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月5/8─從《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呼吸1933年柏林的空氣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德國原無足掛齒,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歌德(Goethe, 1749-1832)


  本書撰於1939年,卻在過了61年,於作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過世後隔年的2000年才首度出版,其副標題為「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本書的重要性在於,不同於一般史書重於二戰或二戰後的德國,哈夫納以一位法院實習法官、居於柏林、雅利安人的平民(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有一方為猶太人,即為「非雅利安人」。納粹黨員甚至要祖先直到西元1800年都沒有猶太血統才算),第一線的記錄下自身與身邊的人們,在經歷一戰(1914-1918)、結束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建立威瑪共和國(1918-1933),到結束威瑪共和國建立納粹德國(第三帝國,1933-1945)之間,德國平民們的反應與改變。現在就讓我們回到1914-1933年一戰後至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上台時的德國,呼吸那逐漸沉淪的空氣。


兒童的反應是值得注意的


  1918年的十一月革命(Novemberrevolution),又稱「德國1918年-1919年革命」使帝制(德意志帝國1871-1918)被推翻及建立威瑪共和國。同時亦促成民族主義納粹黨的崛起。納粹黨全稱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SDAP於1920年成立,前身為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DAP,希特勒於該年9月入黨。此前希特勒於德國軍隊擔任下士,1918年還因敵軍的毒氣攻擊而身受重傷,並一度失明,直到一戰結束後才痊癒出院。革命雖然最終帶來了和平與自由,實際上卻幾乎讓全體德國人都只留下了一片灰暗的回憶。哈夫納回憶當時才11歲的他:「1918年的革命,並沒有改變我們的現實人生(即日常生活),只是讓它繼續無聊下去,可是卻為我們的幻想提供了極為豐富,而且用之不竭的素材。」、「能夠使生命充滿緊張和刺激,讓日子變得多彩多姿的,就是那些個別的軍事行動。」


沒有貧富差異的社會


  一戰後,德國與協約國(法美英義日)簽訂凡爾賽條約(1920年1月生效),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於是,德國開始大量印鈔並購買外匯以支付賠款,卻進而引發馬克急劇貶值。1923年11月馬克一度對美元匯率以4.2兆:1收場。導致積存的小筆零用金與巨額財富之間不再有差別。如此改變了當時的消費習慣,如哈夫納的父親是名公務員,當時一領到薪水便馬上全部拿去購買當月所需的所有物資,因為過沒幾個小時匯率又不知將漲多少。此時不再區分貧困與富裕,不管多富裕都跟沒錢差不多。德國於1923年發行暫時貨幣「地產抵押馬克」(Rentenmark),取代「紙馬克」(Papiermark)(1比1兆),並於1924年發行新貨幣「帝國馬克」(Reichsmark),以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另戰勝國於1929年採行「楊氏計畫」(Young Plan),重新規範德國賠款時間表,德國的鐵路及中央銀行才不再受外國管轄,得以恢復經濟主權。


自由的私人生活不是自然而然的


  威瑪共和國的史特雷斯曼(Gustav Stresemann, 1878-1929)時期,係稱史特雷斯曼於1923年擔任德國總理,後來從該年到1929年擔任外交部長的這6年期間,哈夫納視為是真正的和平時期,因為其在位期間的戰亂減少、經濟復甦。然而,哈夫納卻認為,和平反而使一整個世代的德國人都不曉得該如何處理「自由的私人生活」(當時要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依據的非智力而是是否懂得什麼叫做個人的生活)。當公共事務失去刺激性以及個人重獲自由時,反而奪走了生活的內涵,帶來空虛和無聊。於是,人們開始藉由酒精、迷信、大規模群眾集會來達到解脫。如期間維持了約3年的「體育病」,以刺激的競賽延伸過去的戰爭遊戲。然而,德國人好戰的天性並未宣洩出去,反而正在蓄勢待發。史特雷曼時期雖然和平,亦是缺乏同情心、沒有崇高理想、無人對自己的志趣具有充分信心的時代。


法治的背後是人治


  1929-1933年間爆發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1930年布呂寧(Brüning, 1885-1970)臨危受命擔任總理(1930-1932),同年9月納粹黨在國會大選中獲得107席,成為國會第2大黨(第1大黨為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在577席中獲得143席)。興登堡(Hindenburg, 1847-1934)總統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為總理。2月28日興登堡總統簽署「護民衛國行政命令」,德國從此進入戒嚴狀態(持續到12年後納粹政權戰敗為止)。經濟大蕭條期間,各政黨未擁有國會過半數席次、內閣更迭、議事立法效率不彰。1933年改任國會議員的布呂寧,贊成《解救人民與帝國苦難法》(Ermächtigungsgesetz,簡稱《授權法》),同年3月23日,通過了需2/3國會議員同意的合法修憲程序。至此,一部架空憲法、容許希特勒政府不需議會同意可逕通過任何法案的法律就此成形。同年便取消了個人的言論自由以及通信和電話的秘密(政府有權對任何講述那些駭人聽文事件的人士進行嚴厲懲罰,即使講述的地點是在自己家也不例外)。同年3月下旬最初的集中營成立,首批囚徒包括左派議員、左翼文人,以及納粹不喜歡的醫生、官員和律師。


  1933年3月一共帶來4樣東西,分別是:恐怖措施、慶典和慨慷激昂的宣言、變節行為、集體崩潰(千百萬人同時發生了精神錯亂的現象),最後製造出堅不可摧的納粹政權。然而,為何當時沒有人民出來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一切彷彿集所有偶然於一時,如同起司理論(Swiss Cheese Model)般的發生了。納粹其實沒有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當時德國人的集體軟弱、精神錯亂與僥倖的心態。


  集體軟弱:畏懼,與其被圍毆,那麼倒不如跟著他人一起揍別人。哈夫納認為,自豪、自尊、自信及自重這些都是當時德國人所欠缺的。一切都發生在半麻醉的狀態下,如將謀殺的行為比擬成不良少年滋事,將自己所受的屈辱及道德的淪喪視為不痛不癢的小插曲,合理化為運氣不好而已。於是,大家都繼續過著正常的日子,並從每日的例行公事中帶來安全感與生命的延續。然而,人們每天又確定,過去的那個世界又多消失了一塊、又向下沉淪了一些。


  集體精神錯亂:對於食足飯飽的人,比較不容易被夢想和幻覺所吸引。而在經濟大蕭條食不足飯不飽的情況下,人民自然容易被洗腦。於是,群眾對跟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物產生強烈的反應,而惟有異乎尋常的人物才有可能被絕對的愛幕或絕對的仇視。希特勒便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成為了德國當時的偶像。


  集體僥倖的心態:當時哈夫納亦一廂情願的認為,凡事都會在千鈞一髮之際「自動」撥亂反正。因此完全不把納粹放在心上(這也是當時納粹對手的普遍態度),這種態度當時幫了納粹很大的忙,因為根本沒有人想到萬一出現了最壞的狀況,該如何加以制止(即便《授權法》違反《威瑪憲法》自由民主、權力分立的意旨,但其消極的審查機制卻無力裁定《授權法》違憲)。保守反動派人士當初慫恿興登堡總統讓希特勒組閣時,心中正是打著如此的如意算盤,認為希特勒政府將會如威瑪共合末期的其他內閣一樣,在極短時間內就灰頭土臉下台。


  最後,哈夫納以自己在國家中級文官考試中參加的「世界觀教育」營隊為例,談論自己落入了「同志般團體生活」的陷阱,彷彿營隊即是縮小版的「第三帝國」。在營隊中,「同志們」就是他的良心,他只要跟著他人做同樣的事情,即可豁免一切罪責。在營隊中,亦無需集體的智力,因為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討論。「討論」染上了「唱衰」或「找麻煩」的色彩。如此心智的怯懦與團體生活的虛偽,讓榮譽感與自尊心,都逐漸受到侵蝕,使得之後只要看見會擾亂集體滿足感的事物,便會出於本能地一概加以忽視。


  綜上,從歷史中,我們能夠學到的,不是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因為事件與事件之間的時空環境早已不同,如推翻第一帝國與推翻第二帝國的情境與方式早已全然不同。歷史亦不在於究責,如在集體軟弱、精神錯亂與僥倖的心態下,施暴的一方沒有兇手,受難的一方則無烈士。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如何面對歷史、思考歷史,進而讓我們成為有「歷史感」、用行動改變的人。改變從來不是自然而然的,如同「自由的私人生活」不是自然而然的,背後都有人曾努力、冒險過。


  本書傳達的核心概念在於,一般閱讀歷史的時候,人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即史學家不過勾勒出事件的輪廓而非本質。真正稱得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和決定,是發生在那些無明小卒之間、來自於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平民百姓內心。透過平民百姓在面對社會變遷時,記錄下第一手觀察、記錄當下產生的真實情感(書信往返、意見、甚至兒童的反應等表達),如此才完整地描繪出形成希特勒「第三帝國」的可能性條件。當一個理念連兒童都可以理解時,那麼它便有產生具有歷史意義推動力的可能,若兒童在腦海中形成既幼稚又瘋狂的想法,當此觀念根深蒂固,長大後便可能就成為他的「世界觀」進而影響社會。我們都是歷史意義的一份子,共同感受、見證並創造歷史。


Ps:哈夫納說:「我的朋友差不多都走光了,要不然就不再是我的朋友。」到底選擇離開的人有無責任?而選擇留下卻將目光移開的人亦有無責任?關於戰後責任的檢討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2020/10/25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關於寫字,早在還沒有部落格之前的國中階段,就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這習慣持續到大學後逐漸被部落格、FB取代。而第一次寫詩(還有第一次畫連環漫畫)則是在更早的國小階段,那時甚至還不知道有新詩,所以寫得都是對仗的唐詩。至於第一首新詩,則是在高中時參加文學營,為了交作業硬著頭皮寫的,內容寫了些什
  本書原書名為《Ce qu'aimer veut dire》(愛,是什麼?),台灣卻譯為《哲學家傅柯的公寓》,原先還以為是一本介紹傅柯公寓的書,甚者期望能夠在文中看見傅柯研究權力的哲學思想及其書寫與生活的關係。然而,本書卻成了我閱讀的第一本同志文學。   作者馬修‧藍東(Mathie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歡慶第200篇評論的誕生,特別規劃了「百大評論計畫」成果展三部曲,即日起陸續刊出。百大評論計畫の大數據:1.時間:2016年1月30日~2019年7月28日。2.第1篇評論〈關於藝術治療〉,第200篇評論〈台灣文學不必復興,因為一直都在〉。3.200篇評論,歷時1,276天,平均6.38天一篇評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幾經溺斃,終於上岸,成為了林建業、陳其寬與修澤蘭建築師中央大學的學弟(當年的中央大學建築系後來成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建築系與東南大學建築系)。有關哲學研究所在職班的生態,可詳筆者先前拙著〈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的生態─從擔任班代談起〉(下方連結)。本篇除了分享畢業的喜悅,身為本班(105年入學)
  關於寫字,早在還沒有部落格之前的國中階段,就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這習慣持續到大學後逐漸被部落格、FB取代。而第一次寫詩(還有第一次畫連環漫畫)則是在更早的國小階段,那時甚至還不知道有新詩,所以寫得都是對仗的唐詩。至於第一首新詩,則是在高中時參加文學營,為了交作業硬著頭皮寫的,內容寫了些什
  本書原書名為《Ce qu'aimer veut dire》(愛,是什麼?),台灣卻譯為《哲學家傅柯的公寓》,原先還以為是一本介紹傅柯公寓的書,甚者期望能夠在文中看見傅柯研究權力的哲學思想及其書寫與生活的關係。然而,本書卻成了我閱讀的第一本同志文學。   作者馬修‧藍東(Mathie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歡慶第200篇評論的誕生,特別規劃了「百大評論計畫」成果展三部曲,即日起陸續刊出。百大評論計畫の大數據:1.時間:2016年1月30日~2019年7月28日。2.第1篇評論〈關於藝術治療〉,第200篇評論〈台灣文學不必復興,因為一直都在〉。3.200篇評論,歷時1,276天,平均6.38天一篇評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幾經溺斃,終於上岸,成為了林建業、陳其寬與修澤蘭建築師中央大學的學弟(當年的中央大學建築系後來成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建築系與東南大學建築系)。有關哲學研究所在職班的生態,可詳筆者先前拙著〈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的生態─從擔任班代談起〉(下方連結)。本篇除了分享畢業的喜悅,身為本班(105年入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介紹的是自我分析, 作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文中分析了各種情緒反應,讓讀者理解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勢必會出現的某種反應,有些情緒是從小在家庭中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有些情況會讓我們有移情作用。解剖自我的內心,了解是什麼原因會驅使我們做某些行動。
Thumbnail
適才看到有人讀了新出的中文譯本《班雅明傳》,摘錄書中內容:「短短幾個月內,德國流失了它的作家、詩人、演員、建築師、畫家、導演和教授。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有過這樣的文化大失血。」我對這句話沒有任何意見。不過這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事情: 有的,在班雅明從德國流亡以前,不久前有另一個國家遭遇過同樣的文化悲劇。
《生命之歌》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偉大作品。這本書描述了人生的殘酷和諷刺,並呼籲人們用善良和理性面對命運的意外。赫曼·赫塞的二元對立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深入淺出。推薦大家閱讀,作為瞭解赫曼·赫塞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每天都會見面,多月來她從未向羅力軍官說過任何一句說話,現在她只能說:「再會!」也是她唯一的一句說話。
09/13/2015 從善如流   婆婆媽媽們對於傳統市集的敏銳,是不需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來輔助的。 前一個點,短暫的停留,就有團員發現了數百公尺外的一個傳統市集。 回來集合後,興奮的跟我敍述著,在市集中的所見所聞。   原本下一個點要去參觀歌德的故居,講講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Thumbnail
現在時間是晚上的八點43分,氣溫不冷,大概5度,而陪我寫字的音樂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大提琴奏鳴曲。雖說在德國無法擁有在台灣的年節氣氛,但和朋友一起煮飯、吃飯、聊天,即使是平時一個人每天做的事,只要和朋友一起,感覺就會特別不一樣。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
Thumbnail
本書介紹的是自我分析, 作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文中分析了各種情緒反應,讓讀者理解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勢必會出現的某種反應,有些情緒是從小在家庭中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有些情況會讓我們有移情作用。解剖自我的內心,了解是什麼原因會驅使我們做某些行動。
Thumbnail
適才看到有人讀了新出的中文譯本《班雅明傳》,摘錄書中內容:「短短幾個月內,德國流失了它的作家、詩人、演員、建築師、畫家、導演和教授。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有過這樣的文化大失血。」我對這句話沒有任何意見。不過這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事情: 有的,在班雅明從德國流亡以前,不久前有另一個國家遭遇過同樣的文化悲劇。
《生命之歌》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偉大作品。這本書描述了人生的殘酷和諷刺,並呼籲人們用善良和理性面對命運的意外。赫曼·赫塞的二元對立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深入淺出。推薦大家閱讀,作為瞭解赫曼·赫塞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每天都會見面,多月來她從未向羅力軍官說過任何一句說話,現在她只能說:「再會!」也是她唯一的一句說話。
09/13/2015 從善如流   婆婆媽媽們對於傳統市集的敏銳,是不需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來輔助的。 前一個點,短暫的停留,就有團員發現了數百公尺外的一個傳統市集。 回來集合後,興奮的跟我敍述著,在市集中的所見所聞。   原本下一個點要去參觀歌德的故居,講講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Thumbnail
現在時間是晚上的八點43分,氣溫不冷,大概5度,而陪我寫字的音樂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大提琴奏鳴曲。雖說在德國無法擁有在台灣的年節氣氛,但和朋友一起煮飯、吃飯、聊天,即使是平時一個人每天做的事,只要和朋友一起,感覺就會特別不一樣。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