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如果蕭峰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

raw-image


好久沒有更新文章,本來打算要過陣子比較有空時再繼續分享我的金庸觀,但剛好這段時間發生的熱門新聞──有關五月天在北京演唱會中一句「我們中國人」引起喧然大波,讓我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就借用阿傑看金庸的篇幅,讓我也蹭一下新聞熱度,儘管這新聞也過去十來天了。


我之前分別寫過有關《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按照時間序來看,金庸先寫了《射鵰三部曲》,之後才有《天龍八部》而眾所周知的,金庸的封筆之作,就是《鹿鼎記》,而我正是想從這三部小說,來看看金庸的思想轉折。


首先,在《射鵰》中,滿滿的民族氣節,從開頭牛家村的說書,楊鐵心和郭嘯天與說書老者在曲三酒店的談話,先交待了故事背景以及有關宋金之仇的種種,這裡不僅埋下了故事伏筆,也定調了小說的中心思想。

之後郭靖母子在蒙古生活,即使郭靖和成吉思汗有這麼多關係,和拖雷結為安答,但身為漢人的郭靖始終沒有把自己當作蒙古人;對照組正是楊康,即使從小生在金國王宮,也沒人告訴他的真實身份,直到他18歲的時候,才知道這個真相,無論內心是否接受這個突然而來的事實,或是無法放棄金國王子的身份,都讓他背負著「認賊作父」的惡名。故事的過程中,也免不了相助趙王府的高手,卻也僅是反派的角色,沒有被賦予類似「漢奸」的汙名。當然,幫著金國修理自家人的南宋臣子,從宰相韓侂胄到聽命行事的段天德,則是令人髮指,卑劣下流的人物;還有東邪黃藥師,儘管痛恨禮教,行事妄邪,卻也認為民族大義乃大節之所在,最敬佩的就是忠臣義士。

其後,郭靖跟隨成吉思汗的大軍西征,立下大功,但當成吉思汗要求郭靖攻打南宋,連郭靖的母親寧願身死,也不願郭靖聽命,最後郭靖為了大宋,甚至決意刺殺結義兄弟拖雷。整部《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各種設定、各種情節,包含對岳飛相關事蹟的描述,都在不斷地以漢人觀點,根深蒂固著不可侵犯的民族主義。


延續到《神鵰俠侶》,這樣的精神,直接昇華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即使楊過,在故事後期行俠仗義,得到神鵰俠的稱號,但最終仍是必須擊殺蒙古大汗,拯救襄陽,才不枉了《神鵰俠侶》書名中的「俠」字。

而這樣的概念,到了《倚天屠龍記》開始有所轉變,張無忌最終的眷屬是趙敏,身為元朝的蒙古郡主,開始也很難被明教人所信任,而且也曾經殺害或傷害許多正派人士,張無忌終究要悄然離去,趙敏也必須和自己的父兄反目,兩人才能有畫眉之樂的情節。

而故事中另一個關鍵──「明教」,其實本質是良善的,只因種種原因而成無正派人士欲除之而後快的魔教,這都是金庸有意顛覆讀者們原本在前兩部小說中所建立的正邪不兩立、民族氣節這些觀念。


金庸到了《天龍八部》時,創造了最悲劇的角色──蕭峰,他父母是契丹人,在他嬰兒時期,因為慕容博的陰謀,母親被中原人士所害,父親跳崖,蕭峰則被漢人收養,竟然還成為丐幫幫主;但杏子林之會中被當眾揭露身世,「喬峰乍聞自己身世,竟是契丹子裔,心中本來百感交集,近十年來,他每日裡便是計謀如何破滅遼國,多殺契丹胡虜,突然間驚悉此事,縱然他一生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也禁不住手足無措。」

儘管他辭了幫主之位,立誓「有生之年,決不傷一條漢人的性命」,卻還是為了阿珠,在聚閒莊大開殺戒,成為中原武林公敵;此後歷經變故,卻又成為大遼的南院大王,但如《射鵰》中的郭靖類似,遼帝命他攻打大宋,只是郭靖本為漢人,而蕭峰則是本為契丹人,漢人扶養,此時正是漢人之仇敵,但他仍不願從命。

最終,他為了因阻止遼軍入侵的中原武林人士,在進退不得的危機時刻,逼迫耶律洪基終其一生不再侵犯大宋。也因為他身為遼人,卻助宋反遼,為全忠義而自盡。

《天龍八部》的故事,雖沒有真正的主軸,但顯然已擴展武俠的世界,不只中原的門派,大宋的周邊,遼國、大理、西夏、吐蕃,以及心念復國的大燕…,雖仍是漢人的觀點,但是國際化已成為趨勢,民族大義,復國之願,都成為現實中的難以解決的矛盾。


而金庸最終的《鹿鼎記》,則開始尋求更徹底的顛覆,從主角韋小寶的人設開始,既沒有武、也沒有俠,這樣的人物類型要成為主角真的少見。韋小寶因緣際會成為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的青木堂香主,卻全然並非真心想要反清復明,與康熙結為好友,也只是因緣巧合;一邊是大義凜然的反清復明使命,一邊是功名富貴兼至交好友,他憑藉著另類的才能遊走兩端,以天地會香主僞裝小太監的身份,迭有驚險奇遇。

雖然主要的反面人物就是所謂的「大漢奸」吳三桂,但在韋小寶方面,可不是因為漢奸的身份而去跟吳三桂作對,而在故事中,最終出賣了天地會的人正是天地會的自己人風際中,整個故事架構,雖然包裝著天地會民族主義的外衣,但也不斷裂解這樣的信念,而故事的結局,韋小寶和揚州妓院的母親韋春花的對談中,原來韋小寶的父親究竟是漢滿蒙回藏哪個民族的人,根本搞不清楚,彷彿是老天對歷經各種驚險的韋小寶開的一場玩笑。到了這裡,就像是順應時代潮流一般,金庸藉由韋小寶,正式宣告中國的民族融合,漢民族已不是中原的理所當然。


回頭來看《天龍八部》中大遼的南院大王蕭峰,當時的他的處境,他生在大宋,卻是宋的大仇,遼國的南院大王,他能做的就是禁止打草穀,或是釋放宋的俘虜…。當他面對攻打大宋的命令,也僅能捨命不從,當那群對他恨之入骨的中原武林人士遭難,他也必須拼命阻止,當他面對自己反遼助宋的處境時,他唯有一死,才能成全大義。這是個了不起的悲劇,這是在那個年代才會發生的悲劇。

時至今日,不只五月天,諸多藝人都面臨這樣的處境,他們唯一的問題,就在於他們是公眾人物,他們必須面對千夫所指,網路霸凌。就像蕭峰一樣,只因為他本是丐幫幫主,武功高強,一旦揭露身世,立刻就是全民公敵。但中原武林是因為忌憚蕭峰之能,憂心他助遼侵宋,然而我們究竟擔心五月天「我們中國人」會如何害了台灣?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我們中國人」這幾個字有什麼問題?下流的動輒用「舔」、「跪」等字眼侮辱,比較有水準的用「傷心」「為了賺人民幣」來形容,然而,從小到大,「我是中國人」這樣的詞句絕對是毋須解釋的平常用語,為何到了現代,台灣社會反而倒退,聽到五月天一說,就群情激憤,起而撻伐?難道這就是民進黨政府最值得驕傲的政績,執政多年後,反中去中的各種政策,成功洗腦了一大群支持者?

在現今台灣,包括我在內,有很多人都能輕易講出「我們中國人」,我們沒有要跪沒有要舔,我們沒有要賺人民幣,我們不是害怕戰爭,也沒有要支持統一,但是,我們本來就是「中國人」。要論民族,中國人比華人更能代表我們,要論政治意涵,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簡稱中國,多年以前,我們自稱中國,我們也自認為富裕的台灣可以代表「中國」,然而,僅因為大陸經濟實力凌駕台灣,政治影響力、軍力、市場都遠超過台灣,我們難道是因為自卑心作祟而自我拋棄「中國人」,並且還要進一步踐踏說出「我們中國人」這句話的同胞?我們所厭惡的對岸網軍的行為,台灣人也在起而效法,如果這是某種天生的基因使然,那大家還真都是中國人。


一般老百姓如果講出「我們中國人」,不會遭受到和五月天相同的待遇,不是因為五月天賺了人民幣,只因為五月天被期待不會講出這樣的話,而這樣的期待,可以說是中共對台灣步步進逼,也可以說是獨派在台灣生根茁壯,更可以說是兩岸各自發展,逐漸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社會氛圍;唯一相同的是,當我們指責對岸的小粉紅,我們也有絕對不惶多讓的1450,當我們指責對岸控制言論自由,台灣政府也照樣查水表、關新聞臺,當我們自詡民主自由,實則對於執政者的各種密件毫無辦法,對於中飽私囊的綠友友無力制裁,即使民選的國會,多數表決也無法讓少數服從,這樣失格的民主,值得我們沾沾自喜嗎?

大部分的戲劇中,那些總是批評謾罵,總是喜歡冷嘲熱諷的角色,通常都是給人負面的形象,然而台灣社會,大家甘於成為這種壞人,而不願成為正面形象的主角,是台灣社會病了?還是我以為的普世價值觀已經改變?


我不是五月天歌迷,也厭惡中共政權,但我是中國人,我不需要因為我的認同去向任何人道歉。就如同生在台灣而不願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許多人一樣,我不會去質疑,也不必謾罵,每個人心中各有認同,就像金庸小說一樣,隨著時間,情勢自然就會改變,未來的事情無法預料,但至少在現在,我們不需要指著五月天,對著我們自己人,強加他們不需要承擔的政治責任,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中共政府的壓力,但口誅筆伐的這群人,不也是跟對岸一樣,大家都是同道中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