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初,因為「社會參與」的課程,跟著研究所的小夥伴們一同來到位在桃園大溪的「思凡農園」,認識了創辦人崇軒,聽他娓娓道來農場的長遠規劃及期許。抵達農園的交通興許不甚方便,卻也不是什麼難抵達的地方,倒是像久久未歸的鄉下老家,私藏的一片靜謐,與簡單規整的植栽相佐,足以待上一整個下午。
崇軒是一名非典型社工出身,看著他熟練地處理農事及遍地的甜羅勒,你很難想像他過去並沒有從事農業的經歷。他熱切地與我們分享這塊農園的故事,像宣告天職一般。
社會性農場,又叫做 Social farming,在歐洲還有許多不同的稱法及樣態,但在國內尚未有太多人瞭解或投入,是一個充滿理想,卻值得探討的社會問題解方。崇軒說: 「社會性農場需要具備經濟自立、社會福祉和友善環境,三位一體。」,簡單來說,提供農事體驗、食農教育等服務讓社會相對弱勢的族群獲得綠色照護(Green Care),讓他們在掉落出社會安全網之外前,就先接住他們。提供療育、教育、社會復建以及就業機會等不同面向的功能。
社會性農場有著社會企業的精神,在臺灣為何沒有廣為推展? 想必是在執行層面有一定的難度,從能力面向來看,鮮有兼具社工與農業跨領域專業的人才,還可以回到最基本的經濟面來看,若缺乏可持續性且有效的商業模式,如何支撐起維運一個農園的經濟壓力? 又好不容易產出的作物,要如何找通路販售?是否需要加工、包裝、運輸? 日常農事的經營人力在哪? 欲擴大宣傳活動及品牌的行銷問題...等,皆已經是創業等級的問題了。
雖然說社會性農場的概念離現實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我總覺得會是柳暗花明。資本主義雖佔領資源、侵蝕著空間,但我們學會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注重永續生活、糧食自給,國外也有發展成功的社區案例(美國西雅圖 Beacon Hill 社區, Jacqueline Cramer 創立的 Beacon Food Forest),再不濟,還可以跟企業ESG專案合作,不急於一次到位,善用政府、民間、校園等資源,相信實現「自給自足」的助人事業亦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