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8|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PBL的好專題~學校碳權交易所

很多學校都有園遊會、市集,但對於賣什麼東西,常會引起社會與家長的討論;也有很多人不認同「把夜市搬到校園」的作法。

最近永續影響力興起,如果要讓學生探究真實世界、實踐所學,園遊會倒可轉型為「碳權交易所」;尤其再結合PBL「專題導向學習」來進行,更具意義。

第一個步驟是,各班先進行「碳盤查」,可以先從冷氣、水電的碳排計算開始,其實都是加減乘除而已。

再來是各班開始做「碳匯」:例如實施海洋教育可以算「藍碳」;食農教育則可獲得「黃碳」;養盆栽、種樹植草則核給「綠碳」。

至於碳量的認證與匯率的折算,如果沒有國家標準,可以學校自訂。而如何制訂則又是另一個PBL的好主題。

經過每月、每季的統計後,到了期末,就來個「碳權大市集」。學校可以依年級訂定碳排標準,以及各種碳匯指標。多的就可賣出;不足的就須買入,班班運用「碳抵銷」達成「碳中和」。當然還可配合各種折扣、預付、訂閱優惠,增加難度。

因為「班班有冷氣」,所以要「校校做減碳」。減碳不只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文化,需要融入課程教學,落實在日常。有興趣的學校可以先行,如果校校都有「碳權交易所」,永續觀念更能深植人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