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讀書會 |心得分享|導讀書籍:認知破局

內地的商業講師張琦這陣子出了書,書名是《認知破局》,而我很幸運地,成功報名了由先行智庫執行長的蘇書平(Steve),主講的《認知破局》讀書會。Steve透過讀書會來跟讀者分享這本書。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Steve主講讀書會,我發現Steve有豐富的商場實戰經驗,以及曾舉辦讀書會和現在擔任講師的經歷,這讓他的讀書會講課風格,幽默風趣又帶有很多互動;不僅如此,Steven還侃侃而談地分享創業冒險故事,直說這次分享的內容,是不曾對外公開分享的,使得這場《認知破局》讀書會非常獨特。

在精彩接近三個小時的實體讀書會中,我從Steve的分享中,學到了三個主題: 創業個人成長職涯的三個關鍵點。

創業-擁有資源並不一定等於擁有優勢

首先,在創業上,有時擁有資源並不一定等於擁有優勢。反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開發出更多的能力,建立更多的連結,並取得成功。

我發現這個觀點,與我之前讀過的一本書-《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很相似。

延伸閱讀 零售讀書會|創業主題|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

儘管對於創業者來說,人脈和資本都是很重要的資源,但就算是缺少,不一定就會讓你的創業失敗。有時候你所缺少的東西,實際上可能成為你成功的關鍵。創業往往想的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所以調整思維,把焦點放在看著手上現有資源,及創造想要的結果,讓我很同意這個觀點。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才能成就別人成不了事,競爭對手沒做好,對你來說才是機會。這就是創業家要有智慧和洞見,能夠看見市場需求的破口,並且堅持去做,做出成果。儘管市場上有許多競爭對手,但是深耕並精細自己的定位,會讓自己越來越專精,在某一個領域成為專家。

除此之外,Steve提到做為創業者,一定要保護和保存好自己的心理能量,才有精力去持續不斷地戰鬥。創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狀況和故事,這時候穩定好自己的內在,重新調整方向是很重要的。

職涯策略-產業中深耕,晉升到CEO

在職涯策略方面,Steve建議在一個產業中深耕,透過找一家能夠好長久發展,穩定配合的好公司,可以藉由調動部門及輪調不同的崗位,慢慢地一路晉升到CEO的位置。此外,他也提出了,在公司內部獲得豐富的經驗,對未來創業很有幫助。

搞對了方向努力,努力才事半功倍! 因此能夠看清楚局勢,為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才會讓自己更快成長,而要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是不停的學習和成長。我跟其他的創業導師聊過,他說也不一定人人都要創業,在一個產業中深耕發展,慢慢晉身職位累積薪資,做好投資理財規劃,也可以讓自己擁有財富。

個人成長-減少焦慮,持續自我成長

關於個人成長,他談到:「一心多用可會帶來焦慮!」,就專注做好眼前手邊一件事,減少焦慮,影響自己在做事效率和健康。這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因為我最近也在克服焦慮問題,發現「活在當下」對於減輕焦慮有所幫助。

真正的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鼓勵到我不論是在職場上,或是面對個人興趣,都需要堅持下去經營。現在市場上很多做個人品牌的講師或是教練,但是這些從素人到成為網路上的奈米網紅,也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持續自我覺察,有效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層的學習,讓自己不斷地成長。這使我聯想到念政大IMBA時,李瑞華教授也總是鼓勵我們寫下Self-Reflection,因為這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及時修正自己並再下一次做更好。

我很喜歡這個打牌來比喻,他說,我隨時都在疊牌和換牌,手上的撲克牌不要只有一副,別讓人知道你的底牌有多深。這提醒我們,為自己打牌,要保持謹慎要為未來做最好的打算,永遠要有準備。

這場讀書會帶給我很多啟發和珍貴的經驗,謝謝Steve舉辦的讀書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