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宏大的理想,不可能事事順利。(由小說《新宋》看政治的談判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在看小說《新宋》,剛好在上週藍白談判破局當天,看到了這一段內容,真的覺得政治談判的事,「知易行難」!


《新宋》內文:

妥協是一門藝術,

做好「妥協」這件事情是非常複雜與困難的。

何時妥協、如何妥協、哪些事情可以妥協、哪些事情不可以妥協、向誰妥協……如此種種,須得將每一個細節都做得完美無缺,方可以稱得上是妥協的藝術家。

如果在不該妥協的時候妥協了,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向不該妥協的對象妥協了,又或者妥協過份而變成了獻媚,妥協不夠被人誤會爲冥頑不化……如此種種,則便成了所謂的「畫虎不成反類犬」。 所謂政客與政治家之間的區别,其實也不過就是對妥協的理解而已。 男主角的確經常的妥協,……但是,他所有的妥協,歸根結底,雖然繞了遠路,但可以繼續的達到目的地而已。

如果自己暫時找不到一個理想的辦法,那就不妨先退出這一局,讓别人來試試。一個宏大的理想,不可能事事順利。

Bing AI  生成的古代官員圖

Bing AI 生成的古代官員圖




《新宋》介紹:這是一部由中國大陸作家阿越撰寫的架空歷史小說,講述了現代歷史系學生石越穿越到宋神宗時代,捲入新舊黨爭,利用對宋史的了解,解開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新舊黨爭,對宋朝進行改變歷史的故事。

繁體字版本由台灣的野人文化出版,被列入「俠客館系列」。全套共四卷16冊。


avatar-img
177會員
418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身為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忠實讀者,每一集一上市,一定立刻買下來,這本《被詛咒的孩子》也不例外。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原本只有七部,最後一部是《死神的聖物》。 但是,作者J·K·羅琳在2016年出版了一部劇本,名為《被詛咒的孩子》,這部劇本可以視作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八部作品。 劇本的故事發生在霍格
追劇分享:青春校園穿越劇「別想打擾我學習」
書名:〈悍女三嫁〉 作者:秋李子 這是一個架空中國古代世界的小說,時空設定為:「五代十國」的「後周世宗」「柴榮」,並沒有在39歲英年早逝,而是多活了十多年,因此「趙匡胤」並沒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是和弟弟趙匡義輔佐柴榮,討滅後蜀,抵抗大遼。
書名:〈賢妻難為〉 簡介: 女主角「陸少柒」,是陸丞相寵愛的歌姬所生,親生母親當時難產而亡,正直賢良的丞相夫人雖然不能說對她視如己出,但也盡心教養,成為了一個那時代正常的大家閨秀。 某次太后舉辦賞花宴,會上皆是文武大臣的嫡親貴女,陸少柒覺得自己一個庶出之女,就不要搶著出風頭,打扮的低調樸實
錦心似玉免費看連結: 〈錦心似玉〉的原著〈庶女攻略〉,是由大陸知名的女性網路小說作家「吱吱」成名作。
5/5錦心似玉
法門寺猜想YOUTUBE免費看全16集列表 歷史長劇《法門寺猜想》由擅長拍攝歷史劇的名導陳家林執導,試圖開啟中國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之謎。 此劇在大陸實景拍攝,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珍貴文物和珍藏佛指舍利,堪稱是考古學重要發現,透過《法門寺猜想》呈現
身為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忠實讀者,每一集一上市,一定立刻買下來,這本《被詛咒的孩子》也不例外。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原本只有七部,最後一部是《死神的聖物》。 但是,作者J·K·羅琳在2016年出版了一部劇本,名為《被詛咒的孩子》,這部劇本可以視作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八部作品。 劇本的故事發生在霍格
追劇分享:青春校園穿越劇「別想打擾我學習」
書名:〈悍女三嫁〉 作者:秋李子 這是一個架空中國古代世界的小說,時空設定為:「五代十國」的「後周世宗」「柴榮」,並沒有在39歲英年早逝,而是多活了十多年,因此「趙匡胤」並沒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是和弟弟趙匡義輔佐柴榮,討滅後蜀,抵抗大遼。
書名:〈賢妻難為〉 簡介: 女主角「陸少柒」,是陸丞相寵愛的歌姬所生,親生母親當時難產而亡,正直賢良的丞相夫人雖然不能說對她視如己出,但也盡心教養,成為了一個那時代正常的大家閨秀。 某次太后舉辦賞花宴,會上皆是文武大臣的嫡親貴女,陸少柒覺得自己一個庶出之女,就不要搶著出風頭,打扮的低調樸實
錦心似玉免費看連結: 〈錦心似玉〉的原著〈庶女攻略〉,是由大陸知名的女性網路小說作家「吱吱」成名作。
5/5錦心似玉
法門寺猜想YOUTUBE免費看全16集列表 歷史長劇《法門寺猜想》由擅長拍攝歷史劇的名導陳家林執導,試圖開啟中國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之謎。 此劇在大陸實景拍攝,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珍貴文物和珍藏佛指舍利,堪稱是考古學重要發現,透過《法門寺猜想》呈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代的政治劇就是從前的宮廷劇!人性裡所有的面向都得全部擺放出來!有時笑裡藏刀,偶爾的退讓就是下一次的進攻,甚或經常性的現在的合作只是蘊釀下一步的決裂!若是失去了人性裡為了權力可以妥協、可以先蹲後跳、可以在算計裡繼續算計⋯⋯只剩那麼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就不精采了!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兩人討論同件事情,過程中意見南轅北轍,但最後對方卻宣稱很高興有相同的觀點,或是對方突然岔出一句與自己立場有關聯話,然後問題就偏離了原先討論的主題。或只要句中有著「應該尊重」、「不隨意」等語詞時,這樣的句子就幾乎都是對的,但其理由確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上述這些都是巧妙的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本文通過重現和解讀史料,探討清末中國的司法及社會治理方式,提及商業爭端、族規、謀殺案的司法程序,以及地方治理方式等。文章針對歷史事實展開推理,旨在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歷史觀察。
Thumbnail
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
既然連哲學家皇帝也能安排其誕生,那麼政治為什麼會難在本質?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代的政治劇就是從前的宮廷劇!人性裡所有的面向都得全部擺放出來!有時笑裡藏刀,偶爾的退讓就是下一次的進攻,甚或經常性的現在的合作只是蘊釀下一步的決裂!若是失去了人性裡為了權力可以妥協、可以先蹲後跳、可以在算計裡繼續算計⋯⋯只剩那麼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就不精采了!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兩人討論同件事情,過程中意見南轅北轍,但最後對方卻宣稱很高興有相同的觀點,或是對方突然岔出一句與自己立場有關聯話,然後問題就偏離了原先討論的主題。或只要句中有著「應該尊重」、「不隨意」等語詞時,這樣的句子就幾乎都是對的,但其理由確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上述這些都是巧妙的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本文通過重現和解讀史料,探討清末中國的司法及社會治理方式,提及商業爭端、族規、謀殺案的司法程序,以及地方治理方式等。文章針對歷史事實展開推理,旨在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歷史觀察。
Thumbnail
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
既然連哲學家皇帝也能安排其誕生,那麼政治為什麼會難在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