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4 我們都忽略的謝飯禱告的眉角

我也開始養成對禱告的敏銳度,包括「說」和「聽」的敏銳度。

如果「敏銳」的反義詞是「遲鈍」甚至是「無感」的話,那麼我最無感的禱告大概是謝飯禱告。我小時候上的幼稚園由教會營辦,每次吃點心之前都必須先謝飯禱告。作為經過半天唱遊、蹦跳、放電的幼童,我和同學已經飢渴爆表;再按規定乖乖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師來倒飲料、發點心,我們的小手和小嘴巴蓄勢待發,快忍耐不住了。終於來到用餐前最後一個儀式,我們跟著老師謝飯禱告:「感謝天父,賜我飲食,求主潔淨,保我平安,奉主名求,阿們。」每次唸到「阿們」,總是特別齊聲和雀躍,我們都心領神會,知道被囚禁的食慾將會獲得假釋。 

自從讀幼稚園時學會謝飯禱告,在之後用餐前的謝飯,我都會唸類似的禱文,一餐復一餐,一日復一日,難免覺得無感。直到最近在神學院「回娘家」聚餐中,老師跟我們談到謝飯禱告,我才恍然大悟,敏銳地感受謝飯禱告的分量,提醒自己由衷地說出每一句謝飯禱文。

老師問大家:「我們習慣謝飯禱告時『求主潔淨食物』,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食物在禮儀上或屬靈上不潔嗎?還是擔心煮菜的人處理食物不夠衛生?」我和一眾神學院同學愣住了,彷彿心虛地搜尋腦海中僅存的聖經研究、系統神學、禮儀神學等知識。在氣氛變得尷尬之前,老師貼心地為我們解圍:「其實我也不確定,不過我曾經跟神學院來自西方的老宣教士談。他們表示,早年來中國宣教,物質生活貧乏,能夠飽餐一頓是恩典,於是真誠地感謝上帝供應飲食;當年衛生環境惡劣,霍亂、食物中毒時常發生,因此就需要求上帝保守食物是乾淨的,不會吃壞肚子的。」我們點頭稱是,冷不防老師補上反高潮的一句:「但是來到現在,你們最好不要說『求主潔淨食物』。」我們殷切等待老師的解釋。「想想看,你家裡還沒信主的母親,辛辛苦苦地為你煮一頓飯,你禱告感謝上帝,沒有感謝母親、肯定她的付出都算了,你還要『求主潔淨食物』,不就是暗示母親為你預備的飯食不衛生?這是大不敬呢。同樣道理,教會去外面辦活動、營會,在餐廳用餐的時候,你作為牧者拿著麥克風帶領大家謝飯禱告,『求主潔淨食物』,餐廳裡為你煮飯、洗碗、服務的員工會怎麼想?」

禱告的對象是上帝,我們不應該為了取悅聽到我們禱告的人,而故意說出他們認同的禱文。正如馬太福音在耶穌教導主禱文的上文記載,耶穌告訴門徒:「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禱告,故意讓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太六5)可是我的神學院老師也有一定道理,在別人面前開口禱告的「副產物」是信仰的宣示和福音的見證。我們的禱告生活時應該養成「說」方面的敏銳度,準確呈現信仰的內容(基督教的世界觀)和我們作為福音使者的善意(避免惹人誤會)。換句話說,我們謝飯禱告,除了感謝上帝的恩賜之外,也應該肯定上帝使用那些為我們煮菜、服務我們的人的付出,讓我們得飽足;也應該避免讓他們誤以為我們嫌棄他們預備的飯食不衛生。

「說」的敏銳度有助宣示信仰、見證福音,「聽」的敏銳度則是牧者輔導的最好幫手。正如上文一直強調,禱告能夠反映基督徒的靈命健康狀況,牧者輔敏銳地「聽」,有利於檢視會友的世界觀、信仰內涵、與上帝的關係、生活中的需要等,進一步適切地牧養他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社科原著讀 × 基督教觀點 = 對話可能~嚴建基KK,在台港人,傳道人,《校園》雜誌副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士,香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