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智慧用於何處 ?

Photo by James Lee on Unsplash

Photo by James Lee on Unsplash

周日清晨早起,不是為了浪漫,要與愛人相約去看秋日曙光;而是為了和我家老媽子阿蓮,前往荒郊野外的靈巖山,完成我人生宗教旅途上的一大壯舉---朝山。


以前媽媽帶著還是未成年的我,參與過幾回不同佛寺舉辦的朝山儀式,那幾次的活動,最多就是在道場周圍的園區小道上行動,進行三步一跪、五體投地的誦經懺悔,過程雖然累人,但並未在我腦海中烙下太深刻的印象。所以這次媽媽無需費太多唇舌,就成功邀約到我與她同行。


這次朝山的前一日,是雙溪小築圓滿了14年來,第4900場的三時繫念法會,日日辦法會的起心動念在於為了人類祈求護國息災。週六的法會,有高達一千兩百人以上的信眾報名,小小的山頭容納進不少生人,活動結束後,光是疏散人潮就花了不少時間,當天我從雙溪回到基隆已是夜深。


朝山是個硬行程,周六也聽聞不少同修說隔天不會再上山,他們都只參加一天的活動。本以為周日人潮應該會是稀稀落落,沒想到早上七點多到山上時,已熱熱鬧鬧匯集不少志工,陸續為值勤任務而忙碌。


對於這些有忠誠信仰且熱衷於服務的信徒們,我是抱持很大的敬佩。鮮少出門的我,透過這些年邁老者,親眼見證到宗教的力量,不容小覷,怪不得我家阿蓮,總是有用不完的精氣,原來她們都是被佛祖神力加持過的人。


朝山儀式起始點的位置,在距離雙溪小築下山後1公里處的虎溪口路段,參加的信眾形形色色,不僅來自台灣各地,甚至有新加坡、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遠道而來的信眾;有跟著團報一起共襄盛舉的,也有像我們一樣自行報名的散客,大家來自不同地方,也將回歸不同處,五百多人此刻能緣聚於靈巖山,也是實屬難得。


這天山上下著雨,山道泥濘,眾人齊心花了兩個多小時,在起起伏伏的山頭,又跪又拜,中壯年四肢健全的我,途中都覺體力吃緊,每每起身的剎那,都有浮現自己快撐不住的念頭。抵達終點時,已全身濕透,黑色海青外的濕,是雨水混泥水,滴滴答答;海青內的濕,是被輕便雨衣阻擋排出的汗水與蒸氣。


朝山完畢,悟道法師主持迴向時開示,他說天降甘霖,是佛祖要替大家洗刷掉更多的業障,此刻同修們為自己造了大福;同時也馬上調侃說,如果是出大太陽,他必定改口稱這是佛光普照的吉兆。法師詼諧的言語,在短時間內,逗開了苦行者的笑顏,讓此趟朝山成員,在笑聲中完結了此殊勝。


在任何處境下,學習口說好話,是一種可以增進智慧的修為。


關於智慧一詞,讓我想起,朝山前的一個小插曲。


上午八點多信眾整隊待發時,有人沿路詢問︰「請問這裡有叫美華的人嗎?」我所處的隊伍間,大家回覆無此人。

過沒幾分鐘,又有人來問︰「美華有在這裡嗎?」

周圍的人一臉狐疑,我心裡好奇,到底發生甚麼事了,為何要四處找美華這個人。

有人和我一樣存疑,此時附近的 A 提問︰「妳們找美華要做甚麼?」


接著找美華的 B 來了, B 說明因為她在山上受人委託,請她幫忙帶雨衣交給美華,雖然 B 和美華同道場,但自己並不知道美華是誰,所以她見到同道場的人,便會問看看。


我從旁聽來,推測A、B和美華,似乎是同道場的人,但互相不熟識,彼此只認得各自的人臉,卻不知其姓名。

此時知道緣由的 A 奉勸 B,人這麼多,別再找了,再找也無用。


見 B 一臉尷尬,有個和她們無關緊要的姑娘便跳出向 B 解釋道︰「妳真的不用再找了,這位師姐說的無用,是因為剛剛有師父特別來沿路問,是否有人沒帶雨衣。如果那個美華真的需要雨衣,也應該已經收到會場貼心提供的雨衣了,妳不用擔心她。山路崎嶇,妳自己行走要注意安全,別光顧著找人。」


B 離開了這段路隊後, A 向旁邊的同修起了評語︰「她這個行為,真的是很沒有智慧,自己就不認識人家,還要隨意答應。她應該一開始就要懂得拒絕,這裡人這麼多,她就這樣傻傻的問,更何況這裡可能還有很多人都叫美華,她沒有想過要找到甚麼時候嗎?怎麼那樣沒有智慧。」


這個小插曲,與我不相干,卻引起我的耳朵伸得長長的,雖然腦子裡清楚知道 A 說的是事實,B 可能考慮的不是那麼周全,但她真的是因為沒有智慧,才不懂得拒絕她人的求助嗎?


我想,不盡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