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認識自己的多重面向

根據理論,個人決策主要是受到自我理解、環境與資訊的影響。可見對自我的瞭解程度,會很大地影響我們的決策,並且進一步影響我們人生未來的走向。

一個很大的誤區是,沒有人天生就了解自己。然而對自己來說,自身是和自己相處最久的存在,因此理所當然地認為,沒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即使這是真的,也不代表我們能瞭解自我的全貌。想想即使和家人同住許多年,我們對他們的瞭解有多少?這裡存在第二個誤區是,以為相處的時間久了,就能瞭解一個人。時間不是認識一個人的必要條件,觀察與思考才是。也就是說,我們花多少時間觀察與思考自我,會決定我們對自己有多少認識。

這件事該從哪裡開始做呢?為了協助大家更有效率地觀察與思考,本文試著列出常見的幾個面向,提供讀者在觀察與思考時,有更明確地方向。

認識自己的6大面向

個性與個人特質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天生的個性與個人特質,它可能是來自遺傳或是其它原因。使用一些心理測試和工具,如星座算命、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Enneagram(九型人格)等,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或行為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工具是100%準確的。當這些工具測驗的結果說我們擁有某些特質時,我們應該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並進一步驗證自己身上是否真的有這些特質。例如當我們看到:你是個性開朗活潑的人;要進一步思考:這是真的嗎?接著觀察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狀態。也許你會發現,在某些情況下這項特質是符合的;在某些情況下卻又不一定符合。我們不需要糾結在:所以我到底是不是個性開朗活潑的人?重點是接受自己在不同情境下可能產生的不同表現。

個人能力的強項與弱項
個人強項通常是我們在某些方面特別優秀的能力或技能。它們可以來自天生的天賦,也可以是通過努力和學習所培養。我們如果能盡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強項,並將它們應用於生活和事業中,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功和滿足感。個人弱項是我們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太擅長的地方。暸解自己的弱項同樣重要,因為這有助於我們識別需要改進和發展的領域。透過有效地管理和改進弱項,並在需要時尋求幫助或合作,可以彌補這些不足之處。在個人能力的發展過程中保持強項和弱項之間的平衡,能夠使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的挑戰。

興趣喜好與情感需求
觀察自己的情緒反應,可以進一步暸解自己的感性與需求。你會發現,對於某些事物和情境,我們有著強烈的情感反應。如果它是可以操作的事物,可能會變成我們的興趣和嗜好;如果它是一個環境,可能會讓我們想要親近或逃離;如果它是一個人物,可能會變成我們的朋友,或是關係疏遠的人。「因為我感到喜歡或討厭,所以…」像這樣的觀察,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的感性;並且觀察的原因越細緻,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例如同樣都是被稱讚,不同情境或是稱讚的方式,我們開心的程度可能不相同。

我們的情感反應,會指引我們走向特定的夢想及渴望,這是一種對未來的願景和期望,希望能在未來獲取我們想要的感性需求。然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高,因此如果我們沒有確認自己原始的感性需求是什麼,並時常檢討夢想與需求之間的關係,到最後達成夢想時可能會無法滿足感性需求。

情感反應是來自個人特質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結果

自我信念與個人價值觀
自我信念和價值觀是我們的核心信仰和行為指南。這個部份要探討的是自我與環境,也就是個人與世界之間的互動關係,因此會牽扯到我們相信什麼樣的價值觀、我自們的目標、夢想與驅動力,以及對事物的看法。首先是信念與價值觀,它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信仰宗教的人,固定會禮拜、或是改變飲食等等。追求目標的人,理所當然會想要進行某些行為,來達成自己的目標。對於喜歡撿便宜的人來說,只要商品打折優惠,即使是用不到的東西也會購買(買的不是商品,而是撿到便宜的愉悅感)。一個認為自己要負責任的人,則會去思考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並且去執行相對應的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因為我們相信(belif)什麼,進而影響我們行為與決策的東西。

想要暸解這個部份,必須花時間回顧自己過去的行為、決策和經驗,問問自己為什麼做出這些選擇,有什麼因素影響了我們的思考和行動。除了主動的行為之外,被動對事件的反應也是一個觀察點。例如許多人談論政治時,會感到火冒三丈氣憤不已,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必須從第三人稱視角的角度,來說明自己為什麼在面對這樣的情境時,會有這種反應。於是我們會得到「因為相信什麼,所以產生什麼反應」的結論。重點不是對錯,而是釐清我們相信的東西是什麼。

身心健康的狀態
關注自己當下身心健康的狀態,有助於維持良好狀態來面對挑戰,包括身體需求、睡眠模式、飲食習慣、運動喜好,以及壓力與應對反應等等。當我們身心狀態不佳時,行為反應容易受到情緒所控制,甚至出現〝不認識的自己〞也是有可能的。例如喝醉酒的人,和清醒時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認識自己在不同狀態下的表現,才能根據需要擬定不同策略,甚至控制自己的狀態在一個舒適的位置。

身體機能是過去較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面向。然而健康是幸福人生的必要條件,因此暸解自己身體狀態,才能在疾病來臨前,盡早掌握其徵兆,並做出對應的準備。

別人眼中的自己
有時候,我們的自我認知和別人對我們的認知,可能是全然不同的。例如一直變換女朋友的人,即使他自己認為面對每一位女友都很專情,因此自己是個專情的人,別人可能也不見得這樣認為。當然,別人想的並不一定正確,可是我們自己想的也不一定正確。因此參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主要是提醒自己有不同看法存在,可以視情況做進一步的驗證。

從他人的角度可以更客觀地看待自己

暸解自己是個人決策與追求幸福的基礎。本文提供數個面向,從個性、特質和個人能力,到興趣、情感需求,再到自我信念、價值觀和自我狀態,期望幫助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以更全面地觀點來暸解自己,幫助自己做出正確的決策,打造一個自己滿意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