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100】3個重點,不靠意志就能持續往前--《原子習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子習慣》過去這段時間長期霸榜,之前看過一次不過沒寫心得,心想如果【超閱讀觀點】第100篇的書要有一定代表性的話,那麼想必《原子習慣》再適合不過,於是把《原子習慣》速讀一次,再檢視從2021年8月發表第一篇【超閱讀觀點】至今,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點,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身分認同的重要性--我是誰,所以做什麼事

作者書中提到,改變的發生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改變結果、改變過程跟改變身分認同。結果關乎得到什麼,過程關乎做了什麼,身分認同關乎相信什麼,通常我們都以「改變結果」為主,然後接著改變過程,問題在於,要改變結果,有時候是需要很長的過程,如果沒先改變身分認同,那麼就很難支持下去,導致失敗。

書中舉了戒菸的例子,兩個拒絕香菸的人,有人遞香菸時,一個人回應「不用了,謝謝,我在戒菸」,另一個人回應「不用了,謝謝,我不抽菸」,無形間透露一個是不抽菸的人,一個還在跟抽菸奮鬥中。

相對的,如果先設定減重7公斤,那麼減重過程一定很辛苦,因為減重7公斤的成果不會馬上顯現出來,只要中間有所停滯就很容易放棄,但如果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健康飲食的運動者」,那麼自己的所做所為就會大部分符合這個方向,減重7公斤這個結果就會比較容易達成。

用具體的行動計劃,讓好習慣容易執行

《原子習慣》的主軸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我們人一天的生活由無數的小行為構築而成,且大腦又偏向耗能最少的方式,所以只要形成固定模式,就不容易改變。在提示方面,要用具體的行動計畫,取代激勵式的宣示,並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在做的事綁在一起,所以與其說「每天要運動」,倒不如讓自己「在脫掉上班的鞋子後,立刻換上運動服出門」;如果要養成看書習慣,可以在枕頭旁放一本書,睡前整理床鋪後,看枕頭旁的那本書。讓提示顯而易見,而不是讓習慣牽著鼻子走。

在習慣養成方面,重點在於頻率而非時間,不在於幾天養成,而在於做多少次能養成。另方面,要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意願也能執行,讓行動輕而易舉不是指做容易的事,而是要盡可能讓「做長期下來會有回報的事」變得比較不費力。

書中有分享兩分鐘法則,很簡單,只做兩分鐘就好,在覺得費力前停止也沒關係。覺得跑步很麻煩?沒關係,至少出門,跑兩分鐘就停也沒關係,用兩分鐘法則讓自己維持習慣,一旦開始了,通常會超過兩分鐘。

讓每個好的小習慣,構築好生活

帶來立即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立即懲罰的行為會被禁止。維持一項習慣的關鍵是成功的感受,這樣的感受會讓自己知道習慣有所回報,努力是值得的。不過這個短期獎勵必須要能強化身分認同,不能有所牴觸,比如決定不吃外食,那麼每跳過一次外食,就可以把存一筆小錢到「旅遊帳戶」作為之後的旅遊基金。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一開始提到英國自行車隊的故事,超過100年沒任何選手在環法自行車賽奪冠過,在換了教練後,慢慢從自行車車墊、自行車衣是否舒適等小細節做起,最後甚至是測試不同的按麼油,看哪種能讓肌肉恢復最快等看似跟騎自行車無關的事,最後在北京奧運、環法自行車賽等賽事奪冠。所以,不要輕忽每個小細節跟決定,這些累積起來會造最後的結果有非常大的差距,每天差一點,每週差一點,放大到每個月、每年就差很多。


西恩後見

看完《原子習慣》後,就運用「身分認同」內容,在方格子創立【超閱讀觀點】,告訴自己要閱讀,也要輸出,更要有自己的觀點。當然,閱讀跟輸出方面,有時候會因為惰性中斷,所以一開始事先用每天閱讀50頁的方式,讓自己開始閱讀這件事,等到習慣成自然後,真的就不需要再特別想著要閱讀,因為它已經內化成反射動作。

輸出也是,之前會想著要一次寫完心得,不過一次要寫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這意味著要空下一段完整的時間,這就不符合書中提到要簡單到沒意願也能執行的原則,第二當寫心得變成負擔後,自然會有很多藉口逃避,比如太累、沒時間一次完成一篇。

所以,原本是規劃要一週一篇,但從2021年8月發表第一篇以來,應該要有136篇左右,現在只有100篇是因為在2022跟23年都曾經中斷過。書中有提到如果習慣中斷了,該怎辦?作者給的答案是「不要錯過兩次」,這點我非常認同,當你錯過的二次就會發現,原來不努力那麼輕鬆,就很容易再繼續中斷下去。

因此,後來西恩也在產出過程中,不再要求自己一次寫完,而是在確定重點後,採分天分段寫的方式,降低寫作阻力。另一方面,如果覺得當週比較沒時間,閱讀的書就改變成自己有興趣,但閱讀起來不會負擔太大的書,或許不完美,至少能夠繼續維持下去,讓自己大致上往正確的道路前進。這樣,雖然沒有136篇,終究還是默默到達100篇這個自己當初沒想過的數字。

也謝謝每一個在這段期間、曾經為我按愛心、留言鼓勵,以及付費訂閱的朋友,謝謝大家: )

    avatar-img
    85會員
    13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這本書雖然有「墨菲定律」,但其實「墨菲定律」只佔了全書一小部分。 《墨菲定律》蒐整68則心理學相關的實例故事及知名的實驗,包含認識自我、人際交往、職場、談判等,西恩選出一些比較有心得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野馬結局 非洲草原上的吸血蝙蝠會在野馬上吸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這本書雖然有「墨菲定律」,但其實「墨菲定律」只佔了全書一小部分。 《墨菲定律》蒐整68則心理學相關的實例故事及知名的實驗,包含認識自我、人際交往、職場、談判等,西恩選出一些比較有心得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野馬結局 非洲草原上的吸血蝙蝠會在野馬上吸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書名:原子習慣 作者:James Clear 《原子習慣》這本書已經在銷售排行榜暢銷很久,讀完之後的感觸是"完全能理解爲何他可以舊居暢銷排行榜"。 網路上的讀書筆記很多,寫的都很詳細,但還是很推薦買一本來完讀還是不一樣的,畢竟每個人看到的重點都不太一樣。讀完一陣子之後也開始回想自己生活中是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 步驟二、渴望 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如果有一本書出版了好多年,依舊佔據各大排行榜,而且來到一百多刷的成績,是否能吸引你閱讀呢?我想《原子習慣》正是如此的存在,即便讀過以原子習慣為概念的諸多書籍,還是想親自感受一下這本書的魅力何在? 原以為這本書講述的概念就是一天改變一點,久而久之就能達成原以為難以企及的目標,但事情並不如我們想得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書名:原子習慣 作者:James Clear 《原子習慣》這本書已經在銷售排行榜暢銷很久,讀完之後的感觸是"完全能理解爲何他可以舊居暢銷排行榜"。 網路上的讀書筆記很多,寫的都很詳細,但還是很推薦買一本來完讀還是不一樣的,畢竟每個人看到的重點都不太一樣。讀完一陣子之後也開始回想自己生活中是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 步驟二、渴望 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如果有一本書出版了好多年,依舊佔據各大排行榜,而且來到一百多刷的成績,是否能吸引你閱讀呢?我想《原子習慣》正是如此的存在,即便讀過以原子習慣為概念的諸多書籍,還是想親自感受一下這本書的魅力何在? 原以為這本書講述的概念就是一天改變一點,久而久之就能達成原以為難以企及的目標,但事情並不如我們想得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