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心理】鄧寧-克魯格效應:笨的人講話越大聲?#知識達點滴 240525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新知:笨的人不知道自己笨不是他的錯,都是大腦惹的禍

本日推薦: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我可能錯了》

本日提問:下次遇到一知半解卻大放厥詞的人,你會怎麼做?


笨的人講話越大聲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又稱鄧克效應(DK effect),直白一點或說井蛙現象,是一種認知偏誤。缺乏智識能力者大腦會製造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誤以為自己比旁人更懂更有思考能力。

美國康乃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將之歸咎於元認知的缺失,造成能力低下者無法正確地認識到自己欠缺部分,反而是非常有才幹的人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如下圖所示,實驗結果證明,測驗成績較低的人會高估自己成績,成績越低與想像落差越大,反而測驗成績高的人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


然而在現今社會,一個人越自信,講話越擲地有聲,就能使人越信服。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很魔幻的現象,常常看到沒讀多少書的網紅大肆批評或推崇某些事物,群眾便一窩蜂撻伐或跟風,專家學者出面澄清闢謠,提供多項證據,有時候還要被盲目的粉絲攻擊。專家學者所處的研究環境,周遭通常都是擁有相同智識水平的人,因此某些問題看法,在他眼裡是常態,是一般常識,若要提出新的見解,肯定要做足功課準備才敢發表,發言態度一定盡量保持溫良恭儉讓,避免被同溫層打臉攻擊。

但網紅不用,網紅說話大聲就贏了,自信就會產生聲量,就會產生信眾。

我們如何應對?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個對事物一知半解,用自己的濾鏡看世界,卻大放厥詞還想說服你認同他的看法的人,要怎麼應對比較好呢?

A. 講話更大聲,更有自信的使他信服

B. 溫和理性,客觀分析說服他

C. 微笑點頭,快快結束話題離開

我會選C,我也推薦大家選C。

因為思考能力缺乏者,通常會對智性說服抱有敵意。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菩薩,面對不理性的人還能如如不動,保持客觀冷靜。更何況,即使你客觀冷靜說理,對方也許只會繼續咆哮,質疑你憑什麼指指點點,跳針重複同樣問答輪迴,又或者是直接避而不談,離開現場。

人生苦短,把時間留給喜歡的人事物就好,所以我強烈推薦大家選C,不要浪費時間精神辯論下去。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怎麼有辦法肯定,你不是那個智識較為低下,思考不全面的一方呢?

喔,親愛的,你不會知道,因為你的大腦總是喜歡讓你感覺良好

今天的知識達點滴就到這裡,我們明天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