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想做,第一件事就是開始
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後,發現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先做後才會發現下一步該怎麼走,通常很難真的規劃到非常詳盡再開始執行。
主要是這種規劃到詳盡的方式反而沒有效率,當你有想要執行的事情,可以在評估成本和風險後,能負擔就先嘗試看看,後面會發現慢慢能找到做好跟做深的方法。
因為在做的過程中自己跟觀眾會逼你慢慢變好。因為當你有想要做的更好,你就會挑自己毛病,希望可以再改善什麼,而有些觀眾也會把他們的感受分享給你,可能是直接留言,也可能是透過數據成效反應給你。
而且在經營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慢慢的建立自己的流程,有流程就能慢慢調整優化,就能讓自己的內容越來越好,所以一定要開始才能成長。
在追求流量這塊,我自己最有心得的是製作設計週報過程中所得到的收穫,當時起心動念就是自己平時有在看各種設計相關新聞、社群消息,過去都是一則則轉貼。後來想說可以整理貼文,讓更多人看到,想法非常單純。
就是希望對設計有興趣的人,可以有一個管道快速了解一些新聞時事。慢慢的這個系列內容就越來越多篇,也被越來越多人看到。不過中間一度因數據不好想要停更,但是某天收到有網友來訊息詢問怎麼沒有更新設計週報了。
才驚覺我雖然覺得數據不好,但是還是有固定的一些人會看,有人覺得設計週報的內容對他們有幫助,那時我才發現我被流量影響到對於創作本身價值的判斷了,後來設計週報我就不特別在意成效,而是照著初心去做,慢慢就到現在了。
當然大家在一開始應該也都會遇到被追蹤數、流量影響的時段,這時大家除了檢討是否內容有不足之處外,也可以多思考一下你創作的原因是什麼?有時候沒有流量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主題不好,所以不要一開始就因為流量而砍掉好內容。
以設計週報來說,這個系列內容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因為系列化定期更新,養了一批固定的觀看者,也有了穩定的流量,讓我可以放心的去做其他題材。
而且慢慢在設計跟內容上流程化與自動化,這些能力都是被作品逼出來的,也是我一開始完全沒想到的。尤其現在又做了一個新嘗試,就是上線了設計週報「影片版」,嘗試用 AI 來製作,之後應該會考慮加上虛擬角色講話的樣子,而且嘗試用自己的聲音來訓練,這都是有趣的過程,也是學習的歷程。
雖然我的主題一開始以「設計」為主,但在一開始我想的是用「學習筆記」心態來分享,對我來說輸出就是最好的學習,因為要分享給大家看,我需要對內容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夠創作出讓大家好懂的內容,所以創作除了大家外在看到的影響力、金錢、成就感、各類合作外,更核心的是對我們成長就有很大幫助。
雖然有些人真的很厲害,可以靠一篇文章或一部影片就爆紅,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都無法走這樣一條路,我們需要慢慢經營,而經營這件事情一開始就注定無法快速達成,所以這邊想說的是你想做個人品牌就必須有長期經營的心理準備。
你可能必須累積上百篇內容才能慢慢被看到,你可能需要這上百篇內容的訓練才累積出能創作出那「一」篇會紅內容的能力,這些累積是你被人看見的成果,這些累積也是你實力養成的一部分。在累積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傻傻的更新,也要去思考如何越來越好,不管是內容、流程、設計、文筆等,只有思考才能進步。
如果你經開始了,記得最重要的就是持續堅持
「 如果你想做個人品牌,記住,一個人雖然能做的有限,但一個人的好處就是不會被限制,因為唯一能限制你的就是你自己。 」
======
Hi,我是Kevin ,創作邦分享各種設計、創作、工具介紹等內容,也整理了各種相關資源連結,如果你對這類資源感興趣,可以逛逛我的網站,你想追蹤更即時的訊息可以看我的社群平台。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設計、個人品牌、AI 應用的問題,都歡迎來信或傳訊息跟我討論。如果是合作討論,則可以來信 info@creatorhome.tw,也可以訂閱「創作邦電子報」收到我的每週內容整理跟電子報專屬內容。
我也開設了 Youtube 頻道,歡迎訂閱:訂閱頻道
(歡迎分享至社群。但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創作邦,及附上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