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台北當代藝博的天鵝之歌?台北當代2024的美麗與哀愁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充斥的去年,還惹得我為了這短視的歪風為文譏刺。連我上週開直播訪問到見多識廣的The ArtNewspaper中國區主編Lisa Movius也提到非常不喜歡此間甜膩張揚的「可愛美學」。但今年這種一窩蜂顯著消散了。

時值市場不景氣,所以展商帶來的作品相對保守。整場以繪畫佔絕對比例,展出裝置與雕塑的似不到十家,而攝影、錄像尤其稀少。所謂Ultra Contemporary 與Emerging artist幾至銷聲匿跡。但披沙煉金下,我還是發現了意外的驚喜:例如來自伊斯坦堡Zilberman 展出的AZADE KÖKER與參加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的Issac Chong-Wei 的具備強烈政治反諷的作品;另一間土耳其畫廊Dirimart展出了2014年坎城金棕櫚獎得主Nuri Bilge Ceylan的攝影;韓國畫廊Lee & Bae的錄像裝置;尊彩畫廊的于彭個展;不惜騰出大牆面給新興藝術家的大未來林舍畫廊的佛心價作品--既不萌且微糖;而卓納畫廊把展間內分割成三大區塊展陳李希特、南瓜阿嬤、Wolfgang Tillmans 是迥異於香港巴賽爾的攤位設計。尤其Wolfgang Tillmans 區的個展,連同Culturi展出的Israfil Ridhwan,呼應了本屆威雙的對邊緣與酷兒藝術的重視。這些有觀點的策展,已經突破了純商業交易的考量。哪怕暫時不能激起個人藏家的購買慾,我覺得美術館、基金會等機構典藏單位應該有所會心。

Zilberman Gallery Issax Chong-Wei 作品


台北當代本屆辦理了深度論壇。我參加的是邀請到藝術銀行、北美館、新北美術館、桃美館關於公共機構典藏的座談。各機構的館長與核心決策者親自出席報告,內容豐富,且拉高了收藏的戰略格局。另外,會場也劃出專區交文化部展出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尋求在地連結與互動,是此間各界對台北當代藝博的殷望。如今走出第一步,雖然慢了點,還是值得嘉許。

台北當代藝博深度論壇


本屆展會的日韓展商一如去年積極,且帶來的作品面貌較為多元。像去年那種網紅、明星麕集的場面,今年絕無僅見。但今年國外訪客、業者竟也少於往昔。從Google Trends 來比較:非但台北當代藝博的全球搜尋熱度落後五年前仍然不少,最匪夷所思的:是一年以來的熱度還輸給咸認冷清的新加坡藝博Art SG! 而這兩個藝博竟還是同一個主辦人與贊助者呢!

台北當代藝博五年來谷歌搜尋熱度


台北當代藝博與新加坡藝博近一年谷歌搜尋熱度比較


藝術市場不景氣導致業者、藏家撙節開支是想當然耳。但如果各國業者與藏家在預算運用取捨之下,是優先捨棄來台參展觀展,顯然不妙!本屆台北當代藝博從開幕到閉幕,懷疑本屆就要高唱驪歌的傳言甚囂塵上,甚至不少是出自屆屆參展不輟的業者之口。一個展會辦了五屆,竟還會引起存續與否的哀愁,那不能不說:主辦單位總有該檢討改進之處。我也將打頭陣野人獻曝一番。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3f8f9c6a-4113-4441-bada-9df6090d9c1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Kang-Ywe Ly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