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我們賦予權力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即將掌權的人需要做好準備。這是一項困難的工作,艱難但不是不可能,特別是在當戰爭和死亡是唯一選擇的情況下。

極有可能的,就生命而言將不會有未來。我們已經來到了一條死胡同。認清這個事實令人難過,但它又是好的,因為這樣才有可能轉換到不同的方向。以今日的時事變遷,邏輯上的結論是一種全球性的自殺

幾千年來,直到現在為止,你們沒有為任何即將掌權的人做準備。如果某人想要成為一位拳擊手,你不會推他上場才說:「開始吧!」他需要先學會如何打拳擊。如果某人要成為一位劍客,這要花他好幾年的時間。要不然他不知道如何握刀劍,不可能用刀劍與人對打。首先他必須學會如何把刀劍從鞘裡拿出來,如何握住它。這需要訓練。你不能給從來沒看過樂器的人一把吉他,就期望他可以成為莫札特或者是申卡爾(Ravi Shankar)。這是你們的不對!!。

你已經給這些渴求權力的人如此多的權力了;
你們的手在幫他們將你們吊起來!

「洗滌人心」

「洗滌人心」

這些掌握權力的人,你曾訓練過他們嗎?有人想過掌握如此大權的人需要特定的品質,使他們不至於誤用權力嗎?這不是他們的錯。

所以我建議在每間大學內要成立兩個機構。一間是除去毒化信念的機構。要獲得大學畢業證書之前必須先從這間去除毒化信念的機構獲得清理證書才行,指的是你做為一個基督徒、印度人、德國人、美國人、共產黨員、回教徒、猶太人,或是你有的任何印記,要先除去這些毒化的信念。它清除我們所有的垃圾,因為這一直是我們的問題。

當你五、六十年來一直深信某個既定的事,而我突然說這是荒謬愚蠢的,你會發火,你會抗拒,因為這表示說過去六十年來你是個愚笨的傢伙。但是如果你有勇氣和聰明才智,仍有時間可以走出這些舊思想

  我的宗教只不過是除去毒化信念的科學。

而且記住,不要和加州的「洗腦」混淆在一起,他們是再次毒化信念!某個人逃離了基督教;他們再將他帶回基督教,而你稱這是除去毒化信念嗎?除去毒化信念意味著,你單純地走出來,沒有思想架構、沒有宗教、種族、種姓、國藉……你獨自離開這些而成為你自己––成為一個個體性。

四年的時間是充裕的。除去毒化的信念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四年裡每個月只需花幾個小時,你就可以除去毒化的信念。除非你在這個機構完全地被清理完畢,證明「這個人沒有任何的印記了;他現在只是單純的人。」,否則你不能從教育機構取得任何的證書。

第二項機構是靜心機構,因為只是除去毒化的信念是不夠的。除去毒化的信念是在清除你的垃圾,可是很難待在空無之中;你會再次聚集垃圾。你無法不透過學習就有能力讓自己與空無一起喜悅地生活,而那就是整個靜心的藝術。

所以這間機構會教你一種簡單的靜心。沒有任何的複雜性;大學院校、知識分子都傾向於將事情變得複雜。這種簡單的方法只需要觀看你的呼吸,但是每天你必須到這間機構一個小時。

  你就只是寧靜地坐著,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觀看著頭腦的運作

不需要做其它的事。只要成為旁觀者、觀察者、觀照者,觀看頭腦的忙碌,會有思想、慾望、記憶、夢想、幻想經過。只要冷靜地站在一旁,不要有任何的譴責、任何的判斷。當你熟練它之後,它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了。

關於靜心,幾件基本的事情需要牢記:

  • 首先,是放鬆的狀態––不抗爭、不控制、不專注。
  • 第二是覺知--不管你的內在發生什麼事,就只是觀照它。第三,不要有任何判斷或評斷。只要成為觀看者。

身體改變時,頭腦會跟著改變,情緒會跟著改變,只有觀照這件事保持不變。當你練習觀照,你會注意到思想和情緒的雲朵將會慢慢地消散,而你內在本質的廣大藍空就會出現,你會體驗到超越身心靈這三者。一旦你經驗過這樣的狀態,你就體驗到靜心;

靜心是平靜,靜心是喜樂,靜心是滿足

所以,一方面有除去毒化信念機構來清理你、讓你淨空、成為空;另一方面,有靜心機構幫助你享受你的不存在、你的空無、你內在的空 --它的清明與新鮮。而當你開始享受它時,你會覺得這根本不是空無,這是充滿著喜樂。剛開始感覺像是空的,因為你的內在已堆積了許多的垃圾,所以當垃圾被移走時你會說它像是空的。

就像一間堆滿傢俱的房間,你總是看到它堆滿著傢俱;然後有一天你走進來,所有的傢俱都被搬走,所以你說:「這間房間看起來很空。」這間房間並不是空,這房間只是被清空。這個房間第一次讓人覺得寬敞。之前它塞滿了東西,沉重負荷著,滿是垃圾;現在它是純淨的空間

  你必須學會靜心才能享受你的空無

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當一個人開始享受空無、單獨、不存在,如此一來你就能過靜心的生活。過著靜心的生活,我指的是愛、警覺、成為觀看者。不管你做什麼,帶著喜樂全然地做它,好像當下這個片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當你用這樣的強度,充滿著愛、充滿崇敬地去做任何事,你就會被它蛻變。

  除非某事能蛻變你,否則它就不是靜心

但是所有的宗教一直以靜心為名做禱告,而祈禱者只不過是在抱怨和渴求而已。他們無法帶領你到內在最深處的本質或是進入意識更高的狀態,你還是同一個人。

有許多以靜心為名自稱為導師的人,他們不斷地利用人們。他們的教導是藉著集中精神訓練你的頭腦。但集中精神是頭腦的運作方式,它會讓頭腦更強壯,但簡單來說,靜心只不過是要在你和頭腦之間創造出一個缺口。

舉例來說,超覺靜坐變成所有所謂靜心的代表:你專注在某些神聖的字,盡可能快速地重覆它,沒有任何空隙。這會創造出一種微妙的睡眠感覺,使你從思考中放鬆下來。這是一種很享受的練習,到最後你會覺得再度獲得新鮮。我不是反對它,但是請你不要稱它為靜心,也不要稱它為超覺;那是錯誤的描述。這是自我暗示的催眠,就只有這樣了。

靜心將會讓你成為一個新人、一個全新的人、一個新的意識,沒有恐懼、沒有嚴肅、沒有貪婪、沒有憎恨,不會有陰暗的情緒和感覺,那些情緒和感覺是醜陋的、病態的、令人作噁的;靜心只會提昇你,持續提昇你。

除非靜心機構給你學位,否則大學不會授予你學位。大學的學位將只有在除去毒化信念機構授與你清理證書之後才會給你,也才會授予你靜心機構大學的畢業證書。這由你來作決定,你可以在一年內畢業,你也可以在二年內畢業,你也可以在三年內、四年內畢業。但是四年太長了。任何低能的人,如果他四年內每天只坐一個小時,什麼都不做,一定可以找到佛佗、老子或是我所發現到的東西。

這與聰明才智、天賦、才能無關。這只是有沒有耐心的問題。所以你可以從靜心機構大學獲得一個靜心學士學位;在這之後你才能拿文學學士學位、商學學士學位或是科學學士學位。以同樣的方式,你可以獲得一個靜心碩士學位,因為不是容易就能成為單獨的,所以會要求你去上除去毒化信念機構兩年。

你可以同時進行除去毒化信念和靜心這兩種課程。一個機構清理你、清空你;而另外一個機構在裝填你,不是填充某種事物,而是某種喜悅、充滿愛的、慈悲的品質,一種沒有理由的極大價值感。你只是活著、呼吸就足以證明存在認為你是值得活著的,存在認為你值得生存在這裡。

  你對存在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如果有一個人在大學裡念書,那麼在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前,他每天要到靜心機構一個小時拿到靜心碩士。這些是你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前的所要獲得的清理證書。而我希望以這個方式延續下去。如果你正在念博士學位,那麼你要去上除去毒化信念課程四年,以及四年的靜心課程。那些是完成學位的必修課程,所以當你從大學畢業,你不但是一位有聰明才智、見識廣博的人,你也是一位放鬆、喜悅、寧靜、平靜、有敏銳觀察力、警覺、有直覺力的靜心者。而你就不再是基督徒,不再是印度教徒,不再是美國人,不再是蘇聯人。這些將全部被焚毀;不留下任何東西。

這是唯一的方法:以知識分子取代政客。但是因為現在的知識分子仍舊被政治勢力掌握著,所以他們還不能發揮功效。

那就是為什麼我有這兩種構思。如果你獲得博士學位,同時你也獲得靜心博士學位。所以當你受完教育,你會用極為寧靜和細緻的方法來為掌握權力做準備,以這樣的方式來做,權力就不會腐化你,你也不可能誤用權力。

~ 摘自奧修所講的《金色的未來》一書

金色未來第十章 訓練我們賦予權力的人

金色未來第九章 菁英領導──掌握智慧的力量

avatar-img
83會員
71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管過去它做了什麼"是絕對不對的觀念,不是只有政治而已,而是為人處世必須要小心萬劫不復的陷阱。 在數學或流行病統計上有一個叫做貝氏定理,應用在觀察一個人,則相當於觀察他失去信任的過程。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馬太福音 6:10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理想國》猶如《論語》,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是柏拉圖的一篇重要對話錄,以蘇格拉底之口的對話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即可達到公正的理想國。建立以哲學家為國王的國家才是理想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存在於天上的模範國家。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顏色革命」事件又稱「花朵革命 」 「顏色革命」並沒有明確的主流意識形態訴求,也不會徹底實現社會生產關係重組,而只是推翻現行政權。就此而言,「顏色革命」只是一場「水過地皮濕」的「假革命」。以非暴力形式,推翻原來政權;但在關鍵的時刻,也往往出現與暴力互動的變局,帶來惡性暴力循環,沒完沒了;
"管過去它做了什麼"是絕對不對的觀念,不是只有政治而已,而是為人處世必須要小心萬劫不復的陷阱。 在數學或流行病統計上有一個叫做貝氏定理,應用在觀察一個人,則相當於觀察他失去信任的過程。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馬太福音 6:10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理想國》猶如《論語》,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是柏拉圖的一篇重要對話錄,以蘇格拉底之口的對話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即可達到公正的理想國。建立以哲學家為國王的國家才是理想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存在於天上的模範國家。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顏色革命」事件又稱「花朵革命 」 「顏色革命」並沒有明確的主流意識形態訴求,也不會徹底實現社會生產關係重組,而只是推翻現行政權。就此而言,「顏色革命」只是一場「水過地皮濕」的「假革命」。以非暴力形式,推翻原來政權;但在關鍵的時刻,也往往出現與暴力互動的變局,帶來惡性暴力循環,沒完沒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只能選擇命運,無法創造命運,選擇的路可否正確,全看運氣。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要死的不是我們,而是考試
每個人的屬性都在不同方位,只有走出來才有希望
捨不得死去,拚了命的想要活下去,可是過去用了錯誤的方法,最後讓自己走到末路,同時也連累了身邊的親人,掙扎,痛苦。 生命的盡頭真是只有掙扎,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痛苦。 呼吸著可能是最後一口氣,那是什麼心情,依依不捨?還是對自己之前所做的決定感到後悔? 我不知道。
Thumbnail
在我處於瀕死狀態時,這一切顯得何其清楚而容易。但在那之後,當我試圖整合我的嶄新體會,並將之應用到人生中時,卻一直碰到阻礙,尤其當我要和其他人溝通交流或往來互動時。我對「現實」是由什麼構成的觀念已經大大改變,而我的觀念並不符合多數人視為常態的世界觀。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只能選擇命運,無法創造命運,選擇的路可否正確,全看運氣。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要死的不是我們,而是考試
每個人的屬性都在不同方位,只有走出來才有希望
捨不得死去,拚了命的想要活下去,可是過去用了錯誤的方法,最後讓自己走到末路,同時也連累了身邊的親人,掙扎,痛苦。 生命的盡頭真是只有掙扎,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痛苦。 呼吸著可能是最後一口氣,那是什麼心情,依依不捨?還是對自己之前所做的決定感到後悔? 我不知道。
Thumbnail
在我處於瀕死狀態時,這一切顯得何其清楚而容易。但在那之後,當我試圖整合我的嶄新體會,並將之應用到人生中時,卻一直碰到阻礙,尤其當我要和其他人溝通交流或往來互動時。我對「現實」是由什麼構成的觀念已經大大改變,而我的觀念並不符合多數人視為常態的世界觀。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