在台協會

----------

關聯閱讀:
【自由時報-藝週末.藝週推薦戲劇】
我們如何拆解《暴力的歷史》─柏林雷寧廣場劇院 History of Violence|耿一偉
【VOCUS】
暴力的歷史—同志、國族,與那些共通的壓迫|Muuu
【Facebook】
Lo Shih-lung

avatar-img
114會員
212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stone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推薦度:★★★★☆《天后》中兩兩對照,傳說中與真實的夏琳,過去與現在的夏琳,再以陳雨柔與夏琳的較勁與呼應包裹整齣《天后》。
推薦度:★★★☆或許是鄭清文先生在導演吳念真心目中不一樣的地位與份量,也或許是吳導劇本偏好情節、場景,與鄭清文先生短篇小說《清明時節》相互呼應,讓吳導特別放不下舞臺劇《清明時節》。
推薦度:★★★★☆超脫地理與生死,宣稱南北管樂曲卻主要是南管,既非寓言亦非神話更非地理神怪誌,難謂戲曲也不僅僅是偶戲,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推薦度:★★★★宣傳海報上寫著「我時不時也會問自己:你為什麼想偷錢啊?」導演與編劇以《我們的小偷時光》一整齣戲反覆自問,給不出答案。 ---------- 導演:蔣永瀚 執行導演:曾陳箴 編劇:林耿邦 演員:秋郁柔
推薦度:★★★★☆當一位異性戀女性向男性要求「抱我」,可能是隱諱地性行為邀約,也可能只是單純需要一個擁抱,想分辨二者差異,必須有足夠的慧根。 ---------- 導演:彭漪婷 編劇:周洪于婷 演員:趙家榕
推薦度:★★★★每一天、每一天,即便是最後一天,也要好好吃飯。
推薦度:★★★★☆《天后》中兩兩對照,傳說中與真實的夏琳,過去與現在的夏琳,再以陳雨柔與夏琳的較勁與呼應包裹整齣《天后》。
推薦度:★★★☆或許是鄭清文先生在導演吳念真心目中不一樣的地位與份量,也或許是吳導劇本偏好情節、場景,與鄭清文先生短篇小說《清明時節》相互呼應,讓吳導特別放不下舞臺劇《清明時節》。
推薦度:★★★★☆超脫地理與生死,宣稱南北管樂曲卻主要是南管,既非寓言亦非神話更非地理神怪誌,難謂戲曲也不僅僅是偶戲,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推薦度:★★★★宣傳海報上寫著「我時不時也會問自己:你為什麼想偷錢啊?」導演與編劇以《我們的小偷時光》一整齣戲反覆自問,給不出答案。 ---------- 導演:蔣永瀚 執行導演:曾陳箴 編劇:林耿邦 演員:秋郁柔
推薦度:★★★★☆當一位異性戀女性向男性要求「抱我」,可能是隱諱地性行為邀約,也可能只是單純需要一個擁抱,想分辨二者差異,必須有足夠的慧根。 ---------- 導演:彭漪婷 編劇:周洪于婷 演員:趙家榕
推薦度:★★★★每一天、每一天,即便是最後一天,也要好好吃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參觀的展覽「關係人」,展覽圍繞著#METOO事件,展現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議題。以互動式情境遊戲和影片營造真實感。做為一名靈氣師,因為接觸過個案的能量場,了解過性暴力對個案遺留的侵蝕,也讓我對性暴力更加難以忍受並有著更多的關注和感觸。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1983年,李昂撰寫的《殺夫》問市,用鋒利的筆觸,強行劃破舊時代體制下,暗藏的女性血淚史。隔年(1984),《殺夫》電影版上映,鮮明的性虐待橋段,再次挑戰純樸年代的極限。 近期,因應小說出版40週年,發行全新的典藏版。而國家影視廳中心於今年6月起,推出「她的新電影」主體活動,選映《殺夫》做為主題開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閱讀了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故事書,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深思。這樣的讀物似乎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自閱讀。 雖然作者是知名作家林良,但這本書的內容取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犧牲奉獻與冒險精神的故事。然而卻充斥著殺戮、暴力、掠奪、被害妄想、性...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簡介(網路書店):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從十九歲少年的視角出發,講述家暴慘案裡,受害者不止受暴者自身,也包含目睹一切發生的孩童。事發過後,他們陷入崩潰與矛盾,逃不開漫長的自責、懊悔與追問,所要承受與修復的傷不亞於傷亡者。破碎的幼小靈魂將持續在悲憤與惶恐無助中,一邊抽離自己,一邊重建自我。
Thumbnail
Sex Education第二季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巴士這幕了。六個性格、興趣、喜好都大相逕庭的女孩,唯一的共通點居然是她們都曾遭受過性騷擾,並曾因此而感到痛苦和困擾。面對性騷擾,Aimee雖然表現得一副沒有所謂的樣子,但她不再敢乘搭巴士。因為只要一坐上巴士,她就會不斷回想起被性騷擾的回憶。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殺人者的難堪 #살인자o난감 說說劇中的女性。 此劇很明顯是一齣以男性為主導的劇,個人覺得是有點太過”性別”失𧗾! 雖則是男性劇、但女角多到數不勝數!當中不少還是美女!? 但, 劇中出現的女性幾乎不是被任人魚肉就是被肆意欺凌!?又很大一部份只出一幕、間場作用(?),但又經常大尺度演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參觀的展覽「關係人」,展覽圍繞著#METOO事件,展現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議題。以互動式情境遊戲和影片營造真實感。做為一名靈氣師,因為接觸過個案的能量場,了解過性暴力對個案遺留的侵蝕,也讓我對性暴力更加難以忍受並有著更多的關注和感觸。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1983年,李昂撰寫的《殺夫》問市,用鋒利的筆觸,強行劃破舊時代體制下,暗藏的女性血淚史。隔年(1984),《殺夫》電影版上映,鮮明的性虐待橋段,再次挑戰純樸年代的極限。 近期,因應小說出版40週年,發行全新的典藏版。而國家影視廳中心於今年6月起,推出「她的新電影」主體活動,選映《殺夫》做為主題開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閱讀了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故事書,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深思。這樣的讀物似乎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自閱讀。 雖然作者是知名作家林良,但這本書的內容取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犧牲奉獻與冒險精神的故事。然而卻充斥著殺戮、暴力、掠奪、被害妄想、性...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簡介(網路書店):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從十九歲少年的視角出發,講述家暴慘案裡,受害者不止受暴者自身,也包含目睹一切發生的孩童。事發過後,他們陷入崩潰與矛盾,逃不開漫長的自責、懊悔與追問,所要承受與修復的傷不亞於傷亡者。破碎的幼小靈魂將持續在悲憤與惶恐無助中,一邊抽離自己,一邊重建自我。
Thumbnail
Sex Education第二季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巴士這幕了。六個性格、興趣、喜好都大相逕庭的女孩,唯一的共通點居然是她們都曾遭受過性騷擾,並曾因此而感到痛苦和困擾。面對性騷擾,Aimee雖然表現得一副沒有所謂的樣子,但她不再敢乘搭巴士。因為只要一坐上巴士,她就會不斷回想起被性騷擾的回憶。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殺人者的難堪 #살인자o난감 說說劇中的女性。 此劇很明顯是一齣以男性為主導的劇,個人覺得是有點太過”性別”失𧗾! 雖則是男性劇、但女角多到數不勝數!當中不少還是美女!? 但, 劇中出現的女性幾乎不是被任人魚肉就是被肆意欺凌!?又很大一部份只出一幕、間場作用(?),但又經常大尺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