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料理冠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喜歡吃美食的人不一定會料理美食。

回想「好好學廚藝」這件事,從沒發生在我身上,讀書階段課後就得去補習根本沒回家吃晚餐,就算回家吃飯,也因時間不同各自草草了事;後來外地求學、工作,跟家人吃頓飯的次數屈指可數;當然,也因為我有個會煮好吃料理的媽媽,所以想吃什麼,或根本沒想過要吃什麼,萬能小叮噹媽媽就會變出各式各樣、但有時候看起來有點怪異卻好吃的佳餚。這種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狀況,隨著年紀有些改變…..

結婚前,媽媽有天說: 「我可不想妳嫁人後,被妳婆婆說,『妳媽媽都沒教你煮菜嗎』,這臉叫我往哪裡擺! 所以現在妳不可以只會洗碗,以後晚上我煮菜,妳就在旁邊學習…」。

做女兒的我少跟筋,哪有認真在觀摩,媽媽煮她的菜,我就在旁比手劃腳、東扯西聊!  媽媽最拿手的包粽子,怎麼準備粽料、怎麼炒,我都沒學會,連粽葉要如何轉成粽子形狀,我也零分不成樣;不才的女兒,結婚前「蹲」廚房,卻一事無成…最後只記得洗菜洗乾淨、切切菜,鍋要熱、把菜放下去炒一炒…寥寥幾個煮菜口訣。

嫁人後,本想買便當了事,今天買這家、明天吃那家,換換花樣,外帶市場這麼大,天下一皮無難事,美嬌娘如我,有必要入廚搞到油煙亂竄、蓬頭垢面嗎?  除了瓦斯錢,切菜備料、煮飯、洗碗時間,自己煮飯怎麼算都不划算,無奈先生吃了1個月便當後開始有意見,「隨便簡單炒,我簡單吃,外面便當好膩…」 這時,總不能哭回家吧!  聽說嫁人後,女人要什麼都不怕,遇到什麼困難,要像打不死的蟑螂,好吧,那就硬著頭皮用那幾個口訣上場了,不太「兩光」的煮菜技巧湊合用了近20年,偶而看到網路分享的簡單食譜,就加減學,增加一點新口味;幸好先生不挑嘴,只要求份量不要煮太多,以免每天吃同道剩菜不衛生、也不健康;大兒子是吃什麼都好,會飽就好;這兩位食客標準很低(竊笑),可能早被我洗腦,外面好吃的不一定營養,家裡的愛心餐有營養、少鹽淡口味....。

家中對吃最有意見的就是搞怪老二,要討好喜歡美食的他,可就不容易了,也不知哪來的重口味? 所以從小到大,只要他嫌老媽我煮的飯菜不好吃,我就慫恿他:「你要不要去學料理、烹飪、做蛋糕…,美食家變大廚師,你人這麼帥,一定很多美女來排隊,我們全家有口福、你還有你媽當會計......」心想這個如意算盤一旦有成,我就可以恢復我的少女張口好好吃時代,但數年下來老二聞風不動,還是停留在「動口不動手」的愛吃美食階段,因此他最喜歡去阿嬤家吃大餐。

有天飯桌上,老二突然指正:「媽,你煮的雞湯怎麼沒阿嬤好喝? 你要跟阿嬤多學學啊! 不然你以後當阿嬤時,怎麼辦? 」

「我也覺得我媽煮的雞湯很好喝,下次阿嬤來台北,我們再叫阿嬤煮雞湯給我們喝。」

老大這次難得跟著起哄: 「你以後當阿嬤時,偶而可以來住我們家,但是要煮好吃一點啦。」

「是是是,媽媽好好反省、反省! 」

「你們媽媽的專長本來就不在煮飯啊! 」兒子跟我同時轉向突然出聲的老公,我頓時感覺老公外圍有一道光,叫做偉大的光! 英雄救美,美人變老媽溺水也得救一把!

兒子長大了,都把老媽為他們把屎把尿、帶他們東奔西跑去哪玩、學才藝、去學校找老師、指揮交通、當故事媽媽等等這些事忘得精光,就只記得媽媽煮菜不太好吃,要加油! 好好學廚藝這件事,原來這麼有用,千金難買早知道。俗話說,要抓住男人的心,要先通往他的胃;通往兒子的心,烹飪美食同樣有效。

似乎我應該好好跟媽媽多學一點廚藝,但我嘴巴可不讓步,對兒子嚷嚷: 「哎呀,等到你們讓我可以當阿嬤時,我已經很老了啦,以後若我去你們家住或你們來我家玩,我們就在外面吃吃飯,聚個餐好好吃個美食…你們覺得如何? 」說完,我舉起圍裙,「反正你們都不會煮飯,阿嬤是料理冠軍,我是第二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世紀初到美國留學時,超級市場看到愛吃的雞翅膀賣得好便宜,買了一大盒,又買了綠色花椰菜,以為可以來個天天水煮雞翅配花椰菜下飯。哈,不到一個禮拜就受不了了。但也沒走上會燒菜之路,志不在於此。還好,女兒講究吃,會燒的菜比我還多,連韮菜盒子都會自己找到視頻做出來。有時會想,不愛燒菜的媽咪,是否有點對不起她?但轉念一想,自己還是頗有不錯之處,不愛燒菜,但絕非管東管西叨叨唸唸的碎嘴媽。而且,鼔勵冒險精神。
avatar-img
怡怡的沙龍
74會員
454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怡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養育過程中顯得格外真實。近日,阿嘉帶著兒子外出購物時被一位陌生人撞到,而一旁拿著平板看影片的兒子頭抬都沒抬,完全沒反應。這件事讓阿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Thumbnail
2025/03/31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養育過程中顯得格外真實。近日,阿嘉帶著兒子外出購物時被一位陌生人撞到,而一旁拿著平板看影片的兒子頭抬都沒抬,完全沒反應。這件事讓阿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Thumbnail
2025/03/24
2025/03/24
2025/02/23
用故事及隨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喚醒孩子的天賦,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2025/02/23
用故事及隨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喚醒孩子的天賦,啟動3〜9歲創造力開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回想「好好學廚藝」這件事,從沒發生在我身上,讀書時代課後就得去補習根本沒回家吃晚餐,就算回家吃飯,也因時間不同各自草草了事;後來外地求學、工作,跟家人吃頓飯的次數屈指可數;當然,也因為我有個會煮好吃料理的媽媽,所以想吃什麼,或根本沒想過要吃什麼,萬能小叮噹媽媽就會
Thumbnail
回想「好好學廚藝」這件事,從沒發生在我身上,讀書時代課後就得去補習根本沒回家吃晚餐,就算回家吃飯,也因時間不同各自草草了事;後來外地求學、工作,跟家人吃頓飯的次數屈指可數;當然,也因為我有個會煮好吃料理的媽媽,所以想吃什麼,或根本沒想過要吃什麼,萬能小叮噹媽媽就會
Thumbnail
記得在我國小二年級那年,我媽決定要獨自和朋友們出國旅行一周,還年幼無知的我一聽到這個消息,難掩不安情緒,因為媽媽是一位專職家庭主婦,所以早已習慣有媽媽打理一切的生活,當時我還很焦慮的問我媽:「爸爸不會煮飯,我們要怎麼辦?」只見我媽嘴角笑了一笑,並沒有多做什麼回應.......
Thumbnail
記得在我國小二年級那年,我媽決定要獨自和朋友們出國旅行一周,還年幼無知的我一聽到這個消息,難掩不安情緒,因為媽媽是一位專職家庭主婦,所以早已習慣有媽媽打理一切的生活,當時我還很焦慮的問我媽:「爸爸不會煮飯,我們要怎麼辦?」只見我媽嘴角笑了一笑,並沒有多做什麼回應.......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母親是在成為母親之前就會變出一桌的菜色,但母親是成為母親之後才開始學很多的菜色,也是成為母親後才學著如何成為一個母親!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母親是在成為母親之前就會變出一桌的菜色,但母親是成為母親之後才開始學很多的菜色,也是成為母親後才學著如何成為一個母親!
Thumbnail
幾天去買午餐,隔著櫃檯指自己想吃的菜,阿姨幫忙夾菜。 「你一定以為這個是地瓜葉對不對?」我指著一個菜,阿姨突然像是發現新大陸般的。 我搖搖頭,「這是杏菜。」 阿姨有些驚喜:「你不是沒在煮,竟然還知道這個菜。」 「其實大多數家常蔬菜我都知道。」 阿姨不知道的是,我從小學三年級就在廚房拿鍋鏟。那時候原本
Thumbnail
幾天去買午餐,隔著櫃檯指自己想吃的菜,阿姨幫忙夾菜。 「你一定以為這個是地瓜葉對不對?」我指著一個菜,阿姨突然像是發現新大陸般的。 我搖搖頭,「這是杏菜。」 阿姨有些驚喜:「你不是沒在煮,竟然還知道這個菜。」 「其實大多數家常蔬菜我都知道。」 阿姨不知道的是,我從小學三年級就在廚房拿鍋鏟。那時候原本
Thumbnail
我媽就是個職業婦女,而且是工時很長旅館業,我媽是有一手好廚藝,但她極少好好地煮一頓飯,她工作也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半小時之內隨隨弄點吃的混一餐(我成長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食極少),這樣造成一個結果,我家四家小孩都得自力更生,每人都會自己煮菜。
Thumbnail
我媽就是個職業婦女,而且是工時很長旅館業,我媽是有一手好廚藝,但她極少好好地煮一頓飯,她工作也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半小時之內隨隨弄點吃的混一餐(我成長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食極少),這樣造成一個結果,我家四家小孩都得自力更生,每人都會自己煮菜。
Thumbnail
與母親一同去上的那堂料理課後,我只在課堂結束的幾日後,吃過一次母親煮的糖醋可樂雞柳。那糖醋的滋味有著父母離異後一夜長大的酸澀,也有著甜甜的拽著母親衣角問她:「好了沒有」的期待。
Thumbnail
與母親一同去上的那堂料理課後,我只在課堂結束的幾日後,吃過一次母親煮的糖醋可樂雞柳。那糖醋的滋味有著父母離異後一夜長大的酸澀,也有著甜甜的拽著母親衣角問她:「好了沒有」的期待。
Thumbnail
謙虛、謙卑,原來是美德,但要看場合,媽媽是媽媽,她老是將自己當老媽子、婢女、打雜打工的人,客氣過了頭,我們(或客人)的心裏多難受,怎麼和「媽媽」(這個被歌頌)的角色放在一起呢?(我想說的是:人家怎麼尊敬她呢?太不相稱了,太矛盾了)
Thumbnail
謙虛、謙卑,原來是美德,但要看場合,媽媽是媽媽,她老是將自己當老媽子、婢女、打雜打工的人,客氣過了頭,我們(或客人)的心裏多難受,怎麼和「媽媽」(這個被歌頌)的角色放在一起呢?(我想說的是:人家怎麼尊敬她呢?太不相稱了,太矛盾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