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藤孝《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我跟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聰明等於智商,可以破解很多一般人想不出來的問題,最實際的事件就是顯現在學校考卷上的高分,這應該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學生會有的表現,然而越長大,遇到越多事情,會發現很多努力的學生也可以在考試拿到高分。再者到了職場上,沒有考試的關卡,你能看出身邊的同事誰比較聰明嗎?

之前介紹過一本書《什麼是真正的堅強?》,這次同一位作者齋藤孝則是來跟大家聊聊《#什麼是真正的聰明?》!1960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的齋藤孝是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生涯著書總銷量超過一千萬本。

齋藤孝認為聰明是一個「頭腦靈光」的狀態,他在書籍的開頭就道破一般人對聰明的誤解,在學成績的好壞,常常被人們誤解為聰明與否的標準,然而「一旦結束學生身份出了社會,衡量聰不聰明的標準也會突然改變,從【會不會讀書】變成【能否適應社會】」,換句話說,在他的定義之下,聰明的人要能夠「適應社會」而且找到「生存能力」,包括深度學習、獨立思考、表達意見、適當對話、發現問題等。

在接下來的章節當中,作者繼續闡述「學習是為了什麼?」他認為學習應該要快樂,而且保持學習過程的好奇心,就不會有被強迫學習的心態,對事物感到有興趣,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和趣味,自然而然達到快學習的境界。另外,他在「考高分的讀書技巧」與「如何養成閱讀的習慣」章節中,希望讀者對於學習有更深遠的想法,在學校的英文、國文是很重要的基礎,對於未來和考試都很有幫助,而閱讀則是課外通往世界的任意門,書本匯集古人的智慧,可以當成心靈導師,也可以增強語彙能力、增加閱讀速度,更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和生活經驗的連結。其他的人生課題例如「感受心流帶來的幸福體驗」、「青春期不一定是場風暴」、「什麼是生存?」等等,都是作者在這本書籍當中想要跟讀者分享的議題。講了這麼多,作者最後替聰明的人下了一個結論,他認為真正的聰明應該要會思考「什麼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唯有參透這點,聰明人才會有熱情、有方向、用對方法且運用智慧去解決問題,也才能讓人類社會更為幸福。

其實人生的道路上別把字面上的意思想得太狹窄,把格局放大,一切視野將會變得不一樣。就像我們平常對於聰明的定義多在課業成績表現上面,或者能夠

解決某些工作專案,但是作者卻把格局至於更上一層樓,是否能夠適應社會,是否能夠思考重要的事情,進而為社會帶來改變。想要看看齋藤孝是怎麼闡述所謂的「聰明」,歡迎大家閱讀幸福文化出版的《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讀書共和國賣場:https://shope.ee/6V1IewrHut


avatar-img
161會員
213內容數
主持AndyWorld的Andydad是名小資族,Andydad將投資視為通往幸福家庭的途徑,其投資標的以ETF、金融及傳產為主,科技與其他產業為輔,藉由長期持有標的且降低持有成本,來打造領股息也賺價差的投資目的,並在最終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dyworl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14家金控公司第一季業績回顧,包含自結EPS與殖利率表現等方面的分析,並對未來發展提出觀察與結論。
想要進入投資市場的新手常會遭遇何時買低何時賣高的困擾,而鉅亨買基金發明的「超底王」買進機制,幫助投資者省去盯盤、計算高低點的時間,並且比較了此機制與定期定額操作的差異,期許投資者交給「超底王」處理買入時機,放心達成投資目標。
2024年一開始,金控公司的表現較為趨於穩定,然而部分公司面臨負成長的情況。本文透過分析每家金控公司的配息前景以及過去幾年的盈餘分配情況。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金控公司公佈2023年全年度自結EPS,兆豐金表現不錯,年度增長率高達80%;而新光金則遭受嚴重虧損,全年度EPS衰退達-536%。大部分金控表現平穩,今年配息有望回歸正常。
臺灣14家金控公司第一季業績回顧,包含自結EPS與殖利率表現等方面的分析,並對未來發展提出觀察與結論。
想要進入投資市場的新手常會遭遇何時買低何時賣高的困擾,而鉅亨買基金發明的「超底王」買進機制,幫助投資者省去盯盤、計算高低點的時間,並且比較了此機制與定期定額操作的差異,期許投資者交給「超底王」處理買入時機,放心達成投資目標。
2024年一開始,金控公司的表現較為趨於穩定,然而部分公司面臨負成長的情況。本文透過分析每家金控公司的配息前景以及過去幾年的盈餘分配情況。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金控公司公佈2023年全年度自結EPS,兆豐金表現不錯,年度增長率高達80%;而新光金則遭受嚴重虧損,全年度EPS衰退達-536%。大部分金控表現平穩,今年配息有望回歸正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小事糊塗而大事睿智,為人低調而洞若觀火。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善用自己的聰明。
Thumbnail
聰明人在說話之前,會先花時間「理解」及「思考」。聰明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這也是「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總有路可走"的信念,可以幫助我們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面. 意識到自己陷入困境的當下,各種憤怒絕望沮喪等的情緒是自然的,但如何不被負面情緒不停包裹,其實很需要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 當然,這非常仰賴平日的練習,以下是本書中,我個人覺得很適用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教導我們如何成為真正聰明的人,並運用這種智慧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文章中包含許多方法和策略,以及對應不同情況的建議。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談到智慧,那麼你是如何看待智慧的呢? 是聰明嗎?還是懂得很多道理。 每個人都有他的專長與興趣, 對於自己擅長、熟悉的領域就會讓人覺得聰明,懂很多事。 這樣就是有智慧嗎? 但是當你問他不專精且沒興趣的領域,顯然他知道相關的知識就不多了。 而評價對方智慧者本身,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去察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小事糊塗而大事睿智,為人低調而洞若觀火。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善用自己的聰明。
Thumbnail
聰明人在說話之前,會先花時間「理解」及「思考」。聰明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這也是「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總有路可走"的信念,可以幫助我們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面. 意識到自己陷入困境的當下,各種憤怒絕望沮喪等的情緒是自然的,但如何不被負面情緒不停包裹,其實很需要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 當然,這非常仰賴平日的練習,以下是本書中,我個人覺得很適用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教導我們如何成為真正聰明的人,並運用這種智慧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文章中包含許多方法和策略,以及對應不同情況的建議。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談到智慧,那麼你是如何看待智慧的呢? 是聰明嗎?還是懂得很多道理。 每個人都有他的專長與興趣, 對於自己擅長、熟悉的領域就會讓人覺得聰明,懂很多事。 這樣就是有智慧嗎? 但是當你問他不專精且沒興趣的領域,顯然他知道相關的知識就不多了。 而評價對方智慧者本身,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去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