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懷念的聲音:思考疫情下的社會改變

從爆發的五月到現在的七月已經好一陣子,許多習慣在潛移默化之中被改變得徹底,遠距上課上班都是大轉變。最近我才發現,有一些過往的日常,已經被擱置許久,和自己獨處時才觸電般的驚覺到。

我好像很久沒有跟人講話了。

並不是說同住家人不是人,那未免也太像恐怖片。所謂沒有和別人講話,是指陌生人,像是離開捷運車廂跟別人說借過,在高鐵車廂聽到隔壁的乘客講電話,在便利商店跟店員短暫的交流。比起跟別人講話,更精準一點應該是聲音。

陌生人的聲音。

不是電子設備經由耳機或音響發出的聲音,是確實的親耳聽到別人的聲音,是聲音的辨識度弱化嗎?現在的生活好像少了很多聲音,或是說,生活缺少不熟悉的聲音,因為被限制在屋子裡面,聽到的東西大同小異,冷氣運轉、家人的聲音、耳機傳來的音樂(甚至聽來聽去都差不多),隔壁小孩的哭鬧、還有夏季的蟲鳴。

我懷念複雜的聲音,在一堆聲音中刻意去找到自己想聽的,有人會說是不是不習慣安靜。其實並非如此,吵雜的環境經常讓人頭疼,但寧靜與吵鬧是某種程度上的相對,沒有被尖峰時刻製造的吵雜狠狠揍一頓,還真不明白夜深人靜的輕鬆感。

現在過分安靜讓人感到害怕。

很想趁著現在聯絡一些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是朋友,有時候會懷念他們的聲音,但因為已經好幾年,聲音變了可能也不清楚,只能靠著社群軟體的通訊錄聯絡,電話接起來可能是陌生的聲音,但我現在好像需要這種陌生的聲音,果然人還是很難獨自生活,光譜的兩端必須平衡,往兩端傾倒並非好事。

不管是垃圾話也好,討論未來會如何、過去發生什麼事也好,總覺得要挑一些時間跟別人交流。不用太多人,那會顯得不夠深入,而淪為無異議的客套。我想重新找回某些友誼,或許嘗試過後還是煙消雲散,但至少嘗試了,不會覺得可惜。

我認為很多事情無法避免地必須與人交流,說話就是其中一項,在忙碌的生活中,快速追趕與吸收,還沒消化又吞進更多資訊,的確需要留給自己時間,現階段的環境改變,我想要反其道而行,留一些時間給別人,讓自己有更開闊的思維。


做法就是從重新認識朋友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