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體悟:人類的網、富貴的反思ep.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吉野源三郎,透過主角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的故事,在舅舅智慧的引導下,思考各種人生課題,藉此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一開始是因為宮崎駿作品「蒼鷺與少年」受這部作品影響,因此知道這本書,於是找了本書來看

以下節錄中句子,以及寫出帶給我的體悟

⬛人類的網

舅舅告訴小哥白尼:

人為了得到生活必需品而不停工作,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不知不覺地彼此交織成綿密的網

一個人的經驗畢竟有限。可是,人懂得語言,所以能把自己的經驗傳承給其他人,也能聽聞別人的經驗。加上人類發明了文字,可以透過書籍,分享彼此的經驗。

只要瀏覽一下你生活中所用的必需品,就可以發現,所有事物的背後都有數不清的人在努力工作著。然而,他們全都是你不曾見過的人

這讓我體會到,很多事物背後,都有很多人的努力在支持,例如有農夫種植食物,讓我減少飢餓;有人製作衣服,讓我可以保暖免於寒冷;有人建造房屋,讓我能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很多事情背後,都是有人在貢獻組成的,過程中我們有記住的人很少,真正認識的人沒多少個,但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肯定都有其重要性

在心理學文章或書中,也常提到寫感恩日記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因此每天也可以選擇花一點時間,寫下讓自己覺得感恩的事物,對於生活中的平凡事物,能有更多體察,感受在那背後他人的貢獻

後續書中提到:「難得」(ありがたい)這個詞彙。這個詞代表「應該感謝」「值得感謝」的意思,然而它本來的意思是「很難得到」,代表「並不常有」。了解自己享受到的幸福其實並不常有,我們才會心懷感謝。所以「難得」延伸出「應該感謝」的意思,而且以「難得」(ありがとう)表示感恩的心情

而在大學之後,開始會要做一些報告,有些報告就需要查文獻,也會看到前人的研究,而這些研究中會進行文獻回顧,這個過程雖然有些累和複雜,但會感到到文明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例如自我效能理論在1977年由Bandura提出,之後在各個領域內,有出現很多關於自我效能的研究,例如研究學生課業學習的自我效能、病人的自我效能、使用電腦的自我效能等,每次研究前也會先參考前人研究了什麼,然後做出新的研究

而學術研究成果,也可以經由不同方式傳播到人們手中,例如針對心理學實驗,有些作者會參考研究文獻後,以不同作品來介紹該知識,可能是教科書、課外書、網路影音或文章等,可以依照不同年紀和群體去做不同設計,將知識傳遞給大家,例如書籍「心流」、「更快樂的選擇」、「原子習慣」,以及各類型書評,讓有需要和有興趣者可以藉此學習

閱讀和寫作這件事情,其實也是人和人之間連結的一種方式,在寫文章時,也經常需要收集和彙整資料,這些資料就經常是人們所貢獻,包含課程、課外書、網路文章、文獻等,然後在閱讀時,腦中會出現很多想法,這些想法也常常會來自於我的思考、先前的體驗、閱讀的內容、所學知識等,透過文字,能夠分享自己的思考、感受、觀察、所學等。

raw-image


⬛富貴的反思

舅舅告訴小哥白尼:

人真正的價值並不取決於他的穿著、住所或食物。即使穿著華麗、住豪宅,笨蛋依然是笨蛋,低等的人依然是低等的人,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會因此提高。

即使生活優渥,也不該以此為傲,必須時時聚焦於自己身而為人的價值。

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得高高在上;我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有多麼重要。

這讓我想到一些遇過的大人,例如有某些的大人賺比較多錢,但會數落小孩的興趣,覺得只有賺錢的東西才是有用的,有時候甚至會攻擊其他小孩的科系,認為只有選擇某些高薪或熱門行業才算有出息

相對地,有些大人雖然沒有像前面提到的大人賺那麼多,但對他人表現出善意,不會事物都只以價格去衡量,而是會發現金錢之外的價值,例如成長、貢獻、幸福等。這兩種大人,大家會比較喜歡哪個呢?

這也帶給我警惕,日後在與他人相處時,除了外在的事物,也更要去時常覺察自己的內心,時常反思那些事物能給我和他人帶來更多意義,尋求內心的平靜、喜悅、滿足等,這些雖然從外在看不到,但也都十分重要吧

然後也不要單純用收入和地位去評斷他人,除了金錢外,肯定還有更多價值可以衡量,例如是否樂於助人、持續學習、尊重他人等,例如有些企業工廠主,在食品中用地溝油,即使他賺很多錢,但讓人吃到非食物的東西,也是個害人的人

而有很多人雖然沒有賺很多,卻還是為社會在付出,例如科技產品背後,有公司進行專利和布局、有人要開採金屬等原物料、有人進行拼接組裝、製造過程也需要能量等,這些背後都有很多人支持,讓我們能用到便利的科技產品改善生活。

而除了工作之外,也常常可以見到有人在工作之外有其他活動,例如捐錢給慈善機構、參加服務、捐贈物品、進行創作、分享知識等,很多活動都有各自的價值,大家也能多加參考,選取自己有熱忱和意義的活動,上述就是所謂平凡中的偉大

或是也可以反過來思考,要如何減少干擾他人,舉例來說,想跟小孩聊天,但小孩很忙,聊天過程中小孩難以快樂,感到時間被剝奪,就不是好的活動;而到下棋的場所和人下棋,下棋雙方都是願意的,就是比較好的活動,找到一些興趣,讓自己能沉浸其中,不去煩別人,也是一種偉大

avatar-img
128會員
371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出書中三個觀念,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這本書作者瑪莉安・包爾Marianne Power,用一年時間讀12本暢銷勵志書,並將書中內容實踐,將這一年經歷和想法紀錄在這本書中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第三到五章中,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書中第一和第二章,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出書中三個觀念,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這本書作者瑪莉安・包爾Marianne Power,用一年時間讀12本暢銷勵志書,並將書中內容實踐,將這一年經歷和想法紀錄在這本書中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第三到五章中,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這本書作者是台灣的知識創作者_艾爾文,一開始認識是看他的Youtube頻道,之後也會看他的部落格和書 在看「習慣紅利」這本書之後,在書中第一和第二章,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以及寫出給我的啟發和帶來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一本1937年出版的書籍,由吉野源三郎所著,現由先覺出版社發行。本書主角為15歲少年本田潤一,內容圍繞其成長經歷、人際關係及對社會的觀察,並透過與舅舅書信往來探討人生哲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呈現少年內心的掙扎與成長,探討校園霸凌、自我認同等議題。此書亦為宮崎駿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的靈感來源。
Thumbnail
被宮崎駿復出為電影《蒼鷺與少年》的原型故事、在日本熱銷八十年的國高中生讀物,久仰大名!近日終於有機會拜讀~
Thumbnail
書中有段舅舅和小哥白尼的對話,下面選些書中內容,以及寫出帶給我的想法 舅舅向小哥白尼提到: 「我們一離開兩國,你馬上就說想吃冰淇淋。當初我們受不了東京的悶熱,才到房州避暑,可是在這同時,在那些數不盡的煙囪下,每一個煙囪下分別有幾十個、幾百個勞工汗流浹背、灰頭土臉地工作 後來,我們離開東京城市,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宮崎駿原創動畫蒼鷺與少年的外傳 書籍出版早於動畫電影 兩者的內容也互相沒有什麼關聯 唯一一樣的是主角都是初中生 是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全書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描述主角小哥白尼的校園生活故事 每篇的最後附上男孩舅舅寫給他的記事及教誨 。書中前大半內容圍繞在男孩家世背景與身邊朋友的人物設定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由吉野源三郎所撰寫,宮崎駿提到,這是他從年少時期就相當欣賞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主角小哥白尼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並與舅舅的對話,發人省思,其中舅舅跟小哥白尼說,這一生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而這個了不起的意思,並非所謂的財富,而是另有涵義。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一本1937年出版的書籍,由吉野源三郎所著,現由先覺出版社發行。本書主角為15歲少年本田潤一,內容圍繞其成長經歷、人際關係及對社會的觀察,並透過與舅舅書信往來探討人生哲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呈現少年內心的掙扎與成長,探討校園霸凌、自我認同等議題。此書亦為宮崎駿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的靈感來源。
Thumbnail
被宮崎駿復出為電影《蒼鷺與少年》的原型故事、在日本熱銷八十年的國高中生讀物,久仰大名!近日終於有機會拜讀~
Thumbnail
書中有段舅舅和小哥白尼的對話,下面選些書中內容,以及寫出帶給我的想法 舅舅向小哥白尼提到: 「我們一離開兩國,你馬上就說想吃冰淇淋。當初我們受不了東京的悶熱,才到房州避暑,可是在這同時,在那些數不盡的煙囪下,每一個煙囪下分別有幾十個、幾百個勞工汗流浹背、灰頭土臉地工作 後來,我們離開東京城市,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宮崎駿原創動畫蒼鷺與少年的外傳 書籍出版早於動畫電影 兩者的內容也互相沒有什麼關聯 唯一一樣的是主角都是初中生 是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全書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描述主角小哥白尼的校園生活故事 每篇的最後附上男孩舅舅寫給他的記事及教誨 。書中前大半內容圍繞在男孩家世背景與身邊朋友的人物設定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由吉野源三郎所撰寫,宮崎駿提到,這是他從年少時期就相當欣賞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主角小哥白尼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並與舅舅的對話,發人省思,其中舅舅跟小哥白尼說,這一生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而這個了不起的意思,並非所謂的財富,而是另有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