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424聚會-弱勢孩子走向弱勢家庭的五部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寫于2023.10.11

教師節的聚會

2023.09.28教師節我到屏東潮州與許久不見的鄔嫚見面聚會,跟鄔嫚認識已經超過16年了,雖然他遠在屏東縣來義鄉,但每隔一段時間,當我有機會下去屏東潮州時,我們總是常常見面聚會討論各式各樣的議題與合作。


令我很意外的話題

本次的討論過程中有個令我很意外的話題,那就是部落的早婚問題依舊很嚴重,早婚的議題在偏遠地區或弱勢族群當中是很常見的很正常的現象,這個議題其實也困擾我很多年,從我在埔里中心擔任督導時就已經開始注意與防範這個問題了。讓我驚訝的是這次聚會時鄔嫚說原本這10年來部落早婚的狀況有些許改善,雖然依舊有不低的比例,但比之前好多了,但近來又有增加的趨勢與跡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7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位社工督導100個從事社工的理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72會員
192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文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鄔嫚是我第一年2007到新竹縣尖石五峰原住民部落擔任督導時的社工員,不過當年第一批尖石五峰的社工員幾乎都是擁有教師證的老師,而鄔嫚就是這批老師社工員中相當優秀的,也是我擔任督導期間第一位想培養的原住民社工。只是還沒等到我跟鄔嫚說明想培養她當督導的想法之前,她在2008年就決定離職回鄉報考原住民特考了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上次見到小權的時候是在埔里愛蘭橋附近的加油站,當時小權剛剛在加油站工作不到半年,只有將近3個月左右,試用期還沒通過。那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到了那個我幾乎沒去過的加油站加油,結果我一靠近加油站遠遠地就發現一個加油員的臉很面熟,但是與我印象中小權的身形差異頗大......
這個專題預計從2021年8月開始,每月預計至少2篇文章。 1999年8月退伍之後的我就在台中找工作,一開始本來沒有打算找社工的工作,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求職不順之後,最後還是認清自己其實是沒有賺大錢的能力與本事的,只好放棄了賺大錢的夢想,為求溫飽還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趟旅程現在已經超過了20年
十幾年前有一部韓劇我當時很喜歡看,叫做「商道」。相信很多人都還有印象,姑且不論韓國政府有計畫的希望扭轉當時世人對韓國企業唯利是圖的壞印象,因而拍出這部韓劇,但是這部韓劇的一段話卻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所謂的做生意,不是為了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
距離上次見到這位校長已經兩年了,記得當時我與埔里中心的新任督導到學校去拜訪校長時,校長對於基金會有意將服務從埔里鎮上延伸至該校的想法非常贊成,他表示由於他也是剛到學校任職,也在思考如何結合更多的社會資源來讓這個學校的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與照顧,我們的出現對他來說真像是及時雨。
鄔嫚是我第一年2007到新竹縣尖石五峰原住民部落擔任督導時的社工員,不過當年第一批尖石五峰的社工員幾乎都是擁有教師證的老師,而鄔嫚就是這批老師社工員中相當優秀的,也是我擔任督導期間第一位想培養的原住民社工。只是還沒等到我跟鄔嫚說明想培養她當督導的想法之前,她在2008年就決定離職回鄉報考原住民特考了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上次見到小權的時候是在埔里愛蘭橋附近的加油站,當時小權剛剛在加油站工作不到半年,只有將近3個月左右,試用期還沒通過。那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到了那個我幾乎沒去過的加油站加油,結果我一靠近加油站遠遠地就發現一個加油員的臉很面熟,但是與我印象中小權的身形差異頗大......
這個專題預計從2021年8月開始,每月預計至少2篇文章。 1999年8月退伍之後的我就在台中找工作,一開始本來沒有打算找社工的工作,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求職不順之後,最後還是認清自己其實是沒有賺大錢的能力與本事的,只好放棄了賺大錢的夢想,為求溫飽還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趟旅程現在已經超過了20年
十幾年前有一部韓劇我當時很喜歡看,叫做「商道」。相信很多人都還有印象,姑且不論韓國政府有計畫的希望扭轉當時世人對韓國企業唯利是圖的壞印象,因而拍出這部韓劇,但是這部韓劇的一段話卻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所謂的做生意,不是為了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
距離上次見到這位校長已經兩年了,記得當時我與埔里中心的新任督導到學校去拜訪校長時,校長對於基金會有意將服務從埔里鎮上延伸至該校的想法非常贊成,他表示由於他也是剛到學校任職,也在思考如何結合更多的社會資源來讓這個學校的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與照顧,我們的出現對他來說真像是及時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Hi~ 各位為生活不停打拼的爸爸媽媽們~ 在工作繁忙的同時,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真的是辛苦了! 是否常在下班後如何為孩子準備營養的餐點而絞盡腦汁? 因孩子偏食的問題,擔心孩子無法健康地成長而感到困擾? 是否因孩子想要更加高人一等而感到束手無策? 我們是台灣健康促進與成長曲線管理協會。 我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年過半百的聚會 最多的話題就是誰家娶媳婦、誰家嫁女兒、誰當了阿嬤、誰家有孫子滿月⋯⋯了 跟年輕人聊到少子化的問題跟原因 他們總是回答:養不起小孩啦 其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依照現在的社會環境,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如果沒有長輩的支援,連結婚都不敢想 他們還自嘲是躺平族 這次跟朋友聊到一個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少子化」在很多國家都是國安等級的重要議題。西方社會對於「不婚生子」的接受度較高(冰島超過七成新生兒是「非婚生子」),而在很難接受這個觀念的台灣,想要解決少子化問題,「降低不婚率」顯然是關鍵第一步。 現代社會的「愛情」面臨了哪些過去世代未曾經歷的挑戰?建立、維持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又為何如此困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Hi~ 各位為生活不停打拼的爸爸媽媽們~ 在工作繁忙的同時,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真的是辛苦了! 是否常在下班後如何為孩子準備營養的餐點而絞盡腦汁? 因孩子偏食的問題,擔心孩子無法健康地成長而感到困擾? 是否因孩子想要更加高人一等而感到束手無策? 我們是台灣健康促進與成長曲線管理協會。 我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年過半百的聚會 最多的話題就是誰家娶媳婦、誰家嫁女兒、誰當了阿嬤、誰家有孫子滿月⋯⋯了 跟年輕人聊到少子化的問題跟原因 他們總是回答:養不起小孩啦 其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依照現在的社會環境,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如果沒有長輩的支援,連結婚都不敢想 他們還自嘲是躺平族 這次跟朋友聊到一個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少子化」在很多國家都是國安等級的重要議題。西方社會對於「不婚生子」的接受度較高(冰島超過七成新生兒是「非婚生子」),而在很難接受這個觀念的台灣,想要解決少子化問題,「降低不婚率」顯然是關鍵第一步。 現代社會的「愛情」面臨了哪些過去世代未曾經歷的挑戰?建立、維持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又為何如此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