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跨越國界的地方與人/物/種關係

在做論文study的時候,拜讀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萬尹亮老師的期刊論文《台灣另類食物運動的轉變:消費行動配置的觀點》及《從實作觀點看另類食農網絡如何形構永續生活》,探究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出對抗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追求食物在生產效率和市場利潤外的價值;而實作的觀點則強調不單只是購買行為,而是需要改變人們生活習慣、實作的方式。感謝食通信執行長燦如知道我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給了我機會參與這次萬老師的講座分享。

紅氣球 島知塾系列講座

紅氣球 島知塾系列講座

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

試圖探討公民組織如何藉由食物網絡建立更廣泛的社會網絡及公共參與。

可以發現東西方著重的點不盡相同,但大抵都是面對工業化大量生產的反身思考。

西方著重於對社會正義及環境永續的反省、全球化的對抗,如:北美對抗跨國農企、南美關注食物主權、歐洲則重視鄉村文化與區域發展。

東亞發展強調公民社會對食物系統的介入,重新連結生產與消費關係:戰後日本從農業現代化與食安問題開始發展,陸續從「提攜」制度、產地直銷,到農夫市集與地產地銷;台灣則自1990年代食安與環境運動,到2000年代自由貿易開放,關注消費社群、食農教育與另類市場。

越地方越國際,何為地方?

從地方與人/物/種關係,批判現代的消費主義社會,城鄉斷裂(break)、人們疏離及異質化、食物商品及工業化,整個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是斷裂的。

食通信藉由雜誌、書籍、文獻的方式生產了跨越國界的交流,越地方卻越國際。論述中的地方時常意指鄉村,鄉村是沒有資源的、是落伍的、是跟不上現代的。

鄉村能拯救都市的麻木嗎?

食通信扭轉了城鄉論述,城市才是那個需要被救贖的、無可救藥的笨蛋。而藉由這些關係的重新思考,期望能創造或建立出生產與消費間的「共感社群」。我們選擇如何思考地方,它就會是地方的模樣。邀你一起成為新食物圈的關係人口!

人類世

人類的發展仰賴各種物種,也造成了很多物種的移動與滅絕。人類世是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人類世有著眾多的說法,有人說是工業革命後開始,也有人認為是人類從遊牧轉為定居後,農業的出現才是人類世的開始。無論如何,我們注意到人類活動對環境改變的力道已遠遠大過於自然、土地自身的能動性。

食通信是對在地的一種邀請,邀我們重新思考全球連結的新可能

人類發展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在日益嚴峻的異常氣候下,凸顯了我們面對人、地、種的態度改變刻不容緩,從在地出發,日常實踐,還地球屬於它的明天!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幫我點個讚、愛心,

也歡迎追蹤我,希望能夠陪你一起學習與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社會企業的概念在台灣發展已有十年之久,卻難有一個定論。無論從社會或企業面向的角度出發,以社會創新的方式,創造人與環境與社會間的永續,或許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這裡分享我在成為社企人路上的所學所感,期待與你們分享社企的不同面向。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