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13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raw-image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比較兩語文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沒有太大的意義﹔第二,比較兩語的語音亦不見得能夠顯露多大的文化分歧﹔第三,語義的賦予總是任意的,在現代語言學的初階段,比較兩語的語義結構亦不能太深入。總的來說,最能突顯各個語言背後的文化分歧就是比較兩語如何用句子表達複雜的概念。這便進入到句子的結構也就是語構的比較。現代歐洲語言學者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土壤中關注到語構的問題,並從而將中國語歸入非屈折語的孤立語類別中。

以此簡短的歷史陳述為背景,本書要證明的不是漢語 (下文一律用此取代「中國語」) 有語法這樣的一個謙虛的命題。漢語具有廣義下的語法並無爭議。文字學本身當可符合語法內容的一部份。本書正文只談語構,出發點是邏輯及哲學。本書要證明的是上古漢語語構具有非常明顯的邏輯性結構。證明很簡單,我們將證明上古漢語實在是按照一些邏輯或數學操作構造,這本身便證明了漢語語構具備某種邏輯結構。趙元任在1946年用英語發表了一篇名為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Words (〈中國字的邏輯結構〉) 的文章 [Chao 1946],題目弄大了,內文卻沒有太多邏輯的成份,大概與趙元任沒有受過正統的邏輯學訓練有關。

此為導論。

__________

代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