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病:談劇集《不夠善良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夠善良的我們》裡頭幾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有偽裝病。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raw-image

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提出的思想實驗。在此思想實驗裡,貓會處於又生又死的疊加態。可生命並無法存在生死之間,一旦打開實驗的盒子,貓不是生就是死。簡慶芬和張怡靜就是疊加態,而何瑞之就是打開盒子的實驗者。他把自己放在兩個女人中間,將自己牢牢卡死。

raw-image

波粒二象性


而簡慶芬和張怡靜又是波與粒。她們像光的兩種樣態,但她們都是光。所以她們是那樣相似,對愛渴望也對愛失望;又是那樣相異,一個執拗一個瀟灑。我們可以在兩個女人身上,看見愛的不同屬性。


觀察愛,愛便是粒,不觀察愛,愛便是波。簡慶芬是波,她不太常思考(觀察)何瑞之對自己究竟是愛還是虧欠與感謝;張怡靜是粒,她經常思考(觀察)自己在何瑞之家的難堪處境因此堅決分手,也坦蕩告知于向立自己的病情,成熟地將選擇權交給對方。她們都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偽裝成真實的內心召喚。

raw-image

量子糾纏


然後主觀意識又決定客觀存在。簡慶芬和張怡靜任由意識操弄,使人生長成了兩種面貌。然而這個意識是來自對方還是自我,卻無從得知。如同量子糾纏:「相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當其中一個做出改變時,另一個也會做出同樣的改變,就算他們之間隔了千山萬水。這不是心電感應,而是一個真實的科學現象,叫做量子糾纏。」假設兩個粒子同時做出改變,那我們又該從何分辨,究竟是哪個粒子做出改變呢?

raw-image

意識


在不同人的意識宇宙裡,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人,往往會搬演成不同的故事和結局。人最可貴的是想像,最可怕的也是想像。想像由意識而生,所以意識並不可靠。簡慶芬和張怡靜不斷想像彼此的生活,不停假設彼此身分的交換,她們一個爛一個笨;有同情有忌妒;甚至能談生論死;她們是感情上的敵人,也是生活裡的朋友,好朋友。​


最後一集,簡慶芬和張怡靜有一場餐桌對話讓人印象深刻。她們討論起麻辣鍋的話題。簡慶芬問張怡靜有沒有吃過「藍公館」;張怡靜說她最愛的是「橋頭」,接著又說其實「詹記」也不錯。好吃的麻辣火鍋又豈止藍公館、橋頭和詹記?如同愛情,每個人都只是選項之一,誰都沒有輸也沒有贏。


​所以意識真的不可靠,因為它就是最擅長偽裝的東西。例如于向立,當簡慶芬指責他為何不回去找張怡靜,抱抱她給她勇氣時,于向立轉過頭來激動地問:「要是她死了我怎麼辦?要是我中途受不了放棄,她要怎麼辦?」于向立的問題,如此誠懇,如此自私,讓人難以反駁,殘酷而現實。但他的眼淚形成偽裝,可憐又可恨。他確實回去找過張怡靜,但終究沒有見到面。所以抱歉,就像怡靜哥哥說的「俗仔真的不行」,于向立的懦弱瞬間無所遁形。

raw-image

我們可以不夠善良

偽裝病有治癒的可能,《不夠善良的我們》最後一集就提供了一種解方:我們可以不夠善良。因為不夠善良本就是人之常情,我們只是「不夠」善良,並不是「不」善良。所以也許,當我們去掉偽裝,誠實面向自己的陰暗面,才能繼續前行。​是吧?不夠善良的我們。

raw-image
內容總結
不夠善良的我們
3
/5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要談《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並不容易,這個穿越十八年的愛情故事,雖然俗套,卻充滿老派的浪漫。藤井道人喜愛台灣電影,他的爺爺也曾在台南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許因為如此,《青春18x2》除了日系氛圍,還總透出些許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意味。而本片幾處文學/電影的引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3/5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3/5尋找湯德章
日常卻特別,正是平山的生活,也可以是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可惜,我們甚少放慢腳步,看看那射過葉隙的陽光,天花板反射的人影,跳著奇特動作的老伯和總是吃著三明治的女孩,然後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5/5我的完美日常
狗狗與機器人,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英文片名「Robot Dreams」顯然更加逸趣橫生,當我們以為主角是寂寞的狗狗時,殊不知被組裝啟動的機器人,或許才是現代人類的象徵。生命是一場夢境,在想像的世界裡,我們得以看見真實。
5/5再見機器人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4/5夢想集中營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要談《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並不容易,這個穿越十八年的愛情故事,雖然俗套,卻充滿老派的浪漫。藤井道人喜愛台灣電影,他的爺爺也曾在台南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許因為如此,《青春18x2》除了日系氛圍,還總透出些許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意味。而本片幾處文學/電影的引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3/5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3/5尋找湯德章
日常卻特別,正是平山的生活,也可以是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可惜,我們甚少放慢腳步,看看那射過葉隙的陽光,天花板反射的人影,跳著奇特動作的老伯和總是吃著三明治的女孩,然後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5/5我的完美日常
狗狗與機器人,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英文片名「Robot Dreams」顯然更加逸趣橫生,當我們以為主角是寂寞的狗狗時,殊不知被組裝啟動的機器人,或許才是現代人類的象徵。生命是一場夢境,在想像的世界裡,我們得以看見真實。
5/5再見機器人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4/5夢想集中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本劇從「不夠善良」的角度為出發,以三位主角的情感糾葛展開故事,劇情充滿省思和討論的空間。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我合理的推論,《不夠善良的我們》在字面上不單單指戲劇角色,也暗喻現實生活的每個人,因此我的標題【是什麼造就了《不夠善良的我們》?】這個問句同樣有這兩層涵義之外,也包含了戲劇的成功,而答案都寫在裡頭了。
Thumbnail
「是答案在前方等待我們,還是我們的意識選擇了我們存在的宇宙?」簡慶芬在與老公何瑞之日復一日的婚姻生活中感到疲乏,在社群上關注了12年前老公的前女友Rebecca,將她視為「假想敵」,開啟一連串「意識碰撞」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我們都善良,但是遠遠不夠 從角色分析,我沒有看見邪惡的人。善良的反義詞是邪惡,但我完全沒有看見一個邪惡的角色。 如果你在生活中,還是習慣用二分法:善良、惡毒、非黑即白⋯⋯來看待這個世界,只能說,你活在一個自己建構中的危險世界。這個世上從來都沒有絕對。
Thumbnail
在B站裡看到彈友們這樣稱呼編劇覺得很有趣 看劇名很明顯的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粉紅泡泡的劇 所以這樣的結局我並不意外 很厲害的是每個角色都很寫實立體 遠香近臭的何媽媽 壓抑又想當個好人的何瑞之 羨慕擁有寵溺眼神愛著的簡慶芬 精疲力盡愛恨相織的照顧者簡慶芬 害怕受傷就
Thumbnail
這戲的後勁實在太強,每個細節鋪陳、每句對白,我得說這是部用生命在寫的戲,最後走向很意外、很勇敢、很感動,我無法定義每個角色,因為下一刻就會推翻,更狠的是,像鏡子般將我們帶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本劇從「不夠善良」的角度為出發,以三位主角的情感糾葛展開故事,劇情充滿省思和討論的空間。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我合理的推論,《不夠善良的我們》在字面上不單單指戲劇角色,也暗喻現實生活的每個人,因此我的標題【是什麼造就了《不夠善良的我們》?】這個問句同樣有這兩層涵義之外,也包含了戲劇的成功,而答案都寫在裡頭了。
Thumbnail
「是答案在前方等待我們,還是我們的意識選擇了我們存在的宇宙?」簡慶芬在與老公何瑞之日復一日的婚姻生活中感到疲乏,在社群上關注了12年前老公的前女友Rebecca,將她視為「假想敵」,開啟一連串「意識碰撞」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我們都善良,但是遠遠不夠 從角色分析,我沒有看見邪惡的人。善良的反義詞是邪惡,但我完全沒有看見一個邪惡的角色。 如果你在生活中,還是習慣用二分法:善良、惡毒、非黑即白⋯⋯來看待這個世界,只能說,你活在一個自己建構中的危險世界。這個世上從來都沒有絕對。
Thumbnail
在B站裡看到彈友們這樣稱呼編劇覺得很有趣 看劇名很明顯的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粉紅泡泡的劇 所以這樣的結局我並不意外 很厲害的是每個角色都很寫實立體 遠香近臭的何媽媽 壓抑又想當個好人的何瑞之 羨慕擁有寵溺眼神愛著的簡慶芬 精疲力盡愛恨相織的照顧者簡慶芬 害怕受傷就
Thumbnail
這戲的後勁實在太強,每個細節鋪陳、每句對白,我得說這是部用生命在寫的戲,最後走向很意外、很勇敢、很感動,我無法定義每個角色,因為下一刻就會推翻,更狠的是,像鏡子般將我們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