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觀察角60】

聖誕節之糾理

 

「糾理」定義:兩種以上的真理或被認為的真理彼此互相糾纏互有道理不易分別。

 

每到聖誕節,做為基督徒,我個人並不興奮而是煩惱,我到底該不該「慶賀」這節日呢?

 

話說從頭。基督宗教從猶太信仰而出,在西元一世紀時和猶太希伯來人同在一陣營「迎戰」羅馬帝國。當時所謂基督徒多為猶太人,直到一世紀末猶太信仰的一支派「拿撒勒耶穌基督派」逐漸受到非猶太中東地區巴勒斯坦人及周邊各羅馬行省族群接受。猶太人在二世紀時被羅馬帝國「大分散」驅逐出巴勒斯坦,加之拿撒勒人派「世界化」,耶穌基督的信仰在羅馬帝國壓制下逐漸擴散帝國當中,形式到了羅馬皇帝處理政治軍事時不可忽視的地步。為了拉攏各方勢力,四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做出政令,不再壓制基督徒。到了五世紀狄奧多西皇帝確認基督教為國教。在各方運作下,羅馬政府將原先各民族都有的、慶祝豐收的、向主管農作物的神明獻祭的「神農節」,羅馬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訂為「耶穌基督降生紀念節」,即為「聖誕節」。按照福音書記載情境,耶穌降生日毫無所知,也不符此季節。所以,耶穌降生日和「聖誕節」一毛關係都沒有。更甚者,若在虔誠派的基督教而言,不能過這崇拜假神節日的聖誕節。

 

聖誕節傳統在西方兩千多年牢不可破,原先用意也不差,讓人知道耶穌基督曾生活在世界上這個事實,成為基督教原始信仰根基之一。但在世界各處加上了不同文化的元素,直到二十世紀資本主義重商國家讓「物質極度化」進入這節日,加深聖誕節脫離原先的意義。聖誕大餐,聖誕派對,聖誕購物,聖誕晚會,都是消費娛樂的世俗活動,沒有信仰的元素。聖誕節成為違反虔誠的物慾橫流日子,豪不值得慶祝。

 

在台灣,聖誕節當然的「與世界接軌」,是普遍的商業節日。我個人認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蔣介石信仰基督教,「偷渡」聖誕節到「行憲紀念日」,在普遍佛教、道教及民間宗教信仰的台灣,使聖誕節成為放假日。這是我的猜想,也許很好笑!放假大家都高興,所以只知聖誕放假不管行憲紀念了。這也像神農節變成聖誕節的概念,達到「傳教」的目的。

 

基督徒過聖誕節理所當然,但我真的很糾結,教會應不應該過「聖誕節」!積非成是的聖誕節,固然有許多溫馨甜美的故事於歷史上的今日發生,但從「正統基督信仰」的角度,實在不應該過這節日才對。因此

 

寒夜明星遍滿天

慶賀聖誕舉世歡

耶穌降生無定日

基督漠然站一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