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93】擺脫思維盲區,全面升級思路--《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raw-image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程也是順暢簡單的。比如看到TED演講,便覺得要準備像那樣的演講,並不難;或是看到求佛舞、科目三的短影音,就覺得自己跳起來也可以那麼流暢,等到自己實際練習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甚至,在一項研究中,將人先分成「可Google搜尋問題解答」,跟「不可以Google搜尋問題解答」兩組,隨後再問這兩組人新的問題(與之前可以Google搜尋問題無關),第一階段能用Google搜尋問題的人,會認為自己的知識比沒使用的人更豐富,甚至包含他們沒Google搜尋過的問題。

這種流暢效應衍生自「後設認知」,是一種捷思法,讓我們從現有的訊息中,不用花太多力氣就能找出答案的應急方式。不過很顯然這樣的方式不全然有益,要避免這樣的謬誤,作者提出,可以親身嘗試,或是在規劃時,將任務拆解成小步驟,並為每個步驟設定期限,以迫使自己了解,事情不是如自己所想像如此簡單。作者自己個人的心法是,永遠在預估的時間再加上50%。

二、確認偏誤

書中以華生的「2-4-6」為例,要大家也舉三個數字測試,再看能否猜出這個數字規則為何?很多人看到「2-4-6」,可能會很直覺的用偶數加2(猜4-6-8)或任何數字加2(猜13-15-17)的規則去猜,其實都對。

公佈答案,其實這組數字規則非常簡單,只是數字由小到大而已,所以「1-100-1123」也對。

不過一旦你心中已經認定是你所想的那個規則之後,就很難再改變,所以或許猜了好幾次偶數加2,都對,卻仍猜不到正確的規則,心想「怎可能不是這個規則?」。

我們會有確認偏誤的心態,主要是因為「滿意即止」的想法,過往如果在某處森林發現莓果,那我們可能就不會細究,究竟是這處森林才有苺果,抑或是所有森林都有莓果,因為現狀就能夠滿足生活所需。

要抗衡確認偏誤,作者認為,第一步關鍵在於要能認知「確認偏誤是能造成極大破壞力的後果」,思維方面,則不要只提出一種假設,而是要提出兩種互斥的假設,相互驗證。在生活中,也可以加入一些隨機性,比如不要走固定路線,或請朋友幫你挑衣服,避免又買類似的衣服,透過隨機,讓生活多一點不同,才能擁抱多元想法。

三、因果歸因

任何事件都有無限可能的成因,我們在探討成因時,會依據相似、充分及必要、新近、能否掌握等考量,將成因限縮到數量較少的合理因素。

當發生壞事時,有時候,我們在思考成因過程中,會演變成「為什麼是我?」然後引發越來越多負面的「為什麼」,要有建設性處理困難或是無解的因果關係,可以想辦法讓自己抽離那個情境。有些情境不會再次發生,所以追求為什麼,驗證答案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是可能會再度發生的,那麼問自己能夠引導未來行動的「為什麼」,會更有意義。

四、例子的危險

例子跟故事,往往影響我們比數據來得大。如果你身邊的人很多人都沒確診,或是確診後,很快就康復,那你很可能會低估疫情的威力。又或是哪位民眾接種疫苗死亡的新聞,導致你高估接種疫苗的後遺症,儘管兩者背後都有理性的數據支撐,生活周遭發生例子就是比較能影響你的看法。

要避免落入例子的危險,就要了解大數法則、均值回歸跟貝氏定理,避免受到少數例子的影響,而以為那就是事情的全貌。

五、負面偏誤

眾多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重視負面訊息勝過正面訊息。如果有兩個人,一個人的正面特質跟負面特質都突出,且正面特質多於負面特質,另一個人則是都非常平均,我們還是會特別關注前者的負面特質。另一方面,我們害怕損失勝過於得到的喜悅,比如同樣1000元,失去1000元的痛苦會大過於得到1000元的喜悅,

要避免負面偏誤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將「損失框架」改成「獲得框架」,讓自己決定以「該選擇什麼」重新建構。例如整理衣櫃時,將衣服從衣櫃拿出來丟掉很難,那可以改將所有衣服都先丟到地上,選擇哪幾件要放進衣櫃。

六、偏頗的解釋

面對這個世界,我們需要「由上而下的處理」,透過感官將迎面而來的訊息置入有連續的框架中,藉此預測與掌握環境,但這個處理的過程中,卻仰賴我們理解世界的能力。所以即使有事實跟數據,我們還是有可能會把它詮釋成符合本身偏頗的信念,更恐怖的是,比較聰明的人更可能做出偏頗的詮釋,因為它們更知道如何駁斥牴觸信念的事實。

要消除偏頗詮釋的危險,首先要理解偏頗詮釋是無可避免的,這樣比較能敞開心胸接受其他看法;當別人的偏頗詮釋帶給我們困擾時,同樣要理解這種偏誤是認知的一部分,比較有助於幫助我們容忍不同看法的人,了解那些人未必是要傷害我們,只是以他們的角度看待現況而已。

七、設身處地的難題

什麼是設身處地?我們最常說的就是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其想法,不幸的是,一支由三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經由24場實驗證實,我們理解他人想法或感覺的能力,光靠觀點取替是無法提升的。

更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對方應該會懂我們的想法,就像猜歌大賽一樣,你覺得你唱得很像《三天三夜》了,對方卻猜《凌晨三點鐘》。

要避免設身處地的難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說出來,不要讓對方猜。反之,想要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問就對了。

八、延遲滿足的麻煩

我們偏愛確定性(現在就要)勝過不確定性(未來再拿),喜歡滿足當下,不愛延遲滿足。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而且未來離我們太遙遠,想要美好的未來,現在就要有一些犧牲。

這個章節如果在這邊結束,那就跟其他勵志書籍沒什麼不同了。抗拒眼前的的報酬,為未來犧牲是好事,不過如果單方面強調成功人士因為自制所以成功,會不會也是一種偏誤?又或是為了工作而活是必要的嗎?

作者在書提到,過度的自制不僅會妨礙心理健康,也會影響生理健康。在一項研究中,經濟弱勢的青少年,在17至19歲表現高度自制的人,步入成年早期的免疫系統老化跡象較多。另一個研究中,強烈渴望自制力的人,在執行困難的任務,會因為很快發現期望與實際表現的落差而投入較少心力,因而表現較差。

所以,知道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手也相當重要。如果目標值得追求,那麼過程的痛苦當然值得;如果發現自己正為了報酬傷害自己,那麼該思考看待它的方式,試著多多放一些注意力在過程,而非只專注結果,或許會好一點。


西恩後見

個人很喜歡看思辨類型的書,《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提出八大思維誤區,每個思維誤區作者都舉了很多的例子,包含自己的,相當精采,比較可惜的是,在歸納與解方的部分,有些章節會覺得結束得比較沒力,所以看完後得再好好思考這個章節想說的是什麼。

在閱讀這本書的很多時候,​都不自覺想到《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提到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大腦需要節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運用既有的認知,快速理解與判斷環境,當我們朝向自己所認為的方向思考時,就很難跳出思考框架,經常抱持「反過來想」的想法就非常必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2會員
16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Thumbnail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Thumbnail
這本書最讓我產生好奇的是,作者是一位韓國人,21歲從南韓到美國耶魯大學念研究所,25歲就拿到耶魯心理學博士。你想瞭解什麼是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Thumbnail
這本書最讓我產生好奇的是,作者是一位韓國人,21歲從南韓到美國耶魯大學念研究所,25歲就拿到耶魯心理學博士。你想瞭解什麼是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