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沒有很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都知道,過度追尋外表的結果就是讓人產生容貌焦慮,很多在自己網路上群媒體上不斷強調美好外型的教練有的時候卻成為會員們感受到壓力的主要來源。所幸,現在有很多教練覺察到這一點,更加地強調訓練與健康的相關聯性。


本來以為狀況會越來越好,結果前一陣子,教練導致會員焦慮的原因又多了一個:那就是身體排列的歪斜。隨著功能性意識的提高,教練開始意識到:如果身體的排列或是擺位不在理想的狀態之下,強行訓練只會製造更多的代償與疼痛,因此,在正式訓練前將所有的關節與肌肉回復至應有的位置與長度是絕對必要的。


身為一個過來人,我目前身上所有的舊傷都是來自於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訓練思維,還好,我之前的會員還沒有聽過有因此而受過傷的消息(還是只是不好意思跟我說⋯⋯)。所以,現在教練越來越重視評估與檢測,勢必要在上強度之前,了解並且解決會員身體上的問題。目前市面上的「矯正」、「整合」之類課程越來越多,也提供了教練非常多的選擇,有一些教練很有心,幾乎把可以上的全上過一輪了。所有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會員,在他們眼裡都是一具又一具的骨骼模型,隨便瞄一下就可以知道哪些肌肉代償,隨便摸一下就可以判別是哪些部位失能。


但問題來了⋯⋯前一陣子我有機會與很多朋友們聊天,意外的發現他們都正在面對同樣的問題。對於會員而言,他們的目標是要來減脂或是增加一些肌肉,但是每一堂課,教練都讓他們趴在地上或是躺在床上把緊繃的關節先放鬆,或是喚醒一些不活躍的部位,把他們的體態調正。事實上,這都是非常有效果的,每一次課前與課後的對比照片都看得出來有很明顯的區別。然後,就下課了⋯⋯ 接著下一堂課,教練看了一眼,就會說:「怎麼上一次才幫你調整好的這一次又歪了呢?」接下來,又是一次的矯正,下課。有一部分的會員開始感到一頭霧水:這跟他們最初所期望的私人教練訓練好像有很大的落差,他們似乎並沒有感覺到有向心目中的目標邁進了一步,每一次的矯正與整合訓練,雖然有一點累,但是總是沒有「運動」的感覺,讓他們感到有一些不解⋯⋯更嚴重的,他們開始對於自我產生了很大的懷疑:他們知道自己身上是有一些運動功能的障礙存在,也因此需要尋求教練的幫助。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問題在教練眼中竟然是這麼嚴重,因為教練不斷地強調如果不改善這些問題,未來會有多少運動傷害產生的風險,而且每一次上課要不是被告知上一次的成果被打回原形,就是又被評估出新的毛病,這導致他們對於每一次上課感到很緊張,同時也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就這麼糟糕?


更有一位教練,他自己去上某個又整又合的課程,被老師叫上台當model,因為課程中提到所有的問題他都有,老師稱他為「大魔王」!其實當下他的心裡面感覺非常受傷⋯⋯ 並一度質疑自己是不是不該當教練?如果本身是教練面對這種言語都會感到不適,那麼一般的會員就更不用說了⋯⋯角度轉到另外一邊,也有幾位教練跟我聊到:他們學了這麼多的技術,有的時候面對會員真的無從下手⋯⋯ 到底同樣一個問題著眼點應該放在哪裡?應用哪一個技巧?而每次課程他們處理會員自己都弄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大功告成,結果下一次上課又被打回原形,但是心裡還是心心念念著會員的肌力訓練,感覺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覺得現在矯正訓練的流行是對於過去追求肌肉外型與肌肉力量的一種反彈,正因為現代大多數人開始把運動的目標放在整體的健康上,而這些結果也與身體功能息息相關,同時不管是從自我身體的控制到運動表現上來說,沒有良好的關節位置與肌肉長度為前提,任何的訓練都會事倍功半。但是,也與我們曾經看到的任何理論一樣,當過度強調其重要性了之後,就會失去原本的焦點。


會員本身對於教練的訓練會有一定的期待,同時對於運動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當自己滿懷熱情的與教練合作了之後,反而對身體失去自信,對於運動產生抗拒。甚至有會員告訴我,她的教練告訴她:只要他不在場,就不准碰任何的健身器材!這種「警告」讓她感到很恐懼⋯⋯這種「為你好」,又再一次的讓人感到抗拒,嗯⋯⋯ 好像在哪聽過不是嗎?


我不認為矯正整合與常規訓練是互相衝突的,在某部分的問題還沒調整結束之前,教練永遠可以尋找目前該會員可以執行的替代,或是退階動作,不旦滿足了會員想運動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提升整體訓練課程的效果。當然,這取決於會員的期望,如果他們一開始就知道教練的專長就是矯正,他們本身的目的也是在改善這個方面,那麼皆大歡喜,不會產生前面這麼多的衝突。有一些有運動經驗的資深會員,或是自己本身是多年的教練,對於訓練暸若指掌,但是需要有專業的第三者從旁來協助他們做比較深入的調整,這種配合就非常好。


但是一般的健身族群哪裡會想得這麼多?與此同時教練也完全以自我的角度出發並且過度的給予,並且缺乏聆聽與溝通。我就聽過有一些會員過了一陣子反而回頭去找原本那些喜歡把人操到爆的教練上課⋯⋯


教練是要讓會自我感覺更好,是要提供給人們信心,是要讓客戶更加的愛自己。這是一個讓人變得更加美好的職業,而這裡指的「美好」,不是等會員達到目標了之後,而是在過程中,也能感受到不斷的被賦能!而我想對所有與教練合作中,或是預備與一位教練合作的朋友們說:你會變得更加接近理想中的自己,但是原本的你就不差了,要做的只是把原本覆蓋在身上的灰塵拍掉而已,加油!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immy Y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內在原力》今天看完了這一本書,滿有共鳴的,作者艾瑞克提出了改變人生的九種心態,我覺得非常有共鳴,所以這一本書閱讀得速度非常快。而這本書的內容可說是在他之前在TMBA活動演講「從優秀到卓越」的延伸版。在我看完整本書之後,又再到youtube上收看了一次這一段演講,對於內容有更完整的吸收。如果嫌看書的
今天的新會員是一位女性,目標是要減脂。在她測體脂肪時,我從背後觀察了一下,大概發現了她身體的一些失衡與緊繃的地方。於是一開始訓練,我稍微調整了一下她的呼吸模式,接著關節活動度的動態伸展,然後帶核心訓練動作,連結到臀部肌肉群的啟動,以及一些徒手訓練動作。 其實這些動作對沒有訓練經驗的她來說,並沒有很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渴望被他人認同,因為這是人類得以發展文化與文明的本能,在《社交天性》一書中有完美的闡釋。希望被人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從我們小的時候學走路時,父母看到了我們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會興奮的給出讚美,而小孩子受到了父母的鼓勵之後,有更強烈的動機繼續努力。而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經過一間麵包店時,聞到裡面剛烤好麵包的撲鼻香味,一下子就把你帶進小時候,媽媽牽著你的手逛麵包店的回憶呢?或者是在外面用餐時,點了一碗香菇雞湯,目的就是重溫一下家的味道?如果有當過兵的,一定會記得,在野戰行軍時,在如影隨形的小蜜蜂上面一定會買得到的七七乳加巧克力,那
本來我看這一本書的書名,是有關於提問的,同時對於本書的介紹也是有關於找人聊一聊的重要性,因此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但是看了以後才知道,他的原文書名是”Just ask” ,這個”ask”在這一本書中是「請求」的意思。這一本書主要探討的是說我們如何可以請求他人的協助。 現在的網路媒體,大家都無所不用其
《內在原力》今天看完了這一本書,滿有共鳴的,作者艾瑞克提出了改變人生的九種心態,我覺得非常有共鳴,所以這一本書閱讀得速度非常快。而這本書的內容可說是在他之前在TMBA活動演講「從優秀到卓越」的延伸版。在我看完整本書之後,又再到youtube上收看了一次這一段演講,對於內容有更完整的吸收。如果嫌看書的
今天的新會員是一位女性,目標是要減脂。在她測體脂肪時,我從背後觀察了一下,大概發現了她身體的一些失衡與緊繃的地方。於是一開始訓練,我稍微調整了一下她的呼吸模式,接著關節活動度的動態伸展,然後帶核心訓練動作,連結到臀部肌肉群的啟動,以及一些徒手訓練動作。 其實這些動作對沒有訓練經驗的她來說,並沒有很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渴望被他人認同,因為這是人類得以發展文化與文明的本能,在《社交天性》一書中有完美的闡釋。希望被人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從我們小的時候學走路時,父母看到了我們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會興奮的給出讚美,而小孩子受到了父母的鼓勵之後,有更強烈的動機繼續努力。而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經過一間麵包店時,聞到裡面剛烤好麵包的撲鼻香味,一下子就把你帶進小時候,媽媽牽著你的手逛麵包店的回憶呢?或者是在外面用餐時,點了一碗香菇雞湯,目的就是重溫一下家的味道?如果有當過兵的,一定會記得,在野戰行軍時,在如影隨形的小蜜蜂上面一定會買得到的七七乳加巧克力,那
本來我看這一本書的書名,是有關於提問的,同時對於本書的介紹也是有關於找人聊一聊的重要性,因此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但是看了以後才知道,他的原文書名是”Just ask” ,這個”ask”在這一本書中是「請求」的意思。這一本書主要探討的是說我們如何可以請求他人的協助。 現在的網路媒體,大家都無所不用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篩選思維的培育 筆者發現有許多人非常努力,他們習慣全力完成一件事情,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忽略整體局勢。最近和健身教練聊天,提到一位非常厲害的健美教練,他獲得了很多獎項,但在工作上並沒有展現自己的健美身材,也沒有全力銷售課程。聽到這個故事,我先詢問了這位健美教練的年齡,得知他只有24歲,這讓我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在如今數位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深受完美主義的信念、想法,所困擾吧!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一位年輕上班族透過養身減重,從內到外重拾自信的成功故事。當他勇敢面對職場挫折,並開始注重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後,不僅身材改善,體重下降,精神狀態也隨之改善,讓他的自信與積極投入在工作和人際關係都有明顯提升。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健身族群中的身材焦慮問題,以及個人對於健身態度的認知和做法。作者提醒讀者不要為網紅的完美身材所迷惑,要以健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健康體態,並擺脫不必要的焦慮。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社會媒體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青少年之間的容貌焦慮問題。本文探討了身體畸形恐懼症對青少年的影響,並提供了幾種建立自我肯定的方法。同時呼籲家庭、學校和社交媒體平臺共同努力,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減少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Thumbnail
我應該要多提升自我、我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好、相較於其他人的成就我不夠厲害⋯⋯ 始終覺得不足的痛苦揮之不去,你也有這樣的感受嗎?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本篇分享《踏實感的練習》的心得,如何在追求成就時,如何能能擁有平靜且自信的內在力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篩選思維的培育 筆者發現有許多人非常努力,他們習慣全力完成一件事情,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忽略整體局勢。最近和健身教練聊天,提到一位非常厲害的健美教練,他獲得了很多獎項,但在工作上並沒有展現自己的健美身材,也沒有全力銷售課程。聽到這個故事,我先詢問了這位健美教練的年齡,得知他只有24歲,這讓我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在如今數位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深受完美主義的信念、想法,所困擾吧!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一位年輕上班族透過養身減重,從內到外重拾自信的成功故事。當他勇敢面對職場挫折,並開始注重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後,不僅身材改善,體重下降,精神狀態也隨之改善,讓他的自信與積極投入在工作和人際關係都有明顯提升。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健身族群中的身材焦慮問題,以及個人對於健身態度的認知和做法。作者提醒讀者不要為網紅的完美身材所迷惑,要以健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健康體態,並擺脫不必要的焦慮。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社會媒體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青少年之間的容貌焦慮問題。本文探討了身體畸形恐懼症對青少年的影響,並提供了幾種建立自我肯定的方法。同時呼籲家庭、學校和社交媒體平臺共同努力,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減少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Thumbnail
我應該要多提升自我、我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好、相較於其他人的成就我不夠厲害⋯⋯ 始終覺得不足的痛苦揮之不去,你也有這樣的感受嗎?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本篇分享《踏實感的練習》的心得,如何在追求成就時,如何能能擁有平靜且自信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