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如果有人對你亂發脾氣,你本質上就先贏了!?讓原本一個「對你亂發脾氣的人」反過來成為「最懂你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段時間從書堆裡翻出並重新拜讀了臨床心理學權威⸺河合隼雄先生的著作「日本人與身分認同」。忽然間,這一句話映入了我的眼簾。


「如果有人對你亂發脾氣,你本質上就先贏了。」


這句話是轉自河合隼雄先生過往在京都大學教授心理諮商課時,反覆跟學生倡導的觀念。箇中原由是因為在心理諮商的現場時,患者的父母親、老師及其他親屬時不時就會對諮商人員亂發脾氣。


由於家屬都會希望患者能盡快好轉,所以當你在尚未了解患者還有不清楚的地方時,他們會懷疑你竟然連這都不知道?!這對於還在與患者諮商的你,不免會感到惱火對吧。在過去的臨床心理學現場中,就偶爾會發生像這樣的「無理取鬧」。

但是河合先生呢,他是絕不會對那樣的「無理取鬧」有絲毫動搖。不只先「接納」對方的無理取鬧,而且還會專心聽他們娓娓道來。


「不如說那些對你發火的人,才是滿腔熱忱的人。」


依照河合先生所說:「只要你肯專心聆聽他/她的想法,並理解他們為何感到憤怒,他們還因此能反過來成為『最懂你的人』。」


之所以發怒是因為滿腔的「熱忱」
若願意傾聽那份熱忱,他們會反過來成為「最懂你的人」

這幾句話令我深感興趣。


與此相似的例子還有像是我在人才開發與組織開發部門工作時,偶爾也會發生爭執。 畢竟,人才開發與組織開發部門的工作就是「從員工與組織的不同觀點出發,來將組織內尚未得出結論的問題給解決。」

在過程中,員工可能不小心就會觸碰到組織中的某些「不能碰的禁忌」。而且,開發部門說到底就是「讓那些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有所改變。」而對於已是生長成人的他們來說,就是因為「改變」可能會伴隨著痛苦,所以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反抗以及爭執。


所以「亂發脾氣」的情況多少都會有,儘管這些案例並不常見,但我自己其實遇過挺多次的。然而,我個人會把「亂發脾氣」所帶來的反抗與爭執視為一種機會。

為什麼呢?因為首先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對方就會吐露出他們的真心話。只要先在一旁側耳傾聽就行了!


然後最重要的是:

在「憤怒」的背後,有著「強烈的情感」

因為有「強烈的情感」,才產生「憤怒」


如果發生了上述情況的話:

「我已明白您為何會那麼生氣,但之所以您會感到這麼生氣,那是因為A先生您對......的事情十分在意對吧。我能夠聽聽看您的想法為何嗎?」

就以這樣子的「提問」來「翻轉情勢」

再來是「聽完」對方心中的「想法」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聽明白,而是聽完

如此一來,大概就能逐漸看清那些至今不為人知的真相了。然後能夠對你吐露出內心想法的人,他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最懂你的人」或是「最挺你的人」喔!(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純粹來騷擾你的人也大有人在,請務必小心為上。)


於我而言


最難對付的並不會是「亂發脾氣的人」

最令我頭痛的是「凡事漠不關心的人」




此文章摘自日本立教大学經營學部 (人材開発・組織開発)教授・中原淳的部落格文章「NAKAHARA-LAB.NET」:怒鳴り込まれたら、勝ちと思え!? : 「やり場のない怒り」をもとに「よき理解者」に反転させる!?

http://www.nakahara-lab.net/blog/archive/13099

縮圖來源:

https://www.wikihow.com/Know-if-Someone-Is-Angry-with-You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arSummon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把話說明白,勾勒出未來♫」 「你聽我說。」,這短短一句話 是對方對你的最大認同,同時也是認可你的存在 盡心盡力地聽 全神貫注地聽 擺出準備聆聽的樣子,直到把話聽完為止 我會特別留意的是,我會聽到「。」為止
「把話說明白,勾勒出未來♫」 「你聽我說。」,這短短一句話 是對方對你的最大認同,同時也是認可你的存在 盡心盡力地聽 全神貫注地聽 擺出準備聆聽的樣子,直到把話聽完為止 我會特別留意的是,我會聽到「。」為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經歷了長期的觀察,經過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Thumbnail
生氣時的情緒反射,反映了人的個性和潛在性格特質,文章探討了清晰的憤怒和混亂的憤怒的特點,並針對如何解讀對方的憤怒表現給出了建議。另外還有對憤怒的控制和解決的建議,包括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愛、健康的愛情關係所需的磨合和溝通,以及如何應對自己的憤怒情緒。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經歷了長期的觀察,經過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Thumbnail
生氣時的情緒反射,反映了人的個性和潛在性格特質,文章探討了清晰的憤怒和混亂的憤怒的特點,並針對如何解讀對方的憤怒表現給出了建議。另外還有對憤怒的控制和解決的建議,包括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愛、健康的愛情關係所需的磨合和溝通,以及如何應對自己的憤怒情緒。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