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開局茶具推薦,找茶.壺塗.經驗談-肥龍找茶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記得自己寫過一篇有關於品鑑杯(也稱評鑑杯)是否必要的論述 品鑑杯是否為必要茶具?- 肥龍找茶筆記,好像還沒超過一個月吧,就來給自己打臉一下,沒想到當時寫文的時候,沒能真正理解品鑑杯神妙之處。

  因為我發現,對於初入門想體驗品茶樂趣的人來說,品鑑杯就是那「一招半式走天下」的隱世高手,外表看似平凡無奇,卻能應付各種茶葉,也能引導各位進入茶的世界!

玲瑯滿目的壺具

家中的「壺」群狗黨們

家中的「壺」群狗黨們

  稍微盤點一下家中擁有的壺具,有馬克杯+茶濾(左上後)、壓濾花茶壺(左上前)、旅行茶具組、祖父遺留的應該是朱泥壺吧(右上後)、側提把瓷壺、龍泉青瓷、景德鎮瓷、還有各式蓋碗...

  以上這些器具有些是家中本來就有,有的是長輩遺留之物、贈品,還有不少是自己學習、練習而入手的器具。

  我從初學者,再來到實踐者,如果有人問我:「對於剛要開始學習品茶、茶藝的人來說,你會推薦怎樣的茶具?」我現在會回答:「品鑑杯,或是蓋碗!

好的「開局茶具」關鍵是?

  玩遊戲都會有一個新手村時期,也都會選擇一把入門武器來使用,開局選到好武器,會讓你一帆風順到後期。

  那對於剛進入「找茶世界」的玩家來說,選一把好的「開局茶具」,品茶、找茶不杯具!

  我個人在實踐「品茶」「茶席藝術」「茶生活」這文化的經驗,我體會到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就是:對每一款茶湯的感受、品嚐茶的滋味。

  畢竟對初學者來說,佈置一場優美的茶席是高階副本,需要美感以及技術的練習累積經驗值,所以茶席用的許多器具,並不是初學者要馬上入手的物品,例如建水、茶道六君子、紫砂壺、桌巾、花器械、茶寵…。

  不管是自己喝茶,或是準備茶席要分享茶給親朋好友、賓客,最重要的都是要能夠讓大家喝到好滋味好感受的「好茶湯」。

  所以對於剛接觸品茶文化、茶席文化、喝茶生活的新手來說,我只推薦品鑑杯跟蓋碗這兩個器具作為新手入門的茶具來使用。

推薦品鑑杯的三個理由

評/品鑑杯組

評/品鑑杯組

第一、標準化

  這在我上一篇文章就有提到,杯子的標準容量就是150毫升,搭配的是200毫升的碗。是所有目前茶葉比賽所公認的標準化容量。

  泡茶有許多的條件會影響茶湯的表現,唐朝《茶經》就有提到從水質、溫度、容器材質…都會有對茶湯滋味產生影響。

  標準化的做法是用:攝氏100度的沸水、三公克的茶葉投入150毫升白瓷品鑑杯(茶水比1:50),球形茶時間六分鐘條形五分鐘為統一標準泡法。

  有一個標準化的器具,能夠幫助初學者跟其他的喝茶人有一個標準化的出發點,能夠更好的來做茶湯滋味的感受交流,平常自己買茶、試茶,也能透過品鑑流程,來找出自己喜歡的茶湯風味。

第二、好觀察

  上一篇文章也提到因為是白瓷的材質,所以在觀察茶湯的水色還有葉底的顏色,比較不會被週遭的顏色給干擾。

  例如桌子的顏色可能是跟綠色是互補色或者是相似色,都會影響對茶葉、茶湯的觀察。以白色為一個基底的顏色,讓大家在觀察顏色的差異會比較方便,同時也呼應上述的標準化,讓各種茶葉、茶湯都有一個相同的標準來做比較。

第三、好上手

  比起紫砂壺或者是各式蓋碗,品鑑杯已經標準化、量產化,所以是相對便宜的茶具產品,目前我自己查詢過的市價大概落在新臺幣120到250之間,對於還沒擁有任何茶具的初學者來說,絕對是非常親民的價格。

  品鑑杯還有一個杯耳,比起蓋碗來說,更不會有燙手的疑慮存在,對於新手真的是非常容易進行直覺操作。目前我自己買過兩個品鑑杯,一個直接標示略有瑕疵,但完全不影響功能跟表現,價格也是我搜尋到目前最便宜的,分享給大家。

參考我自己買過的商品:一席茶具

推薦蓋碗的三個理由

三才蓋碗

三才蓋碗

第一、有故事

  我會推薦蓋碗,因為它是有文化、有故事的器具,至少在明清之後,蓋碗是非常盛行的泡茶器具之一。在清宮劇、古裝劇,你一定可以看到達官貴人在喝茶的時候,會用蓋碗輕啜幾口,或是憤而摔碗的畫面。

  近期在抖音、YouTube上面也看到蠻多用蓋碗「做表演」的短片,例如這個頻道:一步•知窯。我個人是對這種花裡胡俏的技法不以為然,畢竟產生了一些浪費,感覺蠻不尊重製茶人的心血,所以我個人是不推薦這樣子的操作。

  說到文化,蓋碗有三個部件組成,分別是碗蓋、碗身以及托盤,對應到「天」「人」「地」三才,所以又稱「三才蓋碗」。其他蓋碗的文化故事,有時間我會再整理一篇文章來跟大家做分享。

第二、多功能

  我在這裡會推薦的理由有一個多功能,並不是說這個蓋碗非常神奇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而是要表達:蓋碗可以是一個人喝茶的器具也可以是多人分享、辦理茶席的器具,甚至在佛堂供桌上,蓋碗也常常作為供奉茶水的器具

  前面提到的清宮劇中,那些王公貴族坐在堂上品茶的畫面,就是非常典型一個人品茶的應用,我們有請甄嬛給我們做示範。

取材自網路

取材自網路

  比起品鑑杯,蓋碗的造型多樣且優美,上面還可以有很多的紋樣繪畫,能夠跟朋友分享茶湯的時候順便做器物的鑑賞、茶席擺設的搭配…等。

與友人喝茶的擺設

與友人喝茶的擺設

第三、練技術

  使用蓋碗泡茶分享給別人喝,是存在一點點技術在裡面的。例如怎麼樣使用蓋子擋掉大部分的茶葉出湯、怎麼樣拿取蓋碗比較不容易燙手。

  經過練習,動作會非常的優雅好看,如果連蓋碗都能操作得當,那使用其他壺具動作就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畢竟蓋碗是沒有提把或者是提耳,完全靠手指的靈活抓握,來保持操作的穩定。

  我在泡茶技術的實踐心得,對於有心想要朝茶席佈置的茶藝之路精進,使用蓋碗做練習,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結論

  對於想要進入品茶世界的新手來說,非常建議「多看」、「多問」、「少買」這個三個原則。因為有可能因為不懂而浪費了許多冤枉錢在器材上。如果說自己很願意投入,完全就是想要當學費的話,那我沒意見。

  真的要給新手建議,家中有長輩留下來的茶具可以先拿起來用用看。如果說家中沒有任何一樣茶具,那品鑑杯是非常值得推薦入手的器具,它可以幫助你建立標準化的茶湯,讓你更專注在茶湯滋味的感受上。

--
這裡是肥龍的生活沙龍-文化生活體驗【找茶筆記】,我會與你分享我喝茶找茶的心得與筆記,讓生活多點不一樣的文化體驗樂趣。



avatar-img
56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肥龍的生活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網路上看到有風味盲測的問卷,就手癢填寫了表單,2/17寄到i郵箱,今日才去取貨開測。   古人說「良藥苦口」,雖然這兒茶素讓茶味苦澀,卻是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功效,最常聽到就是「抗氧化」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喝茶可以很隨性,也可以很有儀式感,端看是在怎樣的時空條件,選一個最方便的模式,體會茶在不同水溫、水量的呈現,體會生活滋味的變化。
最近練習品鑑了兩款茶葉。 來啦,我要看到血流成河!修旦幾勒,我們文明一點,好好感受一下這兩款的不同就好了。 畢竟喝茶感受很主觀,不必真的要找碴啦。
今天要來開箱品鑑的是前世杉林溪,相關的廣告介紹,有興趣的可以上他們的網站查看。 老樣子,這篇不是業配,都是我自己生活中找茶的經驗分享,歡迎討論交流。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喝茶就喝茶還搞噱頭!? 綠茶就綠茶,真的會有高粱的氣味嗎?抱持這樣的疑惑,在網路上嘗試購買茶包回來試試,結果一試成主顧。 來看看我的實際體驗吧!
  在網路上看到有風味盲測的問卷,就手癢填寫了表單,2/17寄到i郵箱,今日才去取貨開測。   古人說「良藥苦口」,雖然這兒茶素讓茶味苦澀,卻是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功效,最常聽到就是「抗氧化」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喝茶可以很隨性,也可以很有儀式感,端看是在怎樣的時空條件,選一個最方便的模式,體會茶在不同水溫、水量的呈現,體會生活滋味的變化。
最近練習品鑑了兩款茶葉。 來啦,我要看到血流成河!修旦幾勒,我們文明一點,好好感受一下這兩款的不同就好了。 畢竟喝茶感受很主觀,不必真的要找碴啦。
今天要來開箱品鑑的是前世杉林溪,相關的廣告介紹,有興趣的可以上他們的網站查看。 老樣子,這篇不是業配,都是我自己生活中找茶的經驗分享,歡迎討論交流。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喝茶就喝茶還搞噱頭!? 綠茶就綠茶,真的會有高粱的氣味嗎?抱持這樣的疑惑,在網路上嘗試購買茶包回來試試,結果一試成主顧。 來看看我的實際體驗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處,時間短了,茶沒有入味,淡了;時間長了,入味太濃,苦了。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手沖壺選購攻略:如何選擇咖啡壺與沖泡技巧 手沖咖啡是一門藝術,而手沖壺則是這門藝術中的重要工具。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沖壺,可以顯著提升咖啡沖泡的體驗和咖啡的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手沖壺的種類、選購指南、使用方法、保養技巧,以及手沖咖啡的沖泡秘訣,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手沖壺。 什麼是
手沖咖啡壺:精確沖泡的方法與選擇指南推薦 手沖咖啡壺(Pour-Over Coffee Kettle),作為手沖咖啡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僅是沖泡過程的主角,更是決定咖啡風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手沖咖啡壺的種類、功能、選擇指南以及市面上的幾款熱門產品,為咖啡愛好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參考。 一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前言 手沖咖啡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合適的工具來實現完美的風味。本篇指南將帶您深入了解各種手沖咖啡工具的種類、功能及選購技巧,幫助您從新手變成沖煮達人。無論您是剛開始探索手沖咖啡的魅力,還是尋求提升沖煮技巧的進階玩家,本篇文章都能提供實用的建議與品牌推薦,讓您的每一杯咖啡都達到專業水準。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處,時間短了,茶沒有入味,淡了;時間長了,入味太濃,苦了。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手沖壺選購攻略:如何選擇咖啡壺與沖泡技巧 手沖咖啡是一門藝術,而手沖壺則是這門藝術中的重要工具。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沖壺,可以顯著提升咖啡沖泡的體驗和咖啡的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手沖壺的種類、選購指南、使用方法、保養技巧,以及手沖咖啡的沖泡秘訣,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手沖壺。 什麼是
手沖咖啡壺:精確沖泡的方法與選擇指南推薦 手沖咖啡壺(Pour-Over Coffee Kettle),作為手沖咖啡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僅是沖泡過程的主角,更是決定咖啡風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手沖咖啡壺的種類、功能、選擇指南以及市面上的幾款熱門產品,為咖啡愛好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參考。 一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前言 手沖咖啡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合適的工具來實現完美的風味。本篇指南將帶您深入了解各種手沖咖啡工具的種類、功能及選購技巧,幫助您從新手變成沖煮達人。無論您是剛開始探索手沖咖啡的魅力,還是尋求提升沖煮技巧的進階玩家,本篇文章都能提供實用的建議與品牌推薦,讓您的每一杯咖啡都達到專業水準。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