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來研究糖尿病和亞斯症特質有沒有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昨天line表弟:「……之後如果你願意讓我諮詢的話,我諮詢你一下,看看是怎麼回事?身體的病不只是病而已,跟心、心靈、情緒、個性,甚至家族宿命都有關係。除了就醫,注意吃的、居住環境、運動之外,再用點別的方法,會更好的。」

 

傳出去,電腦按睡眠,出去,要去火車站搭火車。走在路上時,想到,我想諮詢他,是想知道他家的家族宿命,同時也是我家的。既然我想知道他家的,那我家的是什麼呢?之前有想到,但還沒有肯定是什麼?然後腦袋浮出了:「糖尿病和亞斯症有關係嗎?」叮咚,燈亮了,是喔!我來探究看看。

 

以亞斯症對於情緒、情感沒感覺的特性來說,跟胰島素對葡萄糖不起作用是很像的,是不是有亞斯症特質的人同時有糖尿病的機會比較高呢?

 

亞斯症的特質有很多,每個人具有的不一樣,每項的程度也不同,大概來說:

 

■對於情緒、情感感受不到,不只感受不到別人的,對於自己的也感受不到,或是有延遲的情形,需要一些時間才會想到;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

■人際關係不良,和人的相處不順利;

■異於常人的堅持,有時候是固執,很難改變;

■對於有興趣的事情會很投入,所以在某些領域會有成就;

■對於具體的東西和事情才能理解,抽象的不能理解,認為它不重要;

■看事情有侷限,不能理解全貌;

■資訊的連結不佳,學新東西時,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對於他人的解釋和說明不能理解。

……

 

我2016年在糖尿病確診時,第一個想到的是糖沒有被身體吸收,排掉了,浪費了,而聯想到我的付出沒有被人家取用,浪費了,所以趕快停止付出,也退出幾個團體。

 

我的血糖的情形起起伏伏。這幾年來,除了好好就醫、吃藥,注意醣量的攝取,蔬菜、蛋白質足夠,運動外,我陸續找到了幾個心、心靈上的原因,一一去改善它。

 

去年我感冒,中藥吃了5天,咳嗽沒減少,改去看西醫,在吃西藥的6天中,早餐的飯前血糖飆高到2百多,後來經過了10天,降到150,還是比我常常的130, 140高,

 

8/9回診時,醣化血色素超過7,醫師主張加藥,那就加,說是新藥。

 

根據之前的經驗,每次加藥,下降時間只有一、二個月。果然,8和9月飯前血糖下降到120多,對我來說是很好的。10月升高到130多,我很沮喪,又來了,真的只有效2個月。就這麼持續到11月中。

 

11/1回診,6.5。

 

11月中下降回120,我回想一下,那一陣子我去參加我之前學諮詢和自我療癒的同學研習班,發現了一些事情,想通了一些,然後飯前血糖跟著下降。我相信加藥後下降的效果只有2個月,因為2個月後又升高了,11月中再次下降是我因為做了一些事情的關係。

 

1/24回診,6.7,喔!除了飯前血糖之外,還有事情沒做好,繼續找,繼續做。

 

我從去年年中開始,低盪了5年的身心,情形好一點了,開始做點事,和人接觸,跨出了一些侷限和框架,又調整了許多事情,到現在(2024.3.23.)飯前血糖仍然沒升高,而且3月初開始,還少了一點,都是110多,真好,我在想,我什麼事情做對了呢?

 

最近的體悟是,這些發現和改變沒有做完的一天,對自己的覺察要敏感一點,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想的就快一點停止。一直將「胰島素對葡萄糖沒有作用」掛在心上,想想自己的身心或內在「什麼對什麼沒有感覺,沒有作用?」找到了就去做。

 

身體的病和心、精神上的情形是一樣的,同一個來源,同樣的原因。

 

反過來說

胰島素對葡萄糖沒有作用,

是在告訴我

我自己的身和心上,什麼對什麼沒感覺、沒反應、沒作用、沒溝通、沒交流,是隔絕的狀態,互不相關,那就要動手去改善它。

 

昨天最新出現的課題是:「糖尿病和亞斯症特質有些什麼相關呢?」

 

註:

這是我寫過的書摘:誰有「亞斯伯格症」?自己的成份有多少?


這位心理師的專長之一是亞斯

(2024.3.23.)


avatar-img
89會員
668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然安排的事情其實很多,不斷地發生,只是懶得寫。昨天的2件事比較明顯,那就來寫一下好了。   一、開始了想了很久的超慢跑   昨天吃完早餐,坐下來開電腦。開得有點慢,然後每個動作都很慢,甚至不動,幾分鐘後我決定重開機,將網頁和檔案都關掉,重開機,這是我這幾年碰到電腦很慢時的做法。   重
p.145 ●成為一段過程的意願   我要為這些摸索掙扎以成為自己的人,指出最後一個特徵。那就是:這些人好像寧可成為一段過程而不願只是個成品。當他開始進入治療關係之時,他會希望達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他希望到達的是「問題已獲解決」,或「工作甚有效率」,或「婚姻十分美滿」等等確定的終點。但在自由無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
p.140 ●信任自身的官能   透過治療而展現的第二種特徵,更難以筆墨研容。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會逐漸發現自身的有機官能是值信賴的,也就是說,人的有機體本身便是個很管用、很便利的工具,可在任何情境中,當下用以找出最合宜的行為。   人有時會面臨一些存在的抉擇,(舉例)一個人若經過了治
p.135 ●在體驗中發現自我   某位案主寫的:「……人要想的是怎樣自己弄出一個造型;但是零組件太多了,很不容易看出哪一塊該放什麼位置。有時你會放錯,然後放錯的愈多,你要調整它就得花更多的力氣,搞到後來,實在太累了,就覺得,管它去亂七八槽也比拼命在那裡抓著要好得多。然後你會發現,留在那裡的一
p.132 ●對感覺的體驗   關於上述的體驗,我還願再多說些。那種體驗實際上是在找尋自我的未知因子。我所試圖描述的現象,用任何方式都不太能輕易碰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成千個理由不讓我們充分體認我們自己的態度,我們的理由有來自過去的,有來自眼前的,也有內在於我們社會處境之中的。在當事
自然安排的事情其實很多,不斷地發生,只是懶得寫。昨天的2件事比較明顯,那就來寫一下好了。   一、開始了想了很久的超慢跑   昨天吃完早餐,坐下來開電腦。開得有點慢,然後每個動作都很慢,甚至不動,幾分鐘後我決定重開機,將網頁和檔案都關掉,重開機,這是我這幾年碰到電腦很慢時的做法。   重
p.145 ●成為一段過程的意願   我要為這些摸索掙扎以成為自己的人,指出最後一個特徵。那就是:這些人好像寧可成為一段過程而不願只是個成品。當他開始進入治療關係之時,他會希望達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他希望到達的是「問題已獲解決」,或「工作甚有效率」,或「婚姻十分美滿」等等確定的終點。但在自由無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
p.140 ●信任自身的官能   透過治療而展現的第二種特徵,更難以筆墨研容。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會逐漸發現自身的有機官能是值信賴的,也就是說,人的有機體本身便是個很管用、很便利的工具,可在任何情境中,當下用以找出最合宜的行為。   人有時會面臨一些存在的抉擇,(舉例)一個人若經過了治
p.135 ●在體驗中發現自我   某位案主寫的:「……人要想的是怎樣自己弄出一個造型;但是零組件太多了,很不容易看出哪一塊該放什麼位置。有時你會放錯,然後放錯的愈多,你要調整它就得花更多的力氣,搞到後來,實在太累了,就覺得,管它去亂七八槽也比拼命在那裡抓著要好得多。然後你會發現,留在那裡的一
p.132 ●對感覺的體驗   關於上述的體驗,我還願再多說些。那種體驗實際上是在找尋自我的未知因子。我所試圖描述的現象,用任何方式都不太能輕易碰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成千個理由不讓我們充分體認我們自己的態度,我們的理由有來自過去的,有來自眼前的,也有內在於我們社會處境之中的。在當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曾經外婆在確診糖尿病後,便少吃碳水化合物了。好朋友說,「她很聰明,知道不做什麼事。」 通常,我們都是立下目標,做這做那。那次短短對話,讓我收穫很大,原來,「不做什麼」也可以。而且可能更管用,雖然,要改變習慣其實也不比建立新習慣容易。 之前有吃宵夜短暫滿足的習慣,但會出現半夜醒來,而且胃脹
健康的身體如同你手上握有良好的產品。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上一次在診間昏倒後,醫生懷疑可能和我的血糖低有關係(因為當時所有數據中只有這項有問題),所以安排我去內分泌科檢查。接著一連串的檢查...
「為什麼是我生病?」我待的社群,問我們的是的一位擔心孩子的家長。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好幾次也是這樣的,對自己的病情感到難受。 那如果是對別人呢? 如果是我告訴別人的話,我會回答什麼呢? 「因為妳是不平凡的人,妳會比一般人多一層考驗,但妳會非常有同理心,而且是個很溫暖的孩子,這是社會很難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曾經外婆在確診糖尿病後,便少吃碳水化合物了。好朋友說,「她很聰明,知道不做什麼事。」 通常,我們都是立下目標,做這做那。那次短短對話,讓我收穫很大,原來,「不做什麼」也可以。而且可能更管用,雖然,要改變習慣其實也不比建立新習慣容易。 之前有吃宵夜短暫滿足的習慣,但會出現半夜醒來,而且胃脹
健康的身體如同你手上握有良好的產品。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上一次在診間昏倒後,醫生懷疑可能和我的血糖低有關係(因為當時所有數據中只有這項有問題),所以安排我去內分泌科檢查。接著一連串的檢查...
「為什麼是我生病?」我待的社群,問我們的是的一位擔心孩子的家長。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好幾次也是這樣的,對自己的病情感到難受。 那如果是對別人呢? 如果是我告訴別人的話,我會回答什麼呢? 「因為妳是不平凡的人,妳會比一般人多一層考驗,但妳會非常有同理心,而且是個很溫暖的孩子,這是社會很難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