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0|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大步邁向全球藝術市場蛋殼區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業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嘍?!

但是,根據非正式的打探,截至週四,台灣畫廊大都還在為原訂業績目標艱苦奮戰。照說台灣業者推出的都是精挑細選的出類拔萃之作,怎麼竟不受國際藏家關愛呢?

香港巴塞爾展場照(PTT Space提供)


翻看本屆香港巴塞爾的台灣參展畫廊推出的台灣藝術家名單,我發現絕大多數已故或年逾花甲,50歲以下的寥寥可數(附表一)以香港巴塞爾這種費用高昂、競爭激烈的一級戰場而言,業者推出知名且高價的作品,是打安全牌。但安全牌的風險,則是若藝術家已無法再出新作,曝光頻繁必然降低買氣。推介年富力壯的藝術家,好處在利於中長期佈線,藏家會更寄望於藝術家的藝壇與市場發展空間。業者如果有相當把握,不可能完全跳過不賣。但至少從台灣近年參展巴塞爾的名單來推估:台灣的年輕藝術家在頂尖國際藝術市場的被認可程度大有問題。

資料來源:各畫廊臉書



或許有人指責我的推衍太商業、太武斷。於是,我就又統計了香港藝術館、M+美術館、紐約MoMA、倫敦Tate、巴黎龐畢度中心歷來典藏哪些台灣藝術家作品。這裡的典藏對象,是涵蓋了作品與檔案二者,但排除了某些只辦過展演活動的案子(附表二)很悲哀地,附表內的藝術家以作古者為最多,絕大多數是六十歲以上,40歲以下只有一位張徐展。

資料來源:香港藝術館由柯人鳳提供,其餘由我依各博物館網站資料庫統計



說台灣的當代藝壇處於全球邊緣,大家應該不會否認。根據以上統計:台灣的年輕藝術家的國際發展前景,比起前輩還要更黯淡。而如果新世代的創作者是如此缺乏國際話事權,我們很難不擔心整個台灣的藝術產業在國際藝壇不會跌進蛋殼區。

很多人會把台灣藝術圈在全球的邊緣化立刻歸咎於「阿共的陰謀」。或許這個託辭在古早時代不無道理,但這十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扭轉,各國與此間藝術界的交流橫遭阻撓的狀況已經減弱了。何況,把什麽事都上綱到大國博奕,自己兩手一攤不盡其在我,既偷懶又不負責。這裡謹歸納一些我的觀察,供大家省思。

1 年輕創作者對繪畫的忽視: 經常追藝術展演的朋友會同意:台灣年輕藝術家的公開發表作品,屬於純繪畫的比例不高。尤其在雙年展、藝術節,簡直就是裝置、動力機械、聲光表演的天下。弄得兩屆前的台雙「禽獸不如」,策展人姚瑞中還特別闢出不小的繪畫專區,以示重視。但再次一屆台雙,繪畫又被壓縮回不起眼的地位。足證此間風氣如此。

創作媒材的多樣化固然可喜,但不容否認的是:即使到今天,全球藝術市場還是以繪畫居絕對的比重。國外當紅藝術家儘管流行多元、跨界的表現,但繪畫通常還是看家本領。這種媒材的偏移,反映在市場上的後果,是今天去畫廊看看,基本上繪畫展的藝術家,國外與國內的比例幾乎到了1:1的情勢。再扣除資深藝術家,年輕畫家在台灣藝廊的曝光度是不斷下滑。如果無法在台灣累積展覽資歷,就想直接出海亮相圈粉,當然很難。

2 壯年與年輕藝術家創作套路千篇一律:即使是非繪畫類的創作,在國際藝壇,特別是美術館,必然有一席之地。然而,此間年輕藝術家,甚至當紅的壯年藝術家,套路化幾乎是日常。有很多作品,尤其此間流行的所謂「研究型展覽」,很多就是看到題目,觀眾就猜得出來施作方法、論述、成品。例如原住民的作品展,大概的關鍵字,就是祖靈、長老、編織、記憶、離散、手做、古調、山林、田調,最後再把伊那(阿美族語的媽媽)換成其他族語,就可以生成作品。如果套路如此一致,那我們乾脆花二十分鐘用SORA就可自己做出一套聲光精彩的作品就好,而且絕對是獨一無二,毫無抄襲痕跡啊!

3 補助/獎項領導創作:近二十年來,公民營機構對藝術的補助與競賽獎金節節上升。但相較於藝術校系的擴張,投入創作的人數也不斷攀高。競逐補助與競賽,永遠是僧多粥少。但是主辦單位,尤其是政府,有其意識型態的偏好,直接反映在評審專家的延攬組成。於是,近十多年來,唱和主旋律的特定主題、論述、乃至特定同溫層的創作者,特別受到青睞,可想而知。然而事實上是,這個同溫層,退一萬步來講,至少與全球藝壇的動向是有距離的。我看了一下香港藝術館、M+美術館、紐約MoMA、倫敦Tate、巴黎龐畢度中心典藏的台灣藝術家,好像只有許家維得過台北獎與台新獎首獎。難道說只有台灣的學者專家獨具慧眼嗎?

Art Central 戶外裝置(陳亞昕提供)


4 藝術教育的矛盾:我們的藝術院校存在一些很妙的現象:比如:創作升等的教授可以當博導,卻無力指導論文--因為自己沒寫過--然後訂出超高級的發表點數門檻來折騰學生。這在對岸,是不允許的;大部份「純」藝術的教授對市場嗤之以鼻,不少還教學生鄙視市場與產業,美其名曰別向資本低頭--我就不懂:拿國藝會文化局補助不就是向資本與國家機器低頭嗎?等到學生畢業,拔「筆」四顧心茫茫,栖惶奔走糊口度日,還剩多少為藝術獻身的豪情壯志?

5 跟風跟風再跟風:一窩蜂在任何行業都會發生,唯獨在最講創意的藝術產業應該是天條。但我們的藝術市場,一窩蜂卻是行規。於是,奈良美智、六角彩子大賣,藝博會舉目即是台版大眼娃娃;Robert Nava流行,卡通怪獸就充斥畫廊;Banksy大紅,台版塗鴉街頭風就大行其道。這種跟風在過去或許能支撐久一點,但在網路時代,消費者只消多滑幾次手機,就能看透家底。更何況藝博會如此密集,只要國際畫廊帶來本尊亮相一兩次,山寨就很難再耍,於是業者/藝術家就再挑一個浪尖跳下去。這種招數玩下去,對藝術家的藝壇成就累積,決不會加分的。

以上雖為五點,實際上是環環相扣,互為因果。這裡不需要做學術論證,提出來也不奢望能拋磚引玉,我更不好倉卒提什麽辦法,只想奉勸所有台灣從業人員,尤其是年輕的創作者,Take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by。藝途迢迢,Miles to go before you(I)sleep!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