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購書點此連結
如果世界上有神,神應該怎麼樣子?
神全能,神有優點、有缺點,神有故事,神彼此之間有一個群體,神會互相合作、溝通。
你會發現,不論是東方西方,也不論是哪個教派,跟神相關的形象,一直都離不開人的影子。
原因很簡單:人類有一種需求,想從神來反映自己理想中的樣貌,所以任何舉止像人的神都受到極大的歡迎。
人類崇拜神,或許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形象去造神。
我們把神塑造成自己。而非神用祂的形象造人。
就算你是無神論者,也不代表你沒有信仰,你的信仰更直接的就是你自己。
因此要真正了解宗教的真諦,勢必要去除人性化。
才能能用更廣大的觀點,去認識與體驗神。
宗教的起源
從歷史遺留的壁畫、洞穴、建築,我們可以看到「非人」的存在。
大部分的學者都同意,宗教衝動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所以如果想了解人類宗教的起源,就很需要了解人類演化的過程。
學者相信,假設人類天生就想信奉宗教,那麼宗教肯定有某種物競天擇的優勢。
否則不可能有那麼多宗教流傳下來。
最早研究這個問題的,是十九世紀的人類學家泰勒。
泰勒認為,人性當中有一個神祕概念,認為靈魂與身體分離。
這種思想是出現在各個社會文明當中。
那麼這個觀念是怎麼被產生的?泰勒認為是人的夢境。
亞當和夏娃
假設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亞當跟夏娃。
他們在吃飽入睡後,夏娃在夢中,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以及看到了她的親人。
她會不會因此認為,其實家人並沒有去世,而是活在另一個世界?
會不會以此推論,人死後會繼續以靈體存在?
或是亞當在生活中,處處發現他無法解釋的神秘。
海洋、森林、太陽、月亮的存在,他一時難以理解。
因此他認為,必定有他人以外的東西,創造著萬物。
這些假設都有共通點:人需要擁抱信仰,來解釋難以回答的問題。
從不同的角度看宗教衝動
另一派學者相信,人們在宗教透過儀式體驗,增加彼此的凝聚、提升集體生存的能力。
從佛洛伊德,科學精神分析的角度則認為,宗教是用來壓抑人性慾望的工具,試圖透過宗教進行約束與慰藉。
但是,宗教從證據來看,不論是在規範或合作上,與其他社會機制的效力差不多。
甚至不會特別具有慰藉心靈、減輕焦慮或達到適者生存的效果。
對此,有一派新學者認為,宗教是人類演化中,一個副產品。
樹人的臉
回到亞當夏娃的故事。
假設夏娃在帶著孩子,在四處採集覓食。
突然她意外看到,有一個詭異的人臉從她視線飄過。
她開始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隨時準備拔腿狂奔。
但等到她回過神一看,才發現只是一個樹瘤。
理論學家有個術語,專門來形容這個情況(HADD)。
HADD是一種生物程序,作用在於,當我們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情,會透過去偵測跟認定,背後是不是有人為原因。
例如樹枝的聲響、火光的閃爍。
這個時候,如果夏娃再透過心智理論。以自己的角度思考其他事物,把人類思想投射到這個像人的樹瘤。
樹瘤就被夏娃賦予人的性質,甚至可能被認為,這個樹瘤跟人一樣有「靈」的存在。
最後,夏娃在跟亞當描述,她認為樹瘤的不尋常之處,比如她好像聽見樹瘤在說話。
這種不尋常之處如果對亞當有用,讓亞當覺得這個樹瘤能為他解答,他不能理解的事物。
亞當再把這件事情,告訴其他親人,就有可能慢慢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神話。
甚至擁有相應的儀式(祭祀樹瘤,讓祂再次開口)。
這就是宗教的認知理論: 人類的宗教來自於,出於直覺的一系列反應與衝動。
後續的章節,將會繼續提到,人是如何把神,進行人格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