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從《孫子兵法》窺探中醫治未病思想

中醫治未病理念源遠流長,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獨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形成,正是根植於中國哲學的「肥沃土壤」。治未病理論的首次正式提出見於《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而其思想基礎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思想。

眾所周知,《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出自戰國時期,自秦代漢代以來歷朝歷代均有補充,最終成書於西漢中後期,而《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兵法中蘊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對政治鬥爭、情報競爭、市場經濟等社會生活的多個面向產生了巨大影響,故《黃帝內經》治未病理論的形成也勢必受到《孫子兵法》中哲學思想的影響。本文即從《孫子兵法》的角度窺探中醫治未病思想,以期追本溯源。

未病先防在疾病發生前,就應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孫思邈亦曾說:「常需安不忘危,預防諸病。」這一點可從兵家「有備無患」的戰略思想中窺見一斑。

善守者敵不可動—-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孫子兵法·虛實篇》曰:「攻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固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從攻守策略的角度論述了嚴密防守的重要性。若以防守能力比喻人體正氣,敵軍攻勢比喻外來邪氣,則此謀略恰可延伸於未病先防理念,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靈樞‧百病始生》曰:「猝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絡》也告誡人們「五臟元真通常,人即安和」「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其根本都是在調養正氣,則邪無法得虛而傷人。

役不再籍———不妄作勞

孫子兵法·作戰篇》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在徵兵、徵糧時需適可而止,因為遠輸則百姓貧,導致力虛、財殫,內虛於家;用兵時也要應量力而為。治未病思想之「不妄作勞」正是由此萌生。 《素問·上古天真論》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華佗在闡述運動養生之法時對其弟子吳普說道:“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而。”

重視動以養形,但也告誡後人運動應量力而為。

借天時———順應自然,發火有時———因時制宜

孫子兵法·火攻篇》曰:“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軔也。”

發動火攻要選擇有利的時機,選擇乾燥、起風的天氣,此為藉天時。未病先防也應因時制宜,《靈樞·本神》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存其根。”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更是具體闡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調養生息之法,指出對於陰陽四時,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順地勢—-因地制宜天時、地利、人和是兵家取勝的3 個關鍵因素,故《孫子兵法》尤為重視順應天地之自然因素,有專論地勢作戰之《孫子兵法·地形篇》,詳細論述了不同地形的作戰策略如「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等,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的作戰原則。

治未病亦需因地制宜,《素問·五常政大論》言:「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西北方人皮膚腠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東北方人皮膚疏,腠理開,人皆食冷,故宜收宜溫。

欲病救萌疾病尚處於萌芽階段時,病邪輕淺,是治療的最佳時期[9],應積極採取各種措施促使疾病早癒。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指出:「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後世張仲景亦指出:「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可見,欲病救萌是治未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兵貴神速———早除其萌

孫子兵法·九地篇》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用兵的主旨重在迅速,抓住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欲病救萌之法亦是如此,關鍵在於抓住先機,在邪氣尚未充盛之時及時、迅速採取措施。 《素問·刺熱》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苗頭初露,疾病初發時就迅速治療,少量輕劑即可治愈,也保護了臟腑不受損害,此謂治未病也。

圍師必闕———給邪以出路

孫子兵法·軍爭篇》曰:「圍師必闕,此用兵之法也。」在攻城之時,不可將城池圍死,應留有缺口,讓敵軍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則不會作困獸之鬥。避免閉門留寇的思想出自《孫子兵法》,後世發展成為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

欲病救萌的過程中,當有外邪侵入人體時,首先應驅邪外出,給邪以出路,靈活運用此原則。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根據外邪侵犯的部位制定了具體的方法,「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尤其是瘟疫盛行的明清時期,吳可將「給邪以出路」作為治疫大法,最為擅用瀉法。

知己知彼———辨證論治

孫子兵法·謀攻篇」曰:「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在欲病救萌的關鍵時刻,知己知彼更是首要條件,中醫辨證論治之「辨證」即在「知己知彼」。尤其是當疾病出現寒熱虛實錯雜或真假像等複雜情況時,此舉作用便更為凸顯。如《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中所描述的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出不止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表象為身熱、面赤、不惡寒、乾嘔、咽痛之熱象,但綜合下利清穀及其舌脈,可知此為真寒假熱、陰盛格陽之實寒證,若不能明辨真假,救治必會南轅北轍。

既病防變患病後防止傳變亦謂之治未病。

清代葉天士提出“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控制疾病發展需先穩固病邪尚未到達之處。早在400 多年前的《孫子兵法》就提出了“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守其所必攻”,作戰中先於敵人佔據領地就能處於以逸待勞的主動地位,守護好敵人將要攻擊的城池,此與「先安未受邪之地」有異曲同工之妙。

方止圓行———陰平陽秘

孫子兵法·兵勢篇》曰:「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混雜混亂,形園而不可敗。」在敵我相爭而混亂不清的隊伍中,將士擺成圓陣,首尾連貫,方可與敵作戰應付自如,著名的「八卦陣」便是在此原理基礎上加以變化而成。

首尾相接的圓形布陣,陰陽互相轉化,互根互用。因此在防止疾病傳變的過程中,首先要調理陰陽,《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提出“定其血氣,各守其鄉”,以防止其出現陰陽互損。

五行無常勝———臟腑之生剋制化

《孫子兵法·虛實篇》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意為用兵作戰無固定刻板的姿勢,五行相生相剋沒有固定的常勝。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體認到了五行之間的複雜關係。 「五行無常勝」觀點對《黃帝內經》的理論建構、闡釋生理、病理、疾病傳變、治療都有深遠的影響。 《素問·保命全形論》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減,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具體闡釋了五行的生剋制化關係。以肝病為例,《難經·七十七難》言:“然所謂治未病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即根據五行乘侮理論預測疾病的發展、病位的變化,以做到先安未受邪之地,是「五行無常勝」觀點在治未病方面的體現。

善戰者求之於勢———截斷病勢

「順勢而為」是兵家的重要謀略,《孫子兵法·兵勢篇》曰:「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巨石能被沖走是利用了湍急流水之勢,自古善戰者,都善於順勢而為。在治未病中,也應善求於勢以做到既病防變。如《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言:“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動胸,口喔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雖太陽經病位在表,但出現發痙先兆,有傳里之勢,故應按其病勢選用葛根湯生津舒筋,以防止發展成痙證。又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言:「太陽病……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穿則愈。」順應疾病傳承之勢,提前預防疾病的發展,這正是「順勢而為」思想在中醫治未病的應用。

4瘥後防復《素問·熱論》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在病後調理期,應做好疾病後期的善後調理,防止疾病復發,以收治未病之全功。 《孫子兵法·九變篇》亦雲:「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透過辨證、治療,已經明確病邪所攻之處,疾病後期應以此處為重點進行調理,使邪「恃吾不可攻」。

衝其虛也———補其不足

《孫子兵法·虛實篇》曰:「進而不可防者,衝其虛也。」進攻時應先衝擊敵​​人的軟弱之處。

所以在疾病後期,正虛邪戀之時,防止餘邪復發之根本是恢復正氣,補其不足,使餘邪無虛可乘。自古醫家都十分重視病後調養,明代汪綺石在《理虛元鑑·治虛三本》中云:「病雖愈亦是不經風浪。」病後初癒階段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恢復,需謹慎用藥,補其不足是治未病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不戰而屈人之兵———德全不危

《孫子兵法·謀攻篇》曰:「百戰百勝,非善戰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高明的是以德服人。無論是儒家的“仁者愛人”“以禮存心”,還是墨家的“兼愛非攻”,都蘊含著德全不危的道理。 「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調攝精神,修養德行,方可保命全形,陰陽自和。 《青囊秘錄·卷一》中亦雲:「善醫者,先醫其心,而後醫其身。」情志在疾病過程中至關重要,調攝精神,修養德行,方可保命全形,陰陽自和。

奇正結合———靈活變通

《孫子兵法·兵勢篇》提出了「奇正結合」的用兵原則,「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特殊戰法與常用戰法結合並靈活變通,以應形於無窮。這種靈活的用兵方法啟示醫者:臨證治病不拘成法,既要善於運用常法,又要善於借鑒非常之法。如中醫、西醫可互參互用,在急性期應用西醫以迅速控制病情,在中後期應用中醫以瘥後調理。

在處方上,除了採用醫書上的經典成方外,還需廣泛收集民間驗方。故治未病不拘成法,靈活變通,以不變應萬變。由此可見,作為傳世經典的《孫子兵法》對中醫治未病理論啟發頗深,廣泛而全面。 《孫子兵法》所論之兵法與中醫治未病之醫理無論從哲學思想之源,抑或思維之徑均密不可分。因此,從醫學外部深入挖掘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形成,追本溯源,將諸子百家思想與中醫治未病結合進行研究,具有無限潛在的學術價值,有待進一步探究。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


相關文章

山西介休琉璃:千年傳承的國之瑰寶

介休,因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名臣介子推而得名,也是「寒食清明節」的發源地。走進介休,如同翻開一本厚重的歷史長卷,蘊含著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百餘處文保、「國保」星羅棋布,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古村落如點點明珠;陶瓷、琉璃、製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年流傳。

《金瓶梅》女性形象的生命意蘊

東吳弄珠客在《金瓶梅序》開宗明義:「《金瓶梅》,穢書也。如諸婦多矣,而獨以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命名者。蓋金蓮以姦死,瓶兒以死,春梅以淫死,較諸婦為更慘耳。”

“近期感染簡直群魔亂舞,什麼都有”,緊急提醒:別急“自診”!慎用支原體感染治療「三件組」!

今年秋天全國多地兒科門診經歷就診高峰支原體肺炎大勢尚未褪去甲流、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等多種傳染病已經開始有流行趨勢提前到來的候診高峰“往年9、10月份是不會有這麼多病人的,今年就特別多。」中日友善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綏向記者說。

【財經早餐】2023.10.30星期一

經濟日報: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進入上行週期,今年部分品種價格更是同比翻倍,甚至翻10倍。

(完結)我只需要一招住進你的心!

十七王爺叫葉晚,老皇帝年近五十才生下他,跟別的皇子比,出生的晚了些。葉晚從小長得美,天上地下的絕色美人,壓著眉梢飛飛眼,一溜宮女便迷得掉進水池子。

雍正王朝:老八黨羽遍佈朝堂,為何突然失敗了?問題出在哪

其實,《雍正王朝》裡,胤禛贏就贏在一個「孤臣」上。只不過到了《雍正王朝》中,此刻的康熙已漸進晚年,身體上沒有年輕時的精力,面對的攤子也早已不是當初那種時刻警醒自己的危險之境,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偌大國家,昇平幾十年,弊政叢生、吏治腐敗、九子奪嫡、險象環生。

獾子受傷被困,幸虧遇到了他們…

10月25日下午,黑龍江省林區公安局亞布力分局寶山派出所民警在寶山林場施業區巡護時,發現了一隻獾子蜷縮在草叢裡,小傢伙看起來十分虛弱,身體在瑟瑟發抖。警方立刻上前查看,發現原來它被鐵絲網纏住了,它的身上有明顯被鐵絲勒出的傷痕,可能是拼命掙脫束縛所致。

娛樂圈震驚!汪峰鑑定結果曝光,章子怡眾叛親離!

本文如若與實際情況不符,或有其他問題,請及時私訊刪除。汪峰與章子怡的「親子鑑定」鬧劇,究竟是喜劇還是悲劇?

東北匪孫訪友:男人不當鬍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前言:凜冽的寒風中,一個壯年男子獨自走在積雪的山路上。他穿著破爛的棉襖,面色黧黑,目光如炬,腳步堅定。這就是後來轟動一時的著名土匪孫訪友。孫訪友出生貧寒,幼時家破人亡,只能四處流浪謀生。為改變命運,他選擇拿起鐮刀,以劫掠為生。起初只是山村小匪徒,後來逐漸壯大,終成一方豪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Malaimo D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