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卡拉馬助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有人問起,在怎樣的時候最適合讀《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先讀完杜斯妥也夫斯基其他作品(如《地下室手記》、《罪與罰》)後?稍微熟悉舊俄的小說後?我會說:現在。

意思是,不論基於什麼動機,透過怎樣的方式聽過這本作品,一但有了念頭,請馬上拿起這本厚重的書開始閱讀。帶上的配件越少越好,畢竟任何的評論或是閱讀指南(包括你現在讀的這篇),都只會減少閱讀的豐富性,縮減你跟文本的對話可能性。

豐富性與多層對話可能性,幾乎是這本書的標記。作為杜斯妥也夫斯基畢生的終極作品(我忍不住這麼說),他成功在這小說裡處理了作者的「我」與虛構人物,以及小說的敘事者的理想關係。換句話說,小說裡所有的人物--無論是大哥德米特里、二哥伊萬、三弟阿列克謝(阿廖沙)或其他--都不是作者的化身或是代言人,亦不是作者投射的理想人物;此外,連無所不在的小說敘事者「我」的聲音,始終保持一種謹慎、公正的距離。如理論家吉哈爾(R. GIrard)所說,敘事者有一種「相對的短視」,使得作品沉浸在某種神秘的氛圍。

閱讀此書,不需要假定作者有個既定的哲學立場與觀點(例如對於宗教的看法),而更該去專注於每個角色如此獨立又彼此對立的情感、想法與行動。你會發現,作者其實不曾隱藏過自己,相反的,每個角色、每段話語,都是作者反射出的片段。作者就在作品的種種「非我」之處,閱讀時會覺得不完整且矛盾,但當你掌握起整本書的基調後,你會發現這就是作者其實就是他呈現的整個複雜世界本身。

節制的、不顯現立場、中性的敘事者,使得敘事中充滿了空間;加上無特意聚焦,每個人物相互展現其難以化約的獨特個性與世界觀,並在他們所處的世界裡,不斷地複雜激化。《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主要人物,都異常的多語,皆試圖細節地向他者展示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沉默與多語是語言的一體兩面,沉默(如敘事者的留白)有時正展現事實的不證自明且無需解釋,而多語(譬如第五章伊萬與阿廖沙對於信仰的談話)反倒讓人感到,雄辯所能指出的,只是語言所無能企及之處,無論是向外在的客觀世界也好,或向內在心理的主觀世界也罷。

如巴赫汀所言,這是本「複聲調」小說。




雖說如此,在初讀之時,由於對情節與人物尚不熟悉,在此仍然可以給予一些指南。

首先,可以先關注父親與長子的衝突。掌握父子衝突的戲劇性,有助於了解開頭便揭示的弒父悲劇的背後脈絡,以及為何長子德米特里是如此百口莫辯地被指稱為兇手,也能將情緒一路累積到第十二章的高潮法庭情節。尤其德米特里的敏感與自尊,放蕩墮落卻在深處乞求被拯救,他的矛盾性格,無不符合「卡拉馬助夫」姓氏的字源:黑色與聖油,如同詛咒與祝福。某方面而言,德米特里是真正承擔起家族命運者,也是相當典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式的人物。

其次,經過三章的鋪陳後,四到七章可以好好品味精彩的「複聲調」。這時先把情節推進的渴望擱置,讓不同的觀點,甚至讓水火不容的世界相互衝撞。混亂是必然的,這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世界的本質,而或許這是他所有作品中做到最好的一本。尤其可以細細品嚐第五章〈贊成與反對〉裡,伊萬與阿廖沙的經典對話,他對於上帝所創的世界如此「勢不兩立」的態度,預示了事件的發展。

在此,第五章以及往後的第十一章,伊萬展現了智慧與瘋狂的綜合。他的滔滔不絕猶如漩渦般擾亂讀者的思想,是當中想法最為混亂又無比聰明的角色。這個角色的成功,也使得不少的評論者將他視作核心來分析。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結論,《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人物之所以迷人,不僅是因為他們各自有難以混淆的特色,並堅持與他者表述自己的看法--我們當然也可以說這是一本關乎於他者的小說--,光是每個人物本身,都有根深柢固的矛盾:老卡拉馬助夫的卑鄙與暴君性格,長子的高自尊卻追求無止境的墮落,次子的智慧與癲狂,甚至猶如聖人與希望的阿廖沙,透過作者的暗示,也是個神聖與不潔的綜合體。你幾乎無法用簡單的一句話確認一個人物的本質,連帶著無法預料他們下一步的行動,尤其這情節的安排中,每個角色都被激化到無可救藥的程度。

不過,儘管這本小說是複雜的,只要對主要情節有大致了解,對人物有基礎掌握,順著小說的安排,看著作者全面性地,以不同的小說技法與敘述方式展現其豐饒,這其實是本會令人上癮的小說。無論你喜歡的,是小說的戲劇性情節、有血有肉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這本小說具備所有的條件。他甚至留給讀者相當大的空間去選擇解讀的方式,換句話說,相對於「單聲式」的小說,「複聲式」的小說不是只是表裡間藏有不容被化約、取代的聲音而已。而是不再是小說作者或敘事者單方面地對讀者說話,是讓讀者的聲音也以不同的可能,在小說中迴響與對話。複聲調小說,不僅是開放的,也是對話的,只要你無懼於暫時的混亂感與矛盾感。

這樣,讀到了最後,無論順利或艱辛,無論欣喜或困惑,這都將是一份相當特殊的閱讀經驗。如同結尾的齊聲大唱,這將是永恆的,不會被忘記的,關於人如何在混亂、暴力與矛盾中,仍然擁抱生活本身的故事。


    本空間收藏朱嘉漢過去累積的短文與評論。 全文開放。若有意願,可小額贊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個徹底坦白過去、面對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會更清楚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自己所為與所思更加的瞭然於心?還是相反? 《告白者》同前作《同情者》,由同一個敘事者的肉體與心靈,受到諸多的苦難。當然,我們知道,即使作者在此作中再度讓敘事者肉體遭逢巨大的、逼迫至瀕死的酷刑(施虐者確實是以刑求的形式施予酷刑
    《伊索寓言》也許是我們聽過最多當中故事,卻又最少直接閱讀的書之一。這些寓言故事可能在我們口中轉述多遍,卻毫無所覺。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們與不同的時代、不同地區與語言的人一樣,以記憶乘載著這些故事,並將之轉述。 我們很難想像成長過程中,當中一兩個故事都沒聽過的人。 試想一下,當初最早跟我們講述這些故
    當你閱讀這本書,企圖理解這個故事,了解這個從大歷史的殘骸中試圖打撈起的人物。你會發現,這其中述說的,不僅是這位蘇聯氣象學家的故事本身,更是敘事者怎樣發現這故事,如何說這故事,怎麼感受與處理這段史料的「故事」(是的,這也是某種故事)。作者的聲音克制,卻無所不在,不避諱的向我們展現他的處理姿態。換言之,
    如何進入普魯斯特的歡愉時光? 1896年6月,年屆25歲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出版第一本書《歡樂時光》。書名直譯「歡愉與時日」,擬仿了希臘詩人海希奧德的詩集《工作與時日》。 若希臘詩人主張工作且貶損休閒,普魯斯特則崇尚每日的歡愉。 雖然,儘管當初這本書有大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
    閱讀韋勒貝克的小說,如同見證著文明的頹廢。早期作品有較激烈的批判,但進入2010後的韋勒貝克,已經悄悄轉變風格,更為消極地去觀察世界。 可憎的是,墮落從未結束。因為頹廢不是個固定狀態,而是個沈淪的動態。才明白墮落像是現在分詞,而不是過去分詞;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而自身並非只是被動,而是推動沈淪
    一個徹底坦白過去、面對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會更清楚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自己所為與所思更加的瞭然於心?還是相反? 《告白者》同前作《同情者》,由同一個敘事者的肉體與心靈,受到諸多的苦難。當然,我們知道,即使作者在此作中再度讓敘事者肉體遭逢巨大的、逼迫至瀕死的酷刑(施虐者確實是以刑求的形式施予酷刑
    《伊索寓言》也許是我們聽過最多當中故事,卻又最少直接閱讀的書之一。這些寓言故事可能在我們口中轉述多遍,卻毫無所覺。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們與不同的時代、不同地區與語言的人一樣,以記憶乘載著這些故事,並將之轉述。 我們很難想像成長過程中,當中一兩個故事都沒聽過的人。 試想一下,當初最早跟我們講述這些故
    當你閱讀這本書,企圖理解這個故事,了解這個從大歷史的殘骸中試圖打撈起的人物。你會發現,這其中述說的,不僅是這位蘇聯氣象學家的故事本身,更是敘事者怎樣發現這故事,如何說這故事,怎麼感受與處理這段史料的「故事」(是的,這也是某種故事)。作者的聲音克制,卻無所不在,不避諱的向我們展現他的處理姿態。換言之,
    如何進入普魯斯特的歡愉時光? 1896年6月,年屆25歲的馬塞爾·普魯斯特出版第一本書《歡樂時光》。書名直譯「歡愉與時日」,擬仿了希臘詩人海希奧德的詩集《工作與時日》。 若希臘詩人主張工作且貶損休閒,普魯斯特則崇尚每日的歡愉。 雖然,儘管當初這本書有大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
    閱讀韋勒貝克的小說,如同見證著文明的頹廢。早期作品有較激烈的批判,但進入2010後的韋勒貝克,已經悄悄轉變風格,更為消極地去觀察世界。 可憎的是,墮落從未結束。因為頹廢不是個固定狀態,而是個沈淪的動態。才明白墮落像是現在分詞,而不是過去分詞;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而自身並非只是被動,而是推動沈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是一篇承認自己沒讀什麼書,向書架上翻了幾頁但始終沒看完、曾經擁有但始終沒讀完的那幾本(套)書的告解。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Thumbnail
    如果你剛好也喜歡那些舊舊的東西,那來到莫斯科千萬不要錯過!
    Thumbnail
    在紀錄中有許多不同層次的工作,每個靈魂來到此處都有其適合閱覽的書籍,你不能要求一個孩子立刻讀懂艱深的碩士論文,你所要做的是找到最適合帶給他益處的訊息,並協助他打開思維的空間。 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或催促對方去理解,讓對方能用自己的速度去探索和思考,這個過程是非常珍貴的。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新年快樂,這個春節去了一趟俄國;1880年的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俄國。 冬天,是適合窩在家裡閱讀經典文學的時刻,尤其是閱讀北方國家的俄國文學,彷彿正親臨在那寧靜雪白的銀色世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只有俄國人才寫得出如此饒富哲學的小說吧。在長年的冬季裡,能夠從觀察外在的世界進而省思內在心裡的世
    Thumbnail
    趁1月未過,還是總結一下2023的十本最愛小說吧(順序按我閱讀的先後次序),三本台灣小說、一本香港小說、兩本日本小說、四本外國小說。 1.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 原本擔心一本講瓦斯店的小說會十分沉悶,結果子完完全全喜出望外,看得人完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小說寫得輕盈溫暖,經常讓人會心微笑,有意想不
    Thumbnail
    每次在讀書的時候,總是很佩服作者能找到適合在每一個章節前面的經典句子,也許是一段文字、一首詩,或甚至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不論是哪種形式,多半能為這一章節帶來畫龍點睛的功效,讓我們對這一個段落有一些些的想像。今天在讀《深夜裡的圖書館》的序文時,作者曼古埃爾引用的一小段落著實讓小編心有戚戚焉!
    這是一篇承認自己沒讀什麼書,向書架上翻了幾頁但始終沒看完、曾經擁有但始終沒讀完的那幾本(套)書的告解。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Thumbnail
    如果你剛好也喜歡那些舊舊的東西,那來到莫斯科千萬不要錯過!
    Thumbnail
    在紀錄中有許多不同層次的工作,每個靈魂來到此處都有其適合閱覽的書籍,你不能要求一個孩子立刻讀懂艱深的碩士論文,你所要做的是找到最適合帶給他益處的訊息,並協助他打開思維的空間。 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或催促對方去理解,讓對方能用自己的速度去探索和思考,這個過程是非常珍貴的。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新年快樂,這個春節去了一趟俄國;1880年的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俄國。 冬天,是適合窩在家裡閱讀經典文學的時刻,尤其是閱讀北方國家的俄國文學,彷彿正親臨在那寧靜雪白的銀色世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只有俄國人才寫得出如此饒富哲學的小說吧。在長年的冬季裡,能夠從觀察外在的世界進而省思內在心裡的世
    Thumbnail
    趁1月未過,還是總結一下2023的十本最愛小說吧(順序按我閱讀的先後次序),三本台灣小說、一本香港小說、兩本日本小說、四本外國小說。 1.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 原本擔心一本講瓦斯店的小說會十分沉悶,結果子完完全全喜出望外,看得人完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小說寫得輕盈溫暖,經常讓人會心微笑,有意想不
    Thumbnail
    每次在讀書的時候,總是很佩服作者能找到適合在每一個章節前面的經典句子,也許是一段文字、一首詩,或甚至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不論是哪種形式,多半能為這一章節帶來畫龍點睛的功效,讓我們對這一個段落有一些些的想像。今天在讀《深夜裡的圖書館》的序文時,作者曼古埃爾引用的一小段落著實讓小編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