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妹妹動手能力很厲害,只是沒想到這麼厲害!

最近妹妹正在縫製布皮夾要給同學當生日禮物。

 

妹妹一向都很有自己動手的能力,前提是要有動力。

記得以前她在學騎腳踏車的時候,看著姊姊在一旁騎地飛快,就會滿眼的羨慕,但是等到自己練習的時候才知道並不容易,這時候就可以看到她邊哭邊抱怨邊繼續練習的模樣。哭是因為平衡不穩、摔車跌倒會痛;抱怨是怎麼練習這麼多次還學不會;繼續練習則是因為他想要跟姊姊一樣。所以多種情緒交織下,就出現上述的情況了。

後來練習滑蛇板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同樣的狀況,因為姊姊的生日早她半年,姐姐那一年選的禮物就是蛇板,所以當姊姊練習一段時間,可以自在的滑行好長一段距離之後,妹妹也說她的生日禮物要選蛇板。然後,邊哭邊抱怨邊繼續練習的模樣再次出現…

 

而縫紉,是她去年暑假看著學校開的暑期活動課程,自己選擇的。為期一週,每天3小時,每天都能聽到她分享今天老師又教了什麼針法、自己完成了什麼作業等,也會聽她抱怨手又給針戳到了,或者是哪位同學又怎麼弄到她了~其實聽她的“分享”(包含抱怨),其實挺有趣的,當然持續的鼓勵是必須的,但是多半都由她自己完成,因為她得意的時候,口頭禪就是:「我怎麼這麼厲害?!」

 

所以自從去年暑假之後,家裡只要出現可以縫補的東西,她都不放過,一方面繼續練習和複習學到的針法,另一方面,只要當她完成一件修補,就可以看到她得意地拿著成品出現在你面前,然後自言自語地說「我怎麼這麼厲害?!」然後,當爹的我就笑著附和,然後把她趕去做下一件該做的事情。

 

不過這一次,當爹的我是有點吃味的,是因為妹妹正在縫製要給同學當生日禮物的物品,是“布皮夾”。

因為姊妹倆前一陣子,有注意到我的皮夾零錢格線頭開始脫落,開了一個不大的口子,偶爾會有硬幣從這裡掉出來,曾經關心地問我什麼時候要去換一個新皮夾,個人評估是影響不大,也就沒有急著換。

然後,再然後,就發現妹妹正準備縫製禮物給同學,禮物卻剛好是前一陣子才勸我要去換掉的皮夾(雖然是布的,但若是妹妹準備的,我一定非常樂意馬上換掉!)。

因為妹妹有些時候比較不會在意別人的心情,我以為她只是沒想起當爹的皮夾該換一個了,直接趁她準備材料的時候問她:「之前說要幫我換一個皮夾,這次妳幫同學準備布皮夾當生日禮物,要不要順道也送老爸我一個?反正再三個月就是父親節,當父親節禮物正好!」妹妹傲嬌地回頭對我說:「拜託,縫這個很麻煩耶,材料還要再多準備一份,而且,母親節剛過,媽咪我也沒有送啊!為什麼父親節你的禮物我一定要送這個?」好吧,當爹的瞬間無語,確實不能偏心啊!

 

妹妹自己的籌畫過程

我覺得關於妹妹自己要縫製禮物給同學,她自己籌畫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有決定送什麼而已。

怎麼說?清明節連假結束後,就發現她自己上網看一些東西,找一些資料。然後就請媽咪某一天幫她去圖書館取預定的書籍,老婆拿到書的當下有點意外,因為書名是「我的縫紉機筆記」。

拿到書的當晚,就看到她認真研究,還會跑過來問我書裡的步驟哪裡怪怪的,比如反面先縫邊,翻到正面之後再處理配件的步驟,她就疑惑的問我:「爸,這邊怎麼怪怪的,翻過來之後應該左右相反,可是圖面卻長這樣?」或是「爸,這裡說要在夾層中縫上配件,可是圖上怎麼是縫在外邊?」等諸如此類空間上或是順序步驟上的問題。當爹的我當然是慢慢說明,甚至某些部份我也覺得圖上錯了,只能和她說:「這裡我也覺得怪怪的,應該會是如何如何(…省略數百字…),可能要真的做了之後才知道。」

 

等她自己覺得弄清楚之後,就開始纏著我和她老媽,一下要我去蝦皮訂購她理想的布料(到貨之後還嫌棄怎麼色調和網路上看到的差這麼多),一下拖著她老媽去附近的手工藝品店要買材料,然後就看到她已經在動手了~~

 

說著的,我知道她動手能力很厲害,只是沒想到這麼厲害!如果從產品規畫的角度來看,妹妹這次的流程可能比很多成人都要詳細仔細。從資料蒐集、步驟規劃分析、材料準備、實際動手,基本沒有看到她失誤的地方,甚至重工的部分都考慮了,因為我注意到她的配件很有把握的只準備一套,照她的說法就是:「縫錯了,拆線再縫一次就可以,配件不會壞,反正布料有多買,夠了。」夠直接的。

 

總之,靜靜等待她的最終成品。

然後,給自己準備父親節禮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為筆者分享“親子共創業”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實作課結果與心得分享,歡迎留言討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