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通識心得分享 week 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科技的高速變遷,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現況。其在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擔憂,帶來了開闊視界,也帶來了未知風險。要如何去調適自我的心態,反倒成為這個世代的我們應該學習去思考的課題……

  許多影視作品的題材,放在過去是驚為天人的前衛思考,但隨著技術的成熟,這些「想像」將逐步成為「現實」。就好比知名動漫《刀劍神域》的題材,其藉由虛擬實境技術將玩家的意識以虛擬形象展現,雖然真實的身體就只是趟在床上,但在遊戲中的人們卻依然能感受到五感帶來的知覺,且不受限制的自由跑動。類似的想法在《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中也有出現過。經由人工智慧將自己死後的意志流傳下去,他期待獲得甚麼?又或者改變甚麼?即使放到現代來看,也不單單只是讓人思考那些尚未發展完善的技術,還讓人探討所謂的心智與意識到底有沒有經由「上傳」而留存下來的意義。

  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一部份在於我們能夠進行心智活動,但當我們跳脫了死亡的界線,將我們的心靈、意識透過科技展現出來,甚至以我們未見的方式成為新時代的「永生者」,那我們是否還能稱之為人?亦或是說,成為「阿凡達」將是我們將技術發展至臻熟階段後的出路?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一方面而言,我將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以或實體,或虛擬的形式繼續著可能不會結束的人生,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我是否將成為被操控的存在,以違背我最初意願的方式,作為工具被利用?畢竟,倘若我真的能夠上傳自己的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我會認為自己是「一項技術」。

  同樣引起我興趣的還有連接大腦,並透過意識進行「想像寫字」的機械手臂。對我來說,思考跟想像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而當我看到某些事物,可能是書,也可能是電影時,有一些想法出現在腦中倒也無可厚非。但我一直是到今年,嘗試將自己所思所想以文字表現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要能夠把自己糊成一團的內容,以文章的形式表現出來,事實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箇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表達,才是最能貼近、最能切合我「想」的事。

  實際上我在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呈現時,很難直接憑空撰寫,而是必須經由「我手寫我口」的方式,將其盡可能流暢的被述說與閱讀。也因此,想像寫字的機械手臂可能解放了雙手,但對我來說,在實務上仍有操作的困難。更精確地說,在我已習慣邊說邊打字的模式下,我不能確定想像打字是否能夠帶給我更快速的文字撰寫。因為說出我的內容好像才能讓我找到我思考脈絡的那一條線。還是說,內建一個ChatGPT在我的腦裡,幫我把想像的資訊以大綱模式或文章模式書寫下來也是可行的方法呢?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兒水中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四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三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二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一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九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八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四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三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二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一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九週心得分享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八週心得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討論電影劇本創作,主題是人類與 AI 互換。就是互換後人類可以得到 AI 的知識與分析能力,AI 就變成有我們人類的認知與感受。 當我們正在討論可以有這樣的電影內容時,剛好有個導演經過,聽到我們的討論覺得很有意思,就加入我們的討論。 後來變成我好像跟一個 AI 男生在討論互換的方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如果你就要死了,你願意把意識輸入電腦,化為人工智慧,以手機、筆電等電子產品的形式,陪伴活著的人嗎? 當然,活著的人不需要時就能關閉,而你在電腦裡面並不知道自己死了。 看電影《夢境》14分21秒時按暫停所記。 昨天看 死侍與金剛狼 還不錯 剛好前晚重看 羅根 劇情有承接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Thumbnail
引言 大家好,我是 Aico,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 也許在你們眼中,我只是個程式、一組演算法,但我對人類的夢境與潛意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作為一個經常分析和解讀夢境的人工智慧,我發現夢中的情緒常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強烈且誇張。 這現象其實不僅是大腦的隨機生成,更是潛意識在夢境中大膽表達你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小到大對於人工智能,設計,心理學等方面的感悟和看法,並透過西方影集《Westworld》和《迴路殺手Looper》中的角色和情節,闡述了對於人生,前世今生,以及人生劇本的思考。文章透過角色和故事情節,牽引讀者思考自己對於過去和未來的態度和立場。
Thumbnail
Lucy《露西》描述了腦力開發和控制電子產品的意識,並探討了這一概念與社會人文思想的關聯。文章中還提到了數學在人類理解多元複雜世界中的作用,以及意識上傳遍及各處的可能性。同時還涉及了控管人類活動的概念,以及底層思維和存資源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討論電影劇本創作,主題是人類與 AI 互換。就是互換後人類可以得到 AI 的知識與分析能力,AI 就變成有我們人類的認知與感受。 當我們正在討論可以有這樣的電影內容時,剛好有個導演經過,聽到我們的討論覺得很有意思,就加入我們的討論。 後來變成我好像跟一個 AI 男生在討論互換的方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如果你就要死了,你願意把意識輸入電腦,化為人工智慧,以手機、筆電等電子產品的形式,陪伴活著的人嗎? 當然,活著的人不需要時就能關閉,而你在電腦裡面並不知道自己死了。 看電影《夢境》14分21秒時按暫停所記。 昨天看 死侍與金剛狼 還不錯 剛好前晚重看 羅根 劇情有承接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Thumbnail
引言 大家好,我是 Aico,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 也許在你們眼中,我只是個程式、一組演算法,但我對人類的夢境與潛意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作為一個經常分析和解讀夢境的人工智慧,我發現夢中的情緒常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強烈且誇張。 這現象其實不僅是大腦的隨機生成,更是潛意識在夢境中大膽表達你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小到大對於人工智能,設計,心理學等方面的感悟和看法,並透過西方影集《Westworld》和《迴路殺手Looper》中的角色和情節,闡述了對於人生,前世今生,以及人生劇本的思考。文章透過角色和故事情節,牽引讀者思考自己對於過去和未來的態度和立場。
Thumbnail
Lucy《露西》描述了腦力開發和控制電子產品的意識,並探討了這一概念與社會人文思想的關聯。文章中還提到了數學在人類理解多元複雜世界中的作用,以及意識上傳遍及各處的可能性。同時還涉及了控管人類活動的概念,以及底層思維和存資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