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2024-03-23


  我發現我有時候不自覺地在看書。我的意思是,我沒有在看書,但我讀到了本來被收錄在那「以紙張製成的實體出版物」裡面的文字。那可能是「Readmoo閱讀最前線」的「好書秒讀」、「關鍵評論網」的「精選書摘」、或其他沒那麼讓我記憶猶新的平台,由他們的編輯群節錄了書本中,他們認為足夠精彩到值得放上網路的一段。


  而且,在茫茫的資訊之中,我還真的將這些連結點開了。



  這件事有其作為好事的一面:我會看到一些我本來沒有想過要去看的書的內容。如果那特別令我印象深刻,我可能會記起書名,或去查查作者的寫作背景,理解那篇文章是出自怎樣的脈絡,學習到一些本來沒機會學到的內容。


  但它也有令我感到可怕的一面:那篇文章--或更多時候,它甚至只是半篇不到的文章--就這麼地被掐頭去尾,換上一個本來不存在的標題,成為眾多網路文章中的其中一篇,或者說,成為網路這本非理性「大書」中無足輕重的一頁。



  從幾個月前開始,許多國內外YouTuber都意識到了自己所處的產業正在面臨的困境--在短影音時代,閱聽人開始逐漸只會看到內容,不再看得見創作者。譬如,即便是那些能夠朗朗上口唱起「我姓石」、能夠信手拈來跳出「科目三」的人,幾乎也沒人能夠說出那是誰的歌、風潮最開始是由哪個創作者帶來的。


  這是平台要的。因為創作者隨時可能因為任何個人理由停止創作,無論是累了、病了、遭遇變故、因炎上而被取消,或僅僅是不打算繼續做影片。而一旦閱聽人接受娛樂的重心不在是創作者而是那些重複利用的模板內容。那任何一個人不存在也沒有關係。隨時,新的模板都在誕生,並且成千上萬的短影音網紅會立即爭相仿做。


  我意外且遺憾地發現,對吞噬一切的資訊利為坦而言,「書」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同。



  「知識的支離破碎」。在小組會議中,耶穌會牧師反覆提及這個問題。這讓物理學家費曼感到困惑與格格不入,那場在美國長島舉行的跨領域研討會中,似乎只有自己聽不懂那些專有名詞,不知道牧師、教士、法律學者、歷史學者們在說些什麼。


  在仔細的解讀和思考之後,費曼感覺,這些人似乎正在努力把一些單純的東西說得很複雜--譬如所謂「社會區域的個體份子常常透過形象化的、符號化的管道獲得資訊」,不就是「大家都閱讀」嗎?於是費曼得出了一個結論,不是「或許有些重要的理解方式是我的專業訓練中未曾包含的」,而是:「會議中有很多笨蛋--經過偽裝的笨蛋」。



  我去年已經藉這個故事聊過一些關於人文學科的議題了,這裡就不重複去說。而之所以當時會知道這個故事,不是因為我終於讀了那本因暢銷而反覆再版的、費曼自陳「不是自傳,只是一些趣聞」的《別鬧了,費曼先生》。而是它也被裁切成了一個小片段,被以「理查・費曼:經過偽裝的笨蛋,讓我覺得很生氣」之標題名,夾在了網路洪流之中,碰巧地被我遭遇。


  結果是,它很好地體現了「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他死前三四十年遭遇的沒能聽懂的觀念,在他死後三四十年被由他自己書本遭遇的處境落實。而在這麼一段時間之後,我們這個時代所遭遇的,甚至不僅僅是如當時牧師擔心的那樣「失去了某種權威性的最高價值」;而是連能夠承載與再造的創作者都不復存在,文化散落一地。


  「作者已死」。不只是任何一篇文章的作者,而是連「作者」這個概念都不知不覺消失,剩下一罐罐康寶濃湯罐,並排、整齊。



  當然,我也需要不失禮節地替費曼做個造樣照句:「這不是知識,只是一些趣聞」。




延伸閱讀:

〈無用的學問〉

〈困難的詞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