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自己辯護:家人逝去的生命倫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一、前言


這一次,我選擇我外婆的去世為我這次分析的個案,一方面是這件事情可以思考的部分有很多,另一方面是我一直期待我有個時間可以去整理一下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那就接著這次生命倫理的期末個案分析來完成這個我一直想要完成的任務。

二、背景説明


在今年9月13日的時候,我的一位家人去世了,她是我的外婆。外婆去世的時候是84歲,死因是老死。我身在一個單親家庭中,從小與媽媽、哥哥還有外婆就住在一起,我算是半隔代教養,幾乎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繞著這三個人。外婆是最愛我的人,比我母親還愛我。在我離開馬來西亞前來台灣念書的那一刻,我其實沒有預想到會發生這件事情,我還以爲她能活著看到我畢業,但是沒想到事情來得這麽快,另外,我同時也選擇不搭飛機回去奔喪。


外婆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每天照三餐念經,每一次念90分鐘以上,她是一位標準的“華人”,從小都生活在非常集體主義式的家庭裏生活,生了5個小孩,爲人非常老實與單純,人生非常的平凡,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結婚生小孩,靠割橡膠樹收集橡膠為生,把幾個孩子拉扯大,自己也沒什麽興趣,就是在家裏念念佛經,種水果種菜,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活動或事情是她有動力去做的了。


在過去的時候,婆婆相對來説是比較疼愛我的,相比起疼自己女兒(也就是我的母親) ,她更疼我。有一次家裏買了水果,外婆就像往常一樣給大家切西瓜,外婆都會把西瓜切成4份,家裏每個人各一份,但那一次哥哥不在,所以只切三份,外婆切自己和媽媽那份的時候,都不會把西瓜分皮切塊,但是我的那一份既是分皮又是切塊,幾乎每一次都是這樣,我的母親在那一次的時候就開玩笑的去問她,爲什麽你女兒的那一份你不西瓜分皮切塊,但是對你的孫子就西瓜分皮切塊呢?她的回答是:“你的兒子沒牙齒。”當時我們都在笑,因爲我的牙齒非常建在,所以外婆對我的疼是完全不需要理由的,甚至可以爲此編出一個很“瞎”的理由。


直到我離開馬來西亞,來臺求學的時候,她的生活模式開始漸漸的出現失調,在那之前,她的生活極爲規律,幾點起床,要幹嘛,做什麽,幾點睡覺都是完全固定好的,即使會因爲某些事情對時間順序進行變化,但是整體上都不大變動,但自從我離開后,事情就不一樣了,她開始吃不下飯,喝不下水,直到她即將去世的那段期間,她幾乎完全不吃飯,水也喝很少,連她最喜歡的食物都吃不下,我母親甚至跟我說,外婆最後連在床上翻個身都極爲困難。她的身體一直都非常健康,除了骨骼疏鬆症之外,身體的各項健康指標都非常標準,我在來臺前有去一件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外婆骨骼疏鬆症也是去那家醫院治療,都是同一個醫生,醫生看到我的身體指標后甚至跟我說:“就身體的各項數值和指標來看,你外婆的身體比你還健康”。所以,外婆的去世幾乎沒有任何痛苦,走的也很安詳。


當我接到外婆死訊的時候,是在下午的時候,我的母親給我打來一通電話,告訴我外婆的死訊,我當下立即離開教室,走到課室外頭去仰望天空,對著天空重複的喃喃自語說:“她解脫了、終於解脫了.......。”我當時候的情緒夾雜著一點哀傷和喜悅,哀傷是因爲她的離去,喜悅是因爲她解脫。


三、分析


這一次的分析我會從三個角度進行切入,分別是家人親戚、外婆和我。這三個角度充分代表了這件事情幾乎全部的面相,也因爲除了外婆之外,其他的兩個角度都是與她有非常深刻的鏈接,最重要是因爲這三個的出發點不同,意見也不同,想法也不同,但我的角度则会在下一章(第四章)进行探讨,这里只会说明家人亲戚和外婆的角度。


  • 家人親戚的角度

外婆的狀況是整個家族都知道,身爲子女的他們想當然耳是非常不希望外婆去世的,因爲這是養育他們長大的母親,每個兒女都希望自己能盡孝道,他們固然如此,甚至到了後期,他們絞盡腦子的想方設法,只是爲了能讓外婆吃下一口飯,甚至還因此而大吵一架然後鬧翻,到現在都還沒和好。

因爲外婆的身體狀況是在我離囯逐漸下降,我的母親爲了讓外婆身體好起來,買了她喜歡吃的食物,帶她出去吃飯,其他子女也不時會回來看望。我的母親甚至請來了醫生到家裏,但是外婆卻對醫生說,這是她的事情,她知道會怎麽樣。

家人對他們自己母親愛的表達是行動式的,言語很難表達出什麼高深道理,總是把孝順和親情掛在嘴上,同時也用實際的行動把孝順給做出來。


  • 外婆的角度

外婆是典型的華人,華人集體主義的環境下長大的人,想法非常的保守單純,沒受過教育,她做一件事的理由都是考慮別人,都是為了家人,腦子裏深深刻印的也是以家庭作爲單位而非以個人作爲單位的核心思想。

她忙碌了一身,終於把孩子養大,甚至到最後還替她的子女照顧孩子,直到我這個最後的孫子長大讀大學後,她完成了她一生認為的所有事情,臨終前最後幾個月的時間,是她人生中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少的可憐的自己的時間。

那段時間的她像是在說服她自己,說服自己放下對世界的迷戀,放下她早該放下的一切,甚至放下她心中最深愛的家人,直到她完全的說服自己,放下執著。但也許她在那段時間裡的所作所為,是她早以計畫好的,她只是在按照她自己的「人生規劃」在走而已。


綜上所述,即使家人和外婆的角度在結果上是不相同的,但是出發點還是一樣的,從根本上還是會以親人或家庭為核心圍繞著旋轉,雖然他們多少也受到西方的部分價值觀影響,但是只有細節的部分會有分歧或差異,整體上來説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四、文化衝擊


上面的分析主要是在论述各方的观点,以作为这一章的铺垫,这里主要要说明的事情是这件事情中受到文化冲击最大的角色——也就是我,是怎麽看待這個事情的。


在背景説明的最後一段中我有説到,外婆去世的當下,我倍感欣慰,原因是因爲她解脫了,但這樣的想法在中華的文化中是非常不可恥的,即使是在事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的現在,我依然對於我的這個想法和決定沒有任何不適的感受,但這不經讓我反思我自己,這樣的想法究竟是什麽樣的一個情懷。


在離開馬來西亞后幾個月,有一次我視訊回去給我的母親,説完了一些要緊的話后,就聊一些家常話,這時我的母親就把電話拿給我的外婆,我跟她其實沒有什麽話題可以聊,我們就互相對眼看著對方,但我從她的臉色和精神上就可以看出她的近況和母親說的一樣,沒什麽精神也吃不下飯,即使我有在嘗試跟她講話,她也只是點頭微笑回應。其實,我們視訊也就只有兩次,兩次都是差不多一樣,就是同樣的劇本演了兩次。當我在第一次視訊看到外婆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后,其實我那個時候就開始在思考,如果有一天她真的就這樣走了,我的感覺究竟是什麽?


我雖然在中華文化的環境下長大,也認爲自己是廣義上的華人,但是在整個事件中,我看待這事情的角度與幾乎全部人不一樣,我當時的立場認爲,既然外婆想要讓自己的生命在此隕落,那麽我們何故要阻止她呢?我在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會反問我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是外婆,我的想法是什麽?我的想法就是,我不會希望有任何人插手干預我生命的終點究竟要在何處。這個時候的我最掙扎的事情就是,全部人都對外婆的逝去感到悲哀,但只有我自己感到欣慰,我甚至在那樣的時刻懷疑我自己是否還有「人性」?但是我自己會認爲,我雖然不是外婆,但是我卻能感受到她的「痛」,而這一個痛是無法讓別人來承擔的。


同樣是來自與我,一邊告訴我尊重外婆的選擇,一邊則拷問著我,爲什麽不去挽回?我究竟是在逃避自己的審判還是我就真的這樣認爲?外婆在這個時間點逝去,意味著我永遠也不可能在孝順她,尊重生命的選擇就意味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嗎?如果我是西方人,我或許可以,但是這對我來説并非如此簡單,但是我的想法確實很大一部分都是西方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塑造了現在的我,那麽就因爲簡單的歸屬到了西方的角度,就能輕易的開脫,這叫我情何以堪?我時常聽到說,“要把個體從群體中解放出來”,但這種解放似乎只是説了自由主義的至上地位,是否真的把生命放在前端,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似乎都不能個我一個明確的答案。


五、道德與生命


如果按照我之前的觀點,即以生命的存在作爲至上的原則,那麽我的決定看起來就是違背我自己的想法的,難道我爲了如此,就要說以現在來看我才是存在的哪一個?所以,這件事情的重點似乎不只是存在那麽簡單而已。關鍵點在於,到底那一方才是道德的代表。如果考慮以道德為基礎,那麽衍生出的生命則要以尊重作爲原則,那就意味著要做出符合道德又尊重生命這個前提才比較能夠回答我所抛出的問題。


道德的解釋更符合德性論所要表達的觀點,那麽究竟何者更加符合道德的觀點呢?如果說解放個體是保障了個體,也就尊重了個體的生命,那個人主義下的自由主義在這樣的條件下確實符合了德性所要表達的觀點。但是集體主義下的我們,讓人們緊密的聯係在一起,雖然限制了個體自由,但是同樣保證了生命,甚至可以保障一個家庭,這也同樣確保了德性的發展。所以當我們認爲個體的自由將會帶來生命的最高德性時,在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至少在尊重別人的選擇上是如此。但這樣的德性似乎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那就是個體可能會被擺在比生命更高的位置上,墮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讓一個人過上好的生活似乎是符合德性的原則,但是在其他生命上似乎就不是如此。但集體主義的家庭緊密性可以讓家庭相處更加融洽,也就更重視生命,這不僅是延續香火或是想要或不要的「簡單」考慮,這似乎考慮的是更加尊重生命的道德。


回答我一開始在説明存在的原則性,個人主義尊重生命的選擇,尤其是「存在著」的生命,個人主義更加重視的是當你是一個個體的時候,你對你自己的生命的自主性,但是集體主義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存在的個體,同時也考慮到了未出生的個體,存在的個體和未來的其他個體,相當於個人主義把尊重生命的原則性和德性僅僅限縮在了個體的「自由」上——這是一種非常俠義的個人主義,而集體主義把德性——也就是所謂的「德」,鑲嵌在了那些考慮整體的個體上,而這個道德是建立在個體與群體的。個人主義往往把個人與集體視作是一種「敵對」的狀態,但是集體主義的出發點并非是從「限制個人自由」的角度出發(這是一種對於集體主義的誤解),這點從我家人和外婆的角度就能看出來。


道德與德性在兩種價值觀的角度下,衍生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解釋和看法,個人主義把個人的自由看作是道德,並堅持只有個人的自由得到完全保障的時候才是一個道德的行爲,德性才能維持發展。而集體主義則是認爲以集體圍繞的考量才更加符合道德和德性,因爲這樣的道德觀考慮得更加的全面,也考慮了同樣考慮到了每個人的德性發展,這樣的解釋使得群體和個體之間並不是衝突的,反而是把個體融入進了群體裏面,但這是以個人的自由為代價(我是不是把個體和群體看作是衝突的了?還是他們本質上就是衝突的?)。


六、反思


既然生命倫理學要探討的是「生命」,那麽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命」才是我們需要探討的主要核心,因爲生命的整全性是我們要討論的基本前提。而倫理學要對應的則是道德和德性這兩個面向。對於道德與德性的重視也是讓生命變得更加整全的一個必要條件,倫理學的發展為的就是把道德和德性融入進對生命的尊重,如果從根本上爲了其他的考慮條件而把生命后至於其他的事物,這或許并非是生命倫理學的本意,道德的自律性需要時間的鋪墊,最終的目標就是爲了完成對於德性的發展,而德性的發展才會進一步的把生命的整全性囊括進來。


所以回到我們這次討論的主題上,我的想法和行爲是否符合道德或德性,這會因爲我對道德和德性的解釋還有想法進行改變,但最核心的仍然是我們對待生命的看法是否更加的全面,考慮的過程中是否融入了道德對生命的意義和德性對於生命的尊重。


參考資料:

高薇, 张京平 - 中国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本土化之文化思考”,2009

峗怡, 任正安, 贺加 - Chinese Medical Ethics,“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对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批判性反思”,2011

范瑞平 ,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生命倫理學——在西方發生文化危機之際”,2012

最後感謝鍾隆琛老師的指導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談論出生與死亡的相關議題不應該被視為禁忌。 忽略這些議題不健康,也反映了個人信念的抗拒心理。要把握機會練習面對死亡,至少讓自己能在最後一刻坦然面對。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在家人過世後重新定義自己活著的意義,並且逐步重建人生。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談論出生與死亡的相關議題不應該被視為禁忌。 忽略這些議題不健康,也反映了個人信念的抗拒心理。要把握機會練習面對死亡,至少讓自己能在最後一刻坦然面對。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在家人過世後重新定義自己活著的意義,並且逐步重建人生。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