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以餘裕來面對人生變局
多說話少做事真的是拍人馬屁嗎?
看懂人際關係的局
最近好多連假可以過歐😂過完中秋連假之後又可以過國慶連假。還記得以前高中忙碌於課業,連連假都要去學校讀書,重點是還覺得這樣的生活是正常的
有時候,自律也是種自虐,懂得享受生活,也是人生必備的功課。如何在忙裡偷閒、要求完美的同時保有錯誤空間,才不會避免自己失去生活品質、最後對人生感到失望或是徬徨
把重點拉回來,《大人學破局思考》我認為是強烈建議職場人閱讀的好書,就算是你是學生,還是可以超修,學會用大人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情。這本書我一個晚上就讀完了,著實非常有價值,每一頁都會有不同的反思
以下文章出自:
大人學破局思考
書中有提到所謂的殭屍狀態
吃不飽也餓不死,雖然還沒到絕對的失敗,卻也看不到前景
書中舉了一對夫妻加盟便利商店,然而營收不如預期,也請不起員工,然而兩人能夠輪流值日班跟夜班,過著一個月三、五萬的生活,好像也過得去
不過,作者堅決反對這樣的行為
若要對抗平庸,就要有意識地增長,讓自己有餘裕,花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物
何謂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物,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他的報酬在未來。比方說從年輕時就開始定期運動,雖然短期看不出成效,但是老了之後卻還是身強體壯,不用臥病在床;平時每天就會撥出時間閱讀課外或是工作外的書,讓自己不僅有專業,還有面對世界需要有的軟實力
我個人認為,這種殭屍狀態就是所謂的窮忙:明明每天都很累,為何還是沒有成果?就是因為沒有把人生當作坡道,以長期思維觀看人生大局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保持比其他人聰明一點點就夠了 --查理蒙格
很多人會追求投機賺價差,想要一夜致富;或是從年輕就開始想賺大錢,因此消耗自己的健康;抑或是藉由批鬥他人獲取一時的地位、權勢。然而放遠來看,這些只是引鳩止渴罷了
書中將員工分成四類
個人認為是因為儒家文化講求謙虛、中庸之道,好像有很多人覺得「少說話,多做事」才是正人君子,多說話往往是阿諛、拍馬屁。最經典的就是古裝劇中,主角往往不會邀功,私下努力,最後功勞都被在蠱惑皇帝的大臣搶走,最後再翻身反擊等等。然而,現實往往跟戲劇不同
作者認為,「少說話多做事」是最不受老闆器重的苦力型人物
原因在於,這樣類型的人,往往很看重工作的CP值,只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就難在老闆心中留下印象(因為你不會有精彩表現),至於下次老闆注意到你,就是你出包時。這樣的前提下,怎能期望老闆對你有好印象呢?
因此,做事雖然非常重要,但也別忘「主動」且「高頻率」的跟老闆溝通
話說其實我高中以前有類似被欺負的經驗(汗
好死不死那個人就是班上的惡霸,在班上可以呼風喚雨,當他欺負我時,我也就默默吞忍
然而,假設是現在,我的決定會大不相同
因為當初還是在學校讀書,在跟他決裂之後我就把自己的成績提高,後來我發現我被欺負的情況就沒有這麼嚴重了。現在我大約知道是怎麼回事
學校這個場域,本質就是讀書或是競爭。當你的成績不會太差,大家為了能夠在有問題時還可以問你,自然就不會對你太差
然而,尷尬的是,他成績也很好(大約就是我們上一次我第四,他就第三;下一次顛倒過來這樣
而當時,我記得他會直接在班上嘲諷或是講我的不好之類的,我一開始還有點失望,想說大家是耳朵還是眼睛壞掉嗎?明明講得這麼大聲、說得這麼難聽?後來我才發現
當有人講你不好,你又不反擊時,想幫你的人又有什麼資格、義務幫你講話?
很多人討厭八卦,是因為怕在背後被人議論。然而,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在背後被講還是小事,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有人直接挑釁、直呼「你這樣的人就是爛」,那才是警訊
我之前聽吳淡如的Podcast,當中有一集提到商業的賽局理論
這集有提到,在實驗中,總是攻擊的人是輸最慘的;其次是不反擊的;過得最好的是那些「平時不攻擊別人,然而被攻擊會反擊的人」
話說我一直覺得有事沒事找別人碴的人,其實蠻沒安全感、或是自卑的。假設我現在人生美滿、每天愉悅自在,別人要怎麼活,我還真的不太在乎🥲
不過,當有人已經批評到影響你的生活,反擊是必須的,當別人傳謊言誹謗你、潑你髒水時,人清自清這句話在現實世界往往很難成立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看懂局,自然不會被一時波濤影響生活;看透局,自然懂得箇中道理;布好局,自然能夠同時顧及他人跟自己的心情
在人生當中,學會面對某些討人厭的事情或是人,不是因為我們喜歡,而是我們相信:如果你不想陷入這種困境,你必須把握時間,盡早正視人生課題,不要等到年紀增長卡住時才來思考。不僅沒有時間,也會在這種內耗中失去人生許多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