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感恩你還有上進的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某天大家上班途中,發現距離規定上班時間還有5分鐘,而正常由你所在位置步行至公司起碼要6分鐘,大家會選擇急步走,追回時間以希望準時到達公司嗎?」相信大部份朋友在這情況都會願意走快一點,希望準時回到公司,以免留下遲到印象。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大家發現所在位置到達公司最少需要6分鐘,而現在距離規定上班時間只有2分鐘,大家還會加快腳步嗎?」相信在這情況,不少朋友都會覺得即使自己用盡全力追時間,也沒有可能趕得及夠鐘之前回到公司,因此大家都會放慢腳步,優哉游哉地步行回到公司,甚至回到公司時間比正常步速還要遲。 

  

如果大家都有這樣反應,先不用驚訝,這是正常的心理。準時回到公司就像我們每天小小的目標,如果我們發現正常步速或許會導致少少延誤,這就像生活中遇到的一點挑戰。這時候我們能夠選擇加快腳步追趕時間,也能夠選擇放棄並迎接遲到的結果。假如我們發現自己有機會透過努力改變遲到現實,通常我們會選擇盡力一試,畢竟遲到會為我們留下不好形象,而且我們心態上也覺得自己有責任準時。但當目標距離現實太遠,我們發現即使用盡全力也無法達到目標,就會出現消極心態,心想:「反正我用盡努力也不會達到目標,不如輕輕鬆鬆,迎接遲到的後果。」更可怕的是,我們腦海中會出現認知失調情況,我們知道遲到是不良的習慣,但既然已成事實,我們腦海中就會開始為遲到尋找各種辯解理由,例如當天公共交通工具延誤、當天路上人特別多導致擠塞、甚至當天天氣特別差導致我們身體不適等等,反正就是用盡不同方法為自己遲到進行解說,我們腦袋直接也會接受這些理由,並將當天遲到變成理所當然,撇清和自己的責任,結果我們不但沒有反省,而且更加將自己的責任推卸其他人和事身上。 

  

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制定一些目標,但同時需要考慮這些目標是否能夠達到,達不到的目標不是目標,反而會成為我們努力的反作用力。 


更多文章: 

https://www.benarticle.com/

 

Ben哥哥透過一篇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心理學知識,希望對於大家人生有一些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PS 是世上其中一間最大的速遞公司,他們利用飛機和車子將客戶貨物小心和迅速送到目的地,客人也因為這種高效率願意支付較高運費,這是UPS賴以為生的運作模式。UPS 十分倚賴其建立的成熟運輸系統,他們對旗下車隊管理有着一點心得,平時大家在街上不妨細心觀察,必定能夠發現其中一二。  UPS其中一個
有次和小孩到公園玩鞦韆,由於鞦韆數量有限,小孩子需要排隊等待。當時正有兩位小朋友在鞦韆上玩耍,但其中一位小朋友的鞦韆是不動的,小朋友只是坐在鞦韆上,而站在他旁邊的婆婆正在講電話,筆者心想:「如果小朋友想玩鞦韆,大人應該推著鞦韆;如果小朋友不想玩的話,大人看見其他正在排隊的小朋友,應該先將小朋友從鞦韆
   曾經有人跟筆者抱怨:「做人真難,總不知道自己做的東西是否合人心意。」對的,我們並不是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正常人每天需要做超過三萬個不同的選擇。幸好,大部份選擇都能透過大腦不加思索便能夠自動解決。然而,我們人生還是有很多選擇需要親自操刀,不能夠透過直覺而行。這時,我們又應該憑藉什麼理據作出最好
墨非定律是指,當有兩個方法能夠處理面前問題,而其中一個方法將會導致災難性情況時,我們往往會選擇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墨非定律告訴我們,事情總是較可能向最壞情況發展,我們必須及早準備。2023年1月11日,美國聯邦航空局指令國內所有航班停飛,原因是他們控管系統出現故障,需要進行緊急重新啟動,啟動時間長達
專家凡指在某些範疇獨當一面的人,由於他們學歷或工作經驗,造就他們在這些範疇有較多認知,能夠透過分享自己看法,影響其他人行為。不少人都會被專家光環效應所影響,搬字過紙地將專家論調點宣揚出去,結果專家的影響力像病毒般散播在大眾當中。然而,這個世界有很多人類從來不認識的東西,即使我們現在自以為了解的東西,
很多人會抗拒「執二攤」,因為我們覺得如果別人重視自己的話,理應第一時間尋找自己協助,而非當其他人放棄或失敗時,才找自己補上。當大家看完今天這個真實故事,或許會對「執二攤」有另一種想法。   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是知名雕刻家,他最著名作品就是大衛像,相信無論你對藝術有多少了解,必定見過大
UPS 是世上其中一間最大的速遞公司,他們利用飛機和車子將客戶貨物小心和迅速送到目的地,客人也因為這種高效率願意支付較高運費,這是UPS賴以為生的運作模式。UPS 十分倚賴其建立的成熟運輸系統,他們對旗下車隊管理有着一點心得,平時大家在街上不妨細心觀察,必定能夠發現其中一二。  UPS其中一個
有次和小孩到公園玩鞦韆,由於鞦韆數量有限,小孩子需要排隊等待。當時正有兩位小朋友在鞦韆上玩耍,但其中一位小朋友的鞦韆是不動的,小朋友只是坐在鞦韆上,而站在他旁邊的婆婆正在講電話,筆者心想:「如果小朋友想玩鞦韆,大人應該推著鞦韆;如果小朋友不想玩的話,大人看見其他正在排隊的小朋友,應該先將小朋友從鞦韆
   曾經有人跟筆者抱怨:「做人真難,總不知道自己做的東西是否合人心意。」對的,我們並不是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正常人每天需要做超過三萬個不同的選擇。幸好,大部份選擇都能透過大腦不加思索便能夠自動解決。然而,我們人生還是有很多選擇需要親自操刀,不能夠透過直覺而行。這時,我們又應該憑藉什麼理據作出最好
墨非定律是指,當有兩個方法能夠處理面前問題,而其中一個方法將會導致災難性情況時,我們往往會選擇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墨非定律告訴我們,事情總是較可能向最壞情況發展,我們必須及早準備。2023年1月11日,美國聯邦航空局指令國內所有航班停飛,原因是他們控管系統出現故障,需要進行緊急重新啟動,啟動時間長達
專家凡指在某些範疇獨當一面的人,由於他們學歷或工作經驗,造就他們在這些範疇有較多認知,能夠透過分享自己看法,影響其他人行為。不少人都會被專家光環效應所影響,搬字過紙地將專家論調點宣揚出去,結果專家的影響力像病毒般散播在大眾當中。然而,這個世界有很多人類從來不認識的東西,即使我們現在自以為了解的東西,
很多人會抗拒「執二攤」,因為我們覺得如果別人重視自己的話,理應第一時間尋找自己協助,而非當其他人放棄或失敗時,才找自己補上。當大家看完今天這個真實故事,或許會對「執二攤」有另一種想法。   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是知名雕刻家,他最著名作品就是大衛像,相信無論你對藝術有多少了解,必定見過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如何在這些壓力下保持高效呢?透過固定時程生產力、深度工作、慢生產力的概念,我們能有效管理時間,不再被工作時間拉長拖垮,反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創意。好好利用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則能確保我們有最佳的精神與體能,達到生產力的最高峰。
Thumbnail
嘿,各位爆肝的上班族們!今天我們來聊個不太舒服,但絕對重要的話題:「逃避雖然容易,但之後一定會後悔」。沒錯,就是這句老掉牙卻永遠不過時的人生金句。 ​ 想當年,我可是個標準的「小確幸上班族」,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鬧鐘還有多久響,然後開始盤算要不要再賴個床。到了公司,看到主管分配的任務,第一個反
Thumbnail
每到一週的尾聲,心力總覺得到了極限,想逃避卻不得不面對,壓力驅動著我在最後一刻完成工作。即使躺下,也無法真正休息。我知道這樣的循環不健康,但卻只能硬著頭皮面對。我反思自己總是被罪惡感所驅動,努力「遠離問題」卻感到筋疲力竭。當我改為「專注目標」時,便能看見自己的小小進步,這是我仍在學習調適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早上眼看著搭捷運去上班時間來不及了,查了一下google地圖,搭計程車應該可以在打卡時限前15分鐘到,所以就叫了計程車。 人生之中,意外總是在想像之外,雖然很快的叫到車,但車子遲到5分鐘,一路開得很慢,時間就這麼被消耗,眼看著時間就快要來不及了。 當下滿心的不滿、抱怨,責怪司機大哥開車怎麼這樣。
Thumbnail
最近對於先生的拖延和遲到的忍耐度已達到臨界值。溝通好幾次都沒什麼結果,只要我不在旁邊耳提面命大家的作息就會亂了套。我彷彿是家中的報時器。這也正是為什麼最後我安排他送小孩上學,因為如果他還是拖拖拉拉最後上班遲到的一定是他,而我這個策略實在太棒了。
Thumbnail
現代人追求效率,做事想要得到立即的成果。   由於各種網路和科技發達,會有這樣的心態也是正常的。   然而,「省時間」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很多人省了眼前的時間,卻浪費更多時間善後,反而無法達成省時間的目的。   例如有次我搭電梯到了5樓,外面有一個要下樓的婦人神情慌張,想要往電梯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常常在職場上聽到人家在談論這個標題,其實我自己本身就是身體力行者。
Thumbnail
<我們的目標不一樣,所以步調不一致。--走自己的步伐,快慢都很好,到達目的地了,再來看時間為你留下了誰。> 前幾天下樓幫家人開門,轉開門鎖我就咻咻咻的往樓上跑。 「啊你不等我喔?」 「等你幹麼?你要去二樓吃飯,我要去三樓工作!」 人生哲學來自生活大小事。
Thumbnail
多年來的生活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早到慢走。一般人的毛病是慢到快走,這會惹來不少麻煩。到任何地方,要早點到,免得遲到。走的時候,一定要慢,先仔細檢查,看看是否忘了東西,然後再走。 本來我也不知道這道理。讀高中時,有位代課老師談人生經驗,他說:「做事一定要提前到。」當時他舉了個例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如何在這些壓力下保持高效呢?透過固定時程生產力、深度工作、慢生產力的概念,我們能有效管理時間,不再被工作時間拉長拖垮,反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創意。好好利用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則能確保我們有最佳的精神與體能,達到生產力的最高峰。
Thumbnail
嘿,各位爆肝的上班族們!今天我們來聊個不太舒服,但絕對重要的話題:「逃避雖然容易,但之後一定會後悔」。沒錯,就是這句老掉牙卻永遠不過時的人生金句。 ​ 想當年,我可是個標準的「小確幸上班族」,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鬧鐘還有多久響,然後開始盤算要不要再賴個床。到了公司,看到主管分配的任務,第一個反
Thumbnail
每到一週的尾聲,心力總覺得到了極限,想逃避卻不得不面對,壓力驅動著我在最後一刻完成工作。即使躺下,也無法真正休息。我知道這樣的循環不健康,但卻只能硬著頭皮面對。我反思自己總是被罪惡感所驅動,努力「遠離問題」卻感到筋疲力竭。當我改為「專注目標」時,便能看見自己的小小進步,這是我仍在學習調適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早上眼看著搭捷運去上班時間來不及了,查了一下google地圖,搭計程車應該可以在打卡時限前15分鐘到,所以就叫了計程車。 人生之中,意外總是在想像之外,雖然很快的叫到車,但車子遲到5分鐘,一路開得很慢,時間就這麼被消耗,眼看著時間就快要來不及了。 當下滿心的不滿、抱怨,責怪司機大哥開車怎麼這樣。
Thumbnail
最近對於先生的拖延和遲到的忍耐度已達到臨界值。溝通好幾次都沒什麼結果,只要我不在旁邊耳提面命大家的作息就會亂了套。我彷彿是家中的報時器。這也正是為什麼最後我安排他送小孩上學,因為如果他還是拖拖拉拉最後上班遲到的一定是他,而我這個策略實在太棒了。
Thumbnail
現代人追求效率,做事想要得到立即的成果。   由於各種網路和科技發達,會有這樣的心態也是正常的。   然而,「省時間」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很多人省了眼前的時間,卻浪費更多時間善後,反而無法達成省時間的目的。   例如有次我搭電梯到了5樓,外面有一個要下樓的婦人神情慌張,想要往電梯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常常在職場上聽到人家在談論這個標題,其實我自己本身就是身體力行者。
Thumbnail
<我們的目標不一樣,所以步調不一致。--走自己的步伐,快慢都很好,到達目的地了,再來看時間為你留下了誰。> 前幾天下樓幫家人開門,轉開門鎖我就咻咻咻的往樓上跑。 「啊你不等我喔?」 「等你幹麼?你要去二樓吃飯,我要去三樓工作!」 人生哲學來自生活大小事。
Thumbnail
多年來的生活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早到慢走。一般人的毛病是慢到快走,這會惹來不少麻煩。到任何地方,要早點到,免得遲到。走的時候,一定要慢,先仔細檢查,看看是否忘了東西,然後再走。 本來我也不知道這道理。讀高中時,有位代課老師談人生經驗,他說:「做事一定要提前到。」當時他舉了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