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朋友圈的更新與迭代

這一陣子,因為有些問題需要找人討論,把line友圈幾乎刷了一遍。

當中有很多年沒有聯繫的前同事(有人甚至是在當同事時幾乎沒說過話)、曾經合作過的廠商PM、外部講師、跨單位同仁,還有曾經合作但素未謀面的「網友」。

意外的是,收到的回覆大多很正面,並且大家都很願意提供想法或協助,即使可能我們沒有那麼熟。其中,甚至還有好幾位朋友告訴我說:謝謝妳想到我。

對於自己身邊充滿這麼多的善意與真誠,除了充滿感激,同時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有好多人都是那種很值得一直維持良好關係甚至應該投入更多時間與之互動,否則就錯失了人間很寶貴的禮物,但於此同時,也體會到每一個人的精力與時間都很有限,我們沒有辦法同時維持太多的緊密關係。

不知道,一個人同一個時間(或生命階段)能夠維持的社交能量,能有多大呢?

去年,我的交友圈有極大的轉換。

這樣的轉變不是突然發生的,細想,其實早就在慢慢的不同了,只是正巧最近一兩年,從想法、方向與大部分時候的狀態有比較大的轉變,漸漸的身邊的人也開始改變了。

除了一兩個維持頻繁聯繫的,還有一票很久都不聯絡但還是很熟悉的朋友之外;也有逐漸疏遠的、重新接上線的、原本不熟卻突然變親近的,還有新認識的跨領域朋友。

要說最有意思的,大概就是練習跨出同溫層。

去年,我走出了原本很宅的日常,嚐試主動觸及更多不同的社團組織,包含與自己屬性不那麼相近的群體。

我參加了國際演講協會(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加入了朋友的朋友舉辦的讀書會、亂入了同事的玩音樂社團Band Ridiculous、參與了校友會的活動去台北大縱走,特別樂意接受碩專班同學的各種活動邀約,同時也和原來的好朋友持續爬山與各種走跳。啊,還有,我組織了之前的同事一起合作接案子。

然後在年底,和朋友發起了讀書會,成為主辦人。

對於一個在第一季末尾才進行產業大轉換(理應要很忙碌才對)的宅女(一直以來除了待在家與獨處之外最不喜歡與人湊熱鬧)而言,我覺得自己跨出好大一步啊!

而且意外地,還滿喜歡的。做不同的事情、遇見四面八方的人、認識不同產業、了解別人在做什麼、聽聽別人如何想事情,還有練習如何與異溫層的人講話,真好玩。

都說人們認知的世界就是自我的反射,你是誰,就會看見什麼。而或許,朋友圈更像是一面鏡子,要了解一個人,就看他身邊都站了些什麼人(好像扯遠)。

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自己能夠多多和不同的人說說話。印象中,國中課本曾有句話說「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小時候不覺得這有什麼,但隨著年紀漸長,知道什麼叫倏忽即逝與失之交臂,格外想珍惜每個擦肩而過。

謝謝那些有機會成為朋友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