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婆婆愛抱怨 一招脫困

婆婆在公公過世後住進家裡,她慢慢適應了有我們的生活,但我卻很不適應,甚至覺得很痛苦。老人家的價值觀及愛抱怨、訴說痛苦的講話內容,往往讓我聽了很灰暗,真是「妳抱怨妳很苦,我也很痛苦」。

  「你看,哪有人結婚時的金飾,婚禮後還要還給人家,我那時才知道妳公公家這麼窮,連金飾都是借來擺好看的;妳姑姑們、叔叔們一個個吃飯、學費都靠我們、我的薪水全上繳,還要幫姑姑叔叔們洗衣服、做便當……」當80歲的婆婆不斷控訴命運的不公,我想起70幾歲的媽媽過往生活比她更艱苦,但當我跟婆婆舉其他女人的苦日子,她根本聽不進去,反而激起她更鉅細靡遺提出更多她像日本阿信的劇本,這些沒完沒了的壞戲拖棚,她邊講邊搖頭、很生氣、眉頭擠著已像曬衣夾。

我反覆聽著這些老掉牙的事也覺得萬般無奈,納悶為何婆婆無法活在當下,好好過晚年? 為何她沒辦法像很多長輩如此豁達開朗?

為了避免婆媳衝突,也希望可以幫助婆婆不要老困在負面情緒循環,於是我每周找一天下班後去社區大學上助人技巧的課程。 也因此,我慢慢「聽見」原來婆婆想要讓我理解她曾有多苦,以「示弱來爭取晚輩的疼惜」,又或者她無意識的暗示「我曾經那麼苦,都撐過來了,現在該享福了」。

「媽,妳真的很厲害,若是我的婆婆這樣兇,先生晚上喝得醉茫茫,回來吐得衣服都是殘餘飯渣,要我洗,還跟我說『娶老婆回來,就是要做事』」,就算先生是為了生意,我可能也受不了,早就離婚了,妳既然可以一一克服,妳真的很有能力,了不起,很堅強哩! 」當我說出這些話時,婆婆愣住了好幾秒,笑了。

當我們用「不該想過去」、「過去就過去了,一直提有什麼用」這類太理性的話,反而讓長輩感覺到我們漠視他們曾經的辛苦,或許他們只是希望我們聆聽、肯定他們曾經那麼辛苦的過去。

下回當長輩翻閱往事,我們就順著他們的人生經驗故事,去協助長輩挖掘歲月沉澱後的正面意義吧!  

AI生成圖片



本文發表於自由時報110.05.1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