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實務經驗中,有部分夫妻在生完小孩之後,性生活的頻率就大幅下降,甚至屈指可數,以「一年會做愛幾次」來計算。是因為女人生完小孩之後,體內賀爾蒙有變化了,情慾就降低了嗎?還是因為教養的責任,讓兩人生活目標就只剩下「把孩子養大」,彼此的關係中就少了情趣?我想用我自己讀完<情慾徒刑>這本書的心得,來討論夫妻生完小孩後做愛頻率降低的議題。
(以下為讀者閱讀方便,以「斜體字」標示<情慾徒刑>一書中作者Esther Perel對於「夫妻生完小孩後性生活起了哪些變化」的觀察與詮釋,以「正體字」來表示我個人的想法,與作者的觀點相互輝映、對照。)
當一個女人從情人變成了母親,進入到母嬰關係中,媽媽們陪伴孩子玩遊戲、參與親子活動,每天密切與孩子互動,孩子(而非先生)成了主要的情感慰藉,我們可能把所有本來給予先生的(時間、金錢、心力),都轉而給予孩子了!生活多了一些例行公事,如果不完成,家庭生活也無法運轉。我同意作者以上的觀察。我觀察到自己身旁有部分親友或個案,在生完小孩之後,就彷彿被小孩綁架一樣,較缺乏空間去思考要怎麼安排「自己」的娛樂時間或「夫妻」生活,和另一半討論的話題從「你/我們今年想出國去哪裡玩?」變成「我們假日要帶小孩去(國內)哪裡走走?」出遊的範圍從廣泛的全世界各地,限縮到「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三人可以一起去也方便的地方」,最方便的場所,莫過於自己家吧!到頭來多半都跟另一半跟孩子待在家裡,以免孩子若在公共場所哭鬧,還要哄、還要安撫,還要一出門就要大包小包地帶各種育兒用品、推娃娃車等等,光想到就卻步。
如果長期待在家中照顧孩子,在關係中擔任主要照顧者的那一方,容易以「孩子的照顧與教養」為生活重心,被孩子牽著走,埋首於家務瑣事中,失去自我。在當了爸爸媽媽之後,我們大多的作息,都會跟著孩子走。孩子半夜哭鬧,我們也跟著醒來,幫他換尿布、餵他喝奶或抱抱他、哄睡他,看看他有沒有生病或發燒或身體不舒服;還是嬰幼兒的孩子白天醒著探索外在世界,我們也小心翼翼地幫他注意周遭環境是否安全,幫他排除可能的危險物品或可疑份子;孩子上小學了,早上有人就要提早起床處理孩子的早餐,帶孩子出門上學,看誰下班後有時間去接孩子放學,或把孩子從才藝班或補習班接回來,看誰負責料理孩子的晚餐,誰晚上要負責管理孩子的課業、簽聯絡簿或提醒小孩上床睡覺。當孩子睡了,我們才能卸下爸媽的角色責任,稍微回歸到「夫妻」或「老婆、老公」的心態。
當我們以孩子為重心時,本來我們會從另一半獲得的感受(我是特別的、我是重要的、我是不孤單的),可能就變成從孩子身上獲得。我觀察到,在晤談室中,有部分個案會在生完小孩後,讓孩子變成自己的配偶。生小孩前,是另一半陪伴自己,生完小孩後,就變成和孩子兩人互相陪伴,另一半就被驅逐在關係之外了!也有部分個案因為自己小時候缺乏父母或家人的關愛,特別會在自己變成父母之後,有一些補償心態,不想讓孩子像自己過往一樣有「缺愛」的感覺,更把所有的心力、時間都投注在「我要當一個好媽媽/好爸爸上」,給孩子最好的照顧與教育,在自己跟另一半教養意見不同時,就以「怎樣做對孩子最好」、「怎樣做我們才是好爸爸或好媽媽」為優先考量,忽略了在與另一半溝通教養意見差異時另一半的感受。甚至,有些自我價值感比較低落,比較需要從他人的肯定來感受自己是好的、有價值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個案,會在自己開始養小孩之後,從「小孩是需要我的」這種感受中獲取成就感與價值感,相對地,另一半比起小孩,並沒有那麼需要我照顧,我當然優先會把我的精力、時間分配在「更需要我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另一半情緒上需要被安撫的需求或被陪伴、被照顧的隱性需求,比起自己小孩很明確的要吃飯飯、要喝ㄋㄟㄋㄟ、要換尿布、要帶孩子上廁所等等需求,就變得相對沒那麼重要。另一半很容易在這個階段,感受到自己被老婆/老公忽略了。兩人因此在情感上變得更疏離,身體距離上也會漸行漸遠,身心上都不想要靠近對方,各自孤單,性生活自然也會削減。
書中也提到「失去性慾的父親」。太太在生完小孩後,性慾下降可能是我們較常聽到的故事情節,但看到自己太太多一個「母親」的角色身分,想像自己去吸一個正在哺育自己小孩的女人或「孩子的媽」的胸部,感覺變得「怪怪的」。書中提到以上的現象,目前我在晤談室中較少看到,不確定是否是因為以上狀況的台灣男性是否會認為來晤談室中見一個女諮商師,去談自己性慾低落的這件事,感覺很沒面子?或者是真的很少爸爸們在老婆生小孩之後就對老婆性慾缺缺,沒有這樣的困擾,因此沒有來晤談室求助?又或者是有其他的因素?這我真的就不太清楚了!
在此感謝各位讀者的捧場~「夫妻諮商心情小記」系列文章至今已經寫到第十三篇了!預計下一週會發今年最後一篇「夫妻諮商心情小記」文章,將要探討的議題是:「我們沒有打算生小孩,這樣還要結婚嗎?」對於是否要和另一半修成正果、步入婚姻有困惑的讀者,歡迎繼續追蹤、閱覽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