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七寶媽」和兒子一段網上對話火燒燎原,即使這個生了七個娃卻「未考牌」的女人出來道歉都撲不了公眾怒火。
事情簡單概述是二人在嘲笑「資源班」的學生。在台灣,入讀資源班的孩子都被歸納為不同程度的學障,學校得分配資源去細心教導他們。那個懂得生不懂教的媽我先擱下不表,比較令我憂心的其實是和母親對話訕笑的兒子。「我很正常」、「班內沒有問題兒童啦」這些說話出自孩子口中伴隨笑聲,令我感到「標籤效應」的可怕。人一旦被標注了是學障彷彿在這兩母子眼中就是永遠,就是被嘲笑的根源。
「你笨,我不和你一樣。」
「你成績差,是資源班,別跟我玩。」
「我是精英班的當然是精英,你誰啊?」
標籤效應是孩子踏入小社會前未能倖免的一課。我想起女兒小時候上學,學障生會混入其他同學班上課,然後會多安排一個老師跟班。時至今天,我都很感恩女兒有學障童和她在整個小學同班做朋友。這些孩子教懂女兒同理心、不歧視、耐性、平等、正義、和而不同、包容、不公、原諒……成就孩子一顆柔軟的心。
老師在班上會教導其他同學怎樣和學障兒相處:「要多點耐性勤交流,對他們要包容些。」;「有時同學被惹怒了,要想辦法處理:先嘗試冷靜下來,陪他深呼吸,把激怒他的人事隔開,再適時告訴老師事情始末。」;「若遇嘲笑欺凌,必須制止,因為學障兒未必能明白欺凌過程,同學務必報告老師,同時直斥欺凌者。」
你以為以上都是老師說教式教同學嗎?不,是老師們首先做起,周遭的孩子再跟着學。學障童被欺凌,小息時排隊輪候電腦老是被插隊而不明白,女兒會和同學去告訴班主任那幫插隊男生因為打電動,欺負學障童不懂他們做甚麼令其乾等。
又一次學障童拿筆攻擊坐在對面的同學,嚇得老師及同學的家長慌了(家長知道孩子差點被戳眼睛怒不可遏擔心得半死),老師召見同組同學說明原委,同學們清楚說明:「因為大家都安靜做事,忽然對面同學要用筆,拿這同學筆袋內的筆用但沒問准他,這位同學平時不喜歡別人碰他的東西,緊張起來又言不及義,便動手了。」老師家長明白事情始末,而學障童事後都說了句「我知自己有錯,不應該動手。」雙方道歉言和。
事出突然,旁邊的男同學但見要出事,立即把這同學抱着,告訴他要冷靜。另外一個女同學則慢慢把筆鬆開,也有幾位同學安撫那不幸惹怒了學障童的同學。
發生此事時女兒才不過九歲多。「很驚險啊!」我都吃了一驚。「對啊!幸好A在,他是B的小天使,平常他都照着A,像小息時他們會一起上廁所,那他一見到A動手就及時制止了。B也真的會聽好朋友的話。」「小天使?」我問。「對啊,我們輪流做B的小天使,平時B要幫忙時或被欺凌時,我們便會站出來保護他,或跑去告訴老師。」你不能陪他上廁所啦!人家是男生。「我知道啊,但我們會在外面等他。而且我們女孩子沒太強壯,但話說得比男生清楚,都主要是安撫他和免他被欺淩為主。」女兒補一句,說班中每個人都很喜歡做B的小天使。「有些別班同學不明白會取笑他,我們會解釋,令他們明白話說得不好,自閉等都可以上學,大家要理解對方。」
聽後我慚愧,自己在女兒這年紀對有異於常人的人並沒有像這班孩子般有顆柔軟的心。和其他家長聊起,大多感恩班上有這位特別的孩子,畢竟他教懂身邊人太多。
上中學後女兒轉到另一學校就讀。該校真的有「資源班」,女兒最初說那不太好:「標籤了他們,好像進這班就是與別不同。」可能人大了,學障兒真的要比較多不同方法去學習,學校要多調配人手在同一班比較容易吧?我嘗試解釋。
偶有聽說過女兒回家說不同朋友的事。一回她告訴我「最好的朋友是這幾個,其餘的都是同學。」我奇怪問她不是跟一整班都感情很好嗎?為甚麼朋友就這幾個而已?「因為這幾個不會嘲笑別人,而且還會勇於站出來指責其他欺凌者。會取笑特殊學習需要者的人沒有包容心,我不會視其為朋友。」
一次女兒在校籃球比賽回來跟我說這是她打過最漂亮的一場賽事。為甚麼?「因為其中有一個女生,她四肢不太協調,比較容易跌倒。但她鼓起勇氣說要參賽,我們跟她說若果我們比數沒太大差距的話,她一定有出場機會,畢竟對手都不會因要搶分數太衝撞。結果她真的能拍球傳球甚至試射,全場掌聲雷動。事後她在更衣室告訴我這是她最棒的一天!我們都很高興。」
能不慚愧嗎?我是說自己。在女兒這年紀的我是多稀鬆平常地嘲笑別人的弱點?又面對欺凌時我又有沒有一顆同理心及勇氣站出來阻止?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是女兒小學教訓,校長以至同學都能抱着尊重的心去實踐,那得着原來很長久。沒有學懂為時未晚,嘲笑過別人的我都在懺悔了,也因為女兒我慢慢學懂同理別人。
也許有些父母孩子生太多了,卻還沒一個半個反饋這顆柔軟的心。更壞的是我們當父母當不好也罷,別把責任推給下一代。今時今日,避孕不就比生孩子更易嗎?不懂教養沒錯,但成年人首先要學懂節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