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題大作

「感受不是我」是冥想課堂上的一段引導語。


隨後在進行分享時,自己提到在冥想中對這句印象特別深刻,也分享了一些體驗。


話說,當自己試著將感受不是我放在日常的練習時,會在早晨醒來要進入一天的作息時,腦袋會出現一些想法;覺得自己睡不飽,再賴一會兒比較有精神因應接下來的工作。


身體有一種繼續鬆攤在床上比較舒服的感受,但多的是一個覺察到這些正在發現這些狀況發生的覺性。


於是會在想法、身體感受運作的同時,多了一個決定,讓自己起身起床直接去盥洗,開始一天的作息。


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日常工作,或準備要專心的學習或要讓自己準備靜坐的時刻。


經由這樣的經驗有一種更具體與感受分離出來的感覺。


後來有同學提到也希望有這樣的能力,並且覺得可以不受感受、念頭的干擾也是她希望能維持的狀態,或能否有一種標準流程(可建立的SOP操作)來幫助自己⋯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並沒有再回應,但我回想發現,其實課堂上分享的經驗,也不過就是十次中兩三次成功的經驗,自己就拿出來說嘴了,但更多的是七、八次自己還是會被想法、感受所牽動。


但學習薩提爾的關鍵是在於,我們要欣賞肯定自己的二、三次,接納並承認自己的七、八次,而就不會只把焦點放在不足的部分。


我相信我們都有成功的一兩次經驗,但學習就是透過那少少的經驗,「小題大作,放大鼓勵」自己的過程。也是因為那個小小的體驗,讓我們相信、確信,這是有可能的。


在我們的文化與成長背景,時常在提醒我們做的不足,檢討我們做得不夠的部分,而這也是我們需要從新學習看待自己、欣賞自己的能力。


畢竟一位對自己百般挑剔的人,也無法真正的欣賞自己,更遑論於欣賞他人了。


我沒有提到自己仍在學習中,仍常常面對一些感受時仍會被影響,但唯有一兩次少少的成功經驗,也就足以讓我願意一再的嘗試想要繼續前進。


目前的我,煩惱、感受、念頭、負面情緒沒有不見,只是有時會受影響,跟著擾動,有時不受影響可以成為主人。


但我會多做一點的是,當知道自己成功的不被影響,就給自己欣賞跟感謝自己的願意學習。當知道自己仍受到影響而挫敗時,就給自己一些接納跟陪伴而不再鞭打自己。


這樣下來,一次次的面對跟練習雖然享受成功的成果不多,但足以讓自己雀躍。而雖多數的經驗是還沒有成功因應的,但卻是很珍貴陪伴自己、學習接納自己的重要歷程呀。


上午開工前還是很受念頭的驅動,完成了重要的儀式🍦但我也很享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