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喝完一小時內哭鬧、一天尿布量、體重成長狀況,都是可以參考的依據。
除了觀察吃飽,還要觀察肚子餓,聽到哭聲就餵奶確實是短暫有效的安撫方式,所以剛開始會因為是因為肚子餓在哭,後來發現錯誤的答案會衍生更多問題。
若是嗝打不出來、脹氣在鬧,再餵一波只會讓他更不舒服,很快又繼續剛剛的難受。
若是想睡覺在哭,通常會邊吃邊睡或吃到睡著,根本沒力氣吃到足夠的量,又睡不長,很快就又餓醒,等於沒吃好也沒睡好。
但以上也都只是參考,也是對樂多這三個月的經驗總結,可能對別的孩子並不適用,也可能明天開始他突然變了。
有規律但沒有萬用解。
所以網路上各種「超好用」、「超有效」的方法,具有參考及實驗價值但不一定是正確答案,他人的育兒經驗也是。
當你給出建議時,講一次就好。
當你有機會幫忙的時候,用他需要的方式。
更別說講出帶有指責意味的評論。
尊重主要照顧者付出的時間,尊重睡眠不足及眼淚換來的,關於自己小孩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