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 還是心靈毒藥?

    amp-img-attr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覺得不關自己的事情。沒有人出生就想要犯罪或是想要讓別人感覺自己不夠好。但父母的話語通常都會塑造孩子怎麼看自己。

     

    作者強調要改變孩子很容易,不容易改變的確是父母。父母無法正視自己的問題的時候,還是以自己覺得好的部分來看待時,往往會讓可以改變的孩子變成走向偏激的狀態。

     

    我記得小時候,因為我和弟弟傻呼呼的樣子,常常有人會罵我們是呆子或是笨蛋。即使我的母親很嚴格,但我覺得她的一句話影響著我們,她常說: “沒有人可以定義你是誰,只有你才能定義自己。”

     

    小時候對這句話不是很懂,慢慢長大後,我跟弟弟沒有受到他人污辱的言語而放棄自己。甚至更想為這個社會多盡一份力。我想真的如同作者談到,父母願意改變,孩子就會改變。因為大多數都是父母的言語或是管教上出了問題。

     

    父母如果常說: “快一點”會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因為孩子對於”快一點”這一詞很抽象,只會讓孩子無法養成自發性以及學會判斷的能力,而孩子需要培養事前預期能力,但這並非與生俱來的能力,必須在發育的過程中逐漸習得。也就是能夠讓孩子知道做一件事所產生的行為後果及付出的代價。

     

    作者認為:

    1.          讓孩子理解了必須趕快的理由,就能夠自行注意時間,加快自己的動作。

    2.          養成逆推思考的習慣

    3.          思考未來之前,必須先學會理解現況

    4.          在理解困難的前提下,提升因應能力

     

    最後他談到閱讀可以增進孩子的思考能力,也可以直接從書本中獲得體驗。進而幫助孩子可以有良性的體驗,他強調還是要得從書本中獲得,而不是從主流媒體中取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閱讀中抄書跟寫下筆記,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生活的抒壓。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