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板業從五虎到雙雄(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香港歷經了金融業的興衰,而台灣科技業也是,在10幾年前神山群是另一群人,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光電慘業。

一切的故事可以從兩兆雙星計畫說起(一兆就是面板業另一兆是半導體產業)。

台灣頂尖的幾所大學陸續成立了光電科技研究所,甚至有專門的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前與交大教授聊過,交大光電有兩棟系大樓(應該是全台灣唯一有兩棟樓的光電所)現在博士班收不到人,但以前可是每年都收好收滿一堆人來考呢。

2000年後,整個面板業可以說是風光無限,曾經的面板五虎- 友達、華映、廣輝、奇美、彩晶佔據全球面板老二的地位(第一是韓國,當年韓國政府也是大力砸錢,扶植三星LG等)

當時光電業有多風光呢?

面板業的投資到1兆台幣2011和2012年面板產值都超過一兆台幣!

那後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了,面板五虎變成面板雙貓(友達群創)2008年後面板業開始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中國大陸隨著經濟開始噴發也意識到面板這塊大餅,光是內需就吃不完了,依靠著市場的龐大和政府的協助,京東方為首的幾家公司也在砸錢研發擴廠(雖然一度瀕臨破產),此時中國大陸本土的面板崛起已成事實,京東方、華星、和彩虹等大廠開始蠶食台灣面板廠的份額,此時台灣的面板業已經半隻腳步入了慘業...

難道台灣的光電業護城河這麼弱嗎?

是也不是,早期台灣的許多LC技術是技轉於日本,而許多面板相關的專利把握在日韓手裡,當時政府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才在全台灣廣開光電所,培養高端的人才,加速產業提升。但面板技術台灣領先的沒那麼多,而就在2017年蘋果將友達踢出供應鏈名單,這算是給台灣的光電業沈重的一擊。

而京東方在2019年打敗LG成為全球顯示器最大的製造商,台灣面板打價格戰打不太贏對岸,而要走OLED也打不過韓廠,近年來價格昂貴的Micro-OLED也辦法脫穎而出。從2000年以前的CRT(陰極射線管)到LC(液晶)LED、OLED、QLED、microLED、microOLED等等,全球市場就這麼大,技術更迭之快讓人措手不及,所以轉型勢在必行,友達群創除了在高端市場上MicroLED等持續投入外,也積極的在往其他應用方面投入(AIoT, 太陽能和醫療等),而台灣光電所的教授們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紛紛從「光」轉型到「電」,也就是半導體領域。

現在大家去看光電所教授們,許多都跟半導體有關係,畢竟半導體領域裡光電技術也是占有一席之地,台灣迎來另一兆的春天。

有人說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不是會走上面板的後塵,我個人的觀點是,可能會但護城河比較深,以台積為首的製造群山們,日月光的封裝,乃至聯發科等的設計,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相較於面板的佈局更完整且技術的佈局更加深遠。

而半導體的市場相較於面板也更加的龐大,阿財我很早之前就提到,以後的世界馬桶、沙發乃至寵物的飼料盆裡都有晶片,所以不管是市場的深度與廣度都與面板產業不同。最後還有最關鍵的就是,台灣優秀的工程師群們,神山群裡最關鍵的土壤之一,台灣科技業沒有隨著面板的興衰而沈淪,而是迎來另一波大的風浪。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少子化和人才的培養,世界墊底的生育率、博士班的人數逐年下降,台灣除非能成為亞洲的矽谷,不然這些問題遲早是要面對的,但打造亞洲矽谷的難度…嗯…更難,不過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新興科技的噴發裡,台灣不會缺席。以上有學長的分享也有教授的回憶,圖片來源:Omdia

面板的市占率

面板的市占率



avatar-img
145會員
31內容數
此專輯主要探討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包含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物理引擎和各種生成虛擬影像內容的算法,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並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如果覺得阿財寫的不錯也不要吝嗇你們的愛心~當然也可以贊助阿財,讓阿財更有寫作的動力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看到很多網路上的留言分析,中國大陸的各種廠商為什麼可以把價格搞的這麼殺?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在什麼政治體制拉什麼政府補貼等等… 政府補貼這件事很常見,許多產業發展初期與政府合作是很正常的(甚至政府帶頭),想當年兩兆雙星台灣大力扶植面板和半導體(當然韓國也是),要知道當年台積從工研院獨立出去的時候,蓋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這次老黃在GTC keynote中與一眾人形機器人合影,許多媒體和一些人開始關注到NVIDIA進軍機器人產業,但NVIDIA走的路線不是真正做一個機器人出來賣。其實Nvidia很早就開始佈局機器人相關的研究,跟許多公司合作開發機器人相關的東西,2016年就推展了機器手臂的計畫,幾年前開始也跟亞馬遜合
NVIDIA發表會後不只讓AMD備感壓力,在車用晶片領域,高通跟Nvidia勢必有一場精彩的較量。 這邊先簡單說一下中國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的晶片配置(基本上傳統車廠也會慢慢跟上)。通常目前的汽車可以將運算分成智駕座艙SoC和自動駕駛SoC。現在車子的功能越來越多,所以對智駕座艙的SoC的算力需求也提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看到很多網路上的留言分析,中國大陸的各種廠商為什麼可以把價格搞的這麼殺?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在什麼政治體制拉什麼政府補貼等等… 政府補貼這件事很常見,許多產業發展初期與政府合作是很正常的(甚至政府帶頭),想當年兩兆雙星台灣大力扶植面板和半導體(當然韓國也是),要知道當年台積從工研院獨立出去的時候,蓋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這次老黃在GTC keynote中與一眾人形機器人合影,許多媒體和一些人開始關注到NVIDIA進軍機器人產業,但NVIDIA走的路線不是真正做一個機器人出來賣。其實Nvidia很早就開始佈局機器人相關的研究,跟許多公司合作開發機器人相關的東西,2016年就推展了機器手臂的計畫,幾年前開始也跟亞馬遜合
NVIDIA發表會後不只讓AMD備感壓力,在車用晶片領域,高通跟Nvidia勢必有一場精彩的較量。 這邊先簡單說一下中國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的晶片配置(基本上傳統車廠也會慢慢跟上)。通常目前的汽車可以將運算分成智駕座艙SoC和自動駕駛SoC。現在車子的功能越來越多,所以對智駕座艙的SoC的算力需求也提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電子產業是全球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力和競爭力遍及世界各地。憑藉卓越的技術創新、高效的生產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鏈,台灣在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電子零組件和光電產品等多個領域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些產業不僅推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全球
Thumbnail
台灣電子的發源地 光華商場與三創大樓背後的巷弄,是台北市一個充滿歷史與現代科技交錯的地方。這裡的店面無數,專賣電腦設備及周邊配件,吸引著大批電子業人士與科技愛好者。這個地區,見證了台灣電子產業的起步與繁榮。 高架橋下光華商場 早期的光華商場,是在高架橋下形成的一個特殊市場。那時候,光華商場還只
Thumbnail
「台灣是我們非常珍貴的夥伴的集中地,NVIDIA的一切都從這裡開始。我們的夥伴和銷售團隊,從台灣把這一切帶到全世界。台灣與輝達的合作,創造了全世界的AI基礎架構」。這是黃仁勳在台大演講的開場白。台灣是現在全球半導體和 AI 的重鎮。頂尖的技術和優秀的人才,將世界帶到台灣。 面對台灣產業和人民的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據報導,台灣重電族群,受惠強韌電網計畫及美國基礎建設供應需求,首季財報表現亮眼。重電軍團甚至可再旺十年,未來展望看好。另外,謝金河也指出,台灣錢淹腳目有望再現,將重寫台灣經濟傳奇。 資金與人力回流,台灣經濟成長!企業倘若能搭配政府的措施,將資金投入於人力知識成本與技術創新上,台灣經濟必然會持續成長!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的其中一部分是美國對於晶片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生產晶片的半導體產業,則是台灣的關鍵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在2022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對GDP的貢獻值約為1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位置,僅次於美國。正因為如此,中美貿易戰很可能會影響台灣經濟,而且是往不好的方向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敝人雖然為文科畢業,不過我也是一位股民,台積電投資在其他國家設立分場,這個動作代表的冒險與追求進步。不過台積電對全世界來說是一把雙面刃! 怎麼說呢?台積電成為歐美日國家要搶的主要半導體供應鏈龍頭。因為設備必須要十分精良以及不能夠有電力失控、無塵室遭塵埃破壞,還有用水資源不斷隨著新進製程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電子產業是全球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力和競爭力遍及世界各地。憑藉卓越的技術創新、高效的生產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鏈,台灣在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電子零組件和光電產品等多個領域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些產業不僅推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全球
Thumbnail
台灣電子的發源地 光華商場與三創大樓背後的巷弄,是台北市一個充滿歷史與現代科技交錯的地方。這裡的店面無數,專賣電腦設備及周邊配件,吸引著大批電子業人士與科技愛好者。這個地區,見證了台灣電子產業的起步與繁榮。 高架橋下光華商場 早期的光華商場,是在高架橋下形成的一個特殊市場。那時候,光華商場還只
Thumbnail
「台灣是我們非常珍貴的夥伴的集中地,NVIDIA的一切都從這裡開始。我們的夥伴和銷售團隊,從台灣把這一切帶到全世界。台灣與輝達的合作,創造了全世界的AI基礎架構」。這是黃仁勳在台大演講的開場白。台灣是現在全球半導體和 AI 的重鎮。頂尖的技術和優秀的人才,將世界帶到台灣。 面對台灣產業和人民的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據報導,台灣重電族群,受惠強韌電網計畫及美國基礎建設供應需求,首季財報表現亮眼。重電軍團甚至可再旺十年,未來展望看好。另外,謝金河也指出,台灣錢淹腳目有望再現,將重寫台灣經濟傳奇。 資金與人力回流,台灣經濟成長!企業倘若能搭配政府的措施,將資金投入於人力知識成本與技術創新上,台灣經濟必然會持續成長!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的其中一部分是美國對於晶片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生產晶片的半導體產業,則是台灣的關鍵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在2022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對GDP的貢獻值約為1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位置,僅次於美國。正因為如此,中美貿易戰很可能會影響台灣經濟,而且是往不好的方向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敝人雖然為文科畢業,不過我也是一位股民,台積電投資在其他國家設立分場,這個動作代表的冒險與追求進步。不過台積電對全世界來說是一把雙面刃! 怎麼說呢?台積電成為歐美日國家要搶的主要半導體供應鏈龍頭。因為設備必須要十分精良以及不能夠有電力失控、無塵室遭塵埃破壞,還有用水資源不斷隨著新進製程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