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閱讀時間 ‧ 約 34 分鐘

聊陸劇|《步步驚心》:BE 美學的巔峰之作

自從入陸劇坑以來,分享過了不少自己喜歡的作品,而每次只要有人問我「覺得哪部最經典」的時候,我通常都會推薦《瑯琊榜》、《甄嬛傳》和《步步驚心》給他。

《瑯琊榜》和《甄嬛傳》應該不用我多說,不過《步步驚心》可能就會有人覺得意外,畢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步步驚心》劇情比較沒有爽感,角色也都有些難以忽視的缺點,絕對不是那種人人都會覺得好看的電視劇。

不過我最近重看一遍後,依然認為《步步驚心》是我心目中古裝言情劇的巔峰!就算放在十多年後的現在,它從劇情節奏、角色塑造、演員演技到音樂設計仍稱得上無懈可擊,起碼在古裝言情這個領域,除了去年播出的《古相思曲》外,我還真沒找到其他部的製作能和它相提並論。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部於十三年前播出、樹立我心中 BE 美學模範的經典陸劇《步步驚心》吧!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身不由己的朝代

就我自己的觀察,《步步驚心》這幾年常被吐槽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它劇情自帶的「封建色彩」。這不難理解,畢竟現代人大多受自由平等的教育長大,比起若曦這樣穿越後被封建思想同化的劇情,大家自然更想看到一個擁有現代思維的主角在古代扭轉世人偏見、彰顯自身價值的作品。

「反封建」題材之所以近年很受歡迎,是因為觀眾會把期望投射在角色上,希望他們照我們期望的發展去走。不過,我認為《步步驚心》不太屬於這類電視劇。

如同它的劇名所述,《步步驚心》主旨並不是對抗封建,而是如實呈現一個每步都必須走得驚心動魄的時代。那是帝制皇權下的悲哀,是百年前曾發生在這世上的現實。

這部劇裡,沒有誰有金手指能爽爽活到最後。即便來自未來,也必須遵守那個時代的遊戲規則才有辦法活下去;即便貴如天子,也必須承受那個位子獨有的辛酸和無奈。

正由於《步步驚心》把封建時代的殘酷和不公刻畫地相當仔細,整部作品才會帶著濃濃的悲劇色彩,因為每個人都是封建社會下的受害者,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


▸ 若曦

若曦這個角色近期比較多兩極化的討論,不過我必須說,無論十年前十年後,若曦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女主角。

她是一個擁有現代思維卻身不由己活在古代的人,自由平等、婚姻自主的觀念隨她回到了那個封閉的社會,所以她一開始怎樣都不肯接受這時代的遊戲規則,寧可一死也不想任由別人擺佈。

然而當她在紫禁城越久,親眼見到天子一怒足以流血千里的後果、明白隨便一句話可能使無辜之人賠上性命後,她終究還是活成了那個時代的模樣。

若曦的同化,是在經歷好幾次心灰意冷後才不得不改變的,她順應女子必須出嫁的命運、接受天子一言斷生死的無情,但她並沒有因此認同封建社會的框架,骨子裡仍保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就像她愛八爺,卻不想賠上自己的後半輩子,所以選擇和他分道揚鑣;她追求自由,卻無法違逆自己的心,所以選擇了抗旨不遵;她愛雍正,卻難以接受他的狠絕,所以選擇逃離皇宮。

若曦自始自終都在堅持做她認為該做的事,就算會懼怕天子的雷霆之怒、會擔憂干涉歷史的後果,她依然會按照本心去做,這就是她身為現代女性改都改不了的本能。

可能有人會覺得若曦拋棄八爺很自私,或認為她想和四爺在一起又不想困在皇宮裡很優柔寡斷,但在一個知道所有人的結局卻對自身命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誰不會徬徨?

我之所以喜歡若曦,並不是她從頭到尾完美無缺,而是她就算有缺點、就算曾經犯了錯,依然能讓我同理她的一切決定

九子奪嫡的時代注定充滿鮮血和算計,四爺是她的摯愛,八爺是她曾經的愛人,十爺、十三爺、十四爺是她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每個人都是若曦無法割捨的存在。她很早就預見他們未來會手足相殘,卻無法任由一切發生而無動於衷。

因此她為了十四爺拚命和敏敏賽馬、為了八爺把歷史結局洩露出去、為了十三爺在大雨滂沱的花園裡跪了三天、為了四爺抗旨受罰還被貶到浣衣局。

她的確自私過、徬徨過,可她更多時候都在為了別人拼命付出和抗爭

為了十四爺賽馬

為了八爺洩露歷史

為了十三爺雨中下跪

為了四爺抗旨拒婚

若曦這一輩子都在為她重視的人們殫精竭慮,只可惜她知道的只是歷史的結局,不是過程

她從沒想過自己給八爺的提醒,會成了十三爺被幽禁十年的緣由;雍正那番「會留下性命」的保證,成了八爺、九爺、十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噩夢;本是希望避免悲劇發生的幾句話,最後成了一切傷痛的濫觴。

我滿喜歡劇裡常用「造化弄人」去吁嘆這場悲劇,不管是若曦、四爺還是八爺,他們說到底都是這場悲劇的受害者,沒有誰完全無辜,卻也沒有誰是罪魁禍首。

《步步驚心》裡真正殘酷的並不是人,而是那個極權不公的時代,比起苛責角色的不完美,那個朝代本身才是最值得我們批判的。


▸ 四爺、八爺

去年《長相思》開播時我有小追了一下,不得不說桐華真的很會寫一女多男的情感故事(笑),像《步步驚心》中若曦和眾阿哥的情誼我覺得都寫得很好,尤其她和八爺、四爺兩段愛情都各有各的看點,八爺對若曦來說是美好的憧憬,四爺則是靈魂的相知。

我們就先從八爺聊起好了。八爺應該是劇中 debuff 最多的皇子了,生母身分低微讓他受盡冷言冷語,飽受歧視的成長環境導致他很早就學會看人臉色做事,懂得用一張笑臉和圓滑手段籠絡朝臣,藉以彌補沒有親族支撐的弱點。這些年九爺十爺十四爺對他的死心塌地和朝中盛傳的「八賢王」美名,都可說是他多年努力的成果。

也正因八爺比誰都明白出生就低人一等的滋味,若曦那段追求人人平等,不該由別人決定自己命運的說辭才會如此打動他。

很多人認為八爺會喜歡若曦是因為若蘭,我覺得不全是。

在那個子憑母貴的社會裡,八爺早已見慣別人拜高踩低的目光,然而若曦這麼一個對他還不甚熟悉的女子卻能說出他想說卻不敢說的話,平等對待一直被看不起的自己,這更是他會有所鍾情的原因。

後來八爺和若曦會分開,除了若曦自己不想賭上未來以外,八爺的疑心也是另一個癥結所在。

對成長在爾虞我詐之中的八爺來說,他已經太習慣把人都當成棋局裡的棋,隨時懷著警戒和算計,他從不會把心裡的疑惑坦然告訴別人,而會自行構築出一個他所認定的事實。想當然爾若曦處處以四爺為先的舉動,便會讓他對他們的關係產生疑心。

反觀四爺對若曦的情感就要單純一些,他很早就察覺若曦和他有著相似的價值觀,是能和他有所共鳴的知音,這對把心閉得很嚴的四爺來說是很珍貴的。他對若曦的喜歡沒有摻雜任何權力糾葛,只單純希望她能對自己敞開心扉、希望和她相知相交。

四爺一直是個寂寞的人,雖然他的成長環境比八爺好,但他的母親不愛他、親弟弟不理解他,明目張膽的偏心導致他很不擅長表露情緒,總帶著一股冰冷的距離感。

正由於四爺的心很孤寂,他更會珍惜那些能夠理解自己的少數人。無論十三爺或若曦,對四爺來說都不僅僅是兄弟或愛人,更是他靈魂上的知己。他們對治國安民有著同樣的理想,對朝堂鬥爭有著同樣的無奈,只要待在彼此身邊,就能共同分擔煩惱與憂慮;即便常被他人誤解,卻能對彼此的想法心領神會。

四爺、十三爺和若曦正是這樣能從靈魂深處共鳴彼此的存在,他們之間沒有謊言、沒有欺瞞,只有打從心底對彼此的信任,這也是他們的情誼遠比八爺黨阿哥們強韌的原因。

其實如果沒有朝廷上的各種風波,四爺對皇位的野心應該不會被渲染得那麼強,至少跟八爺比起來,他更有可能為了若曦或兄弟放棄皇位(當然這就跟正史對不起來了啦 XD)。只是無奈他此生最重視的兩個人都因他被囚禁和冷落,他便只能無所不用其極地奪取那個位置。

雍正的繼位,對十三爺和若曦來說或許是一個解脫,卻也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

剛剛提到,像四爺這樣寂寞的人,會特別珍惜自己的知己,這同時也代表,他會非常痛恨那些傷害他們的人。為了救出十三和若曦,四爺過去十年都在拼命壓抑自己的痛,生怕再次行差踏錯便會全盤皆輸;可越是忍辱負重,他心裡的恨就越會深入骨血之中,成為他擺脫不了的心魔。

《步步驚心》看到後期,或許很多觀眾會開始想:「如果繼位的是八爺,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那麼多悲劇了?」

若先拋開正史不談,我是傾向八爺繼位的結局會比四爺好一點,不過這個「好一點」不表示八爺就不會手足相殘,只是八爺沒有四爺那麼強的仇恨,起碼不會用狠戾的方式折磨政敵。

只要是極權社會的掌權者,就不可能放任異己待在朝上動搖自己的權位,只差在手段是重是輕而已;而八爺比四爺好的地方就在於他的性格沒有那麼偏激,沒有死心塌地愛過一個人,自然不會深惡痛絕地恨另一個人。這並不是無情,反倒是讓一個人的溫柔得以在深宮之中保存下來的法則之一。

若曦最後離開四爺的原因,跟當初離開八爺很類似,都是源於他們心中太強的執念,八爺的執念是爭奪皇位的野心,四爺則是心中滿溢的仇恨。

一個人的執念太強,心就容易被蒙蔽而做出不理智的舉動。就像一開始的四爺也會顧慮若曦和八爺等人的交情,可當仇恨一湧上來,他就完全不顧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會傷到若曦了;同理,雖然起初的八爺一直懷疑若曦別有用心,可當他繼位的希望徹底破滅後,他也會漸漸理解若曦真實的心性,不再小覷她的傲骨。

從四爺和八爺的故事來看,我覺得《步步驚心》刻劃的情感之所以動人,大概是這些角色都有各自的美好和缺陷,不會因為誰是官配就讓他完美無缺。

所以當我們一開始見到溫潤如玉的八爺,就會覺得冷冰冰的四爺很難親近;當我們後來對八爺的質疑感到心寒,就會開始對四爺的坦誠感到溫暖;當我們畏懼起四爺的狠絕,又會覺得八爺的溫柔很讓人心疼。

就跟若曦一樣,這些角色的多面性都會讓我感覺他們更像活生生的人。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作為皇子的辛酸和野心,作為愛人的深情和無情;可以清楚知道他們身上有哪些缺點,卻又能理解他們變成這樣的原因。這或許也是《步步驚心》的角色塑造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吧!


▸ 十爺、十三爺、十四爺

除了和四爺八爺的愛情線外,若曦與其他阿哥的友情線同樣很精彩。

「草包老十」應該是劇中最可愛的阿哥了!十爺性格單純莽撞,是最沒有心機的一位皇子,這樣的性格放在現代社會或許沒有什麼亮點,不過在充滿算計的紫禁城裡,卻成了異常可貴的特質。

在悲劇基調中的《步步驚心》裡,十爺幾乎稱得上是唯一的甘草人物。他和明玉是一對先婚後愛的歡喜冤家,包辦了劇中絕大多數的笑點(相信也是大家最後幾集唯一還笑得出來的地方 XD);至於他和若曦則是毫無算計的至交好友,是照亮她紫禁城煎熬時日裡的一抹光芒。

十爺對若曦的友情中最讓我動容的,就是他無論何時都會選擇相信若曦,包括後期知道她曾經拋棄八爺,並與四爺交往後,他也不會像九爺十四爺那樣氣她怨她,總會先選擇關照她的情緒和立場。

我自己會覺得,十爺和若曦的友情是僅次於十三爺堅固的。雖然他並不懂她,卻依然有辦法做到平等地尊重她、毫無疑慮地支持她,這對生於男尊女卑朝代的皇子來說並不容易,何況十爺還是一個不通文墨的粗人。大概也正是這份單純的真意和溫柔,才使明玉後來對十爺傾心以付吧!

再來就是和若曦最相熟的十三爺了!

十三爺是自始自終最理解並尊重若曦的人。他們同樣嚮往著自由、同樣看得清朝堂的詭譎、同樣對知己手足情深義重。

就像那聲「拼命十三郎」和「拼命十三妹」的稱呼般,十三爺和若曦就像一對同胞手足,性格相仿、經歷相似,連見證面冷心熱的四爺成為殺伐果決的皇上那段心路歷程都有著高度共鳴,所以他最能理解若曦在雍正身邊有多為難、多矛盾。

《步步驚心》大結局中有一個我滿喜歡的小細節,那就是十三爺逝世的橋段裡,他和若曦一樣都不再叫雍正「皇兄」,而是叫了那聲熟悉的「四哥」。

這個反應可以看出十三爺和若曦心裡最想念的,其實都是登基前的四爺。就算他們能明白四爺成為皇上的不得已、理解他變得狠辣的原因,可在彌留之際,他們還是最希望回到當年彼此都只是單純的兄弟和知己的時候,那是他們此生最快樂的時光。

最後,就是評價最兩極化的十四爺了。十四爺是除了九爺之外,最常跟若曦硬碰硬的皇子;但同時他也是除了四爺八爺外,唯一愛上若曦的阿哥。

(十爺對若曦的感情我覺得還稱不上愛情,這裡我就不算進來。)

一開始的十四爺是封建社會下很經典的皇子形象,允文允武,身上有著貴氣,卻又帶著一種瞧不上人的驕矜。

十四爺身為天潢貴胄,尊卑貴賤的階級概念是隨他長大的信念,他沒有辦法理解若曦不把身份地位放眼裡的隨性,總會覺得她拿自己跟風塵女子相提並論是胡鬧,跟著十三爺一起唾罵九爺是大逆不道。

這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身分歧視就是十四爺總會跟若曦吵架的原因。就拿塞外他想和十三爺一樣和若曦交好的劇情來說,當他見到若曦對他的示好冷漠以待,馬上就氣急敗壞地質問她:「如今我願誠心相交,妳卻對我如此態度」(說白一點就是「我都這樣做了妳怎麼可以不理我」),這是他身為皇子習以為常的命令口吻,可聽在若曦耳中就會顯得非常刺耳。

不過,十四爺跟其他阿哥最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對若曦的態度也是前後變化最大的。他不懂她,也不明白她到底想要什麼,他只知道自己也想和十三爺一樣和她相知相交,所以自從若曦替他賽馬之後,他就不停反省、改正自己,只為有一天能和她真正交心。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若曦死後,十四爺曾憤恨不平問了雍正為何當初沒有前來,而十三爺告訴他是因為他過去的行為導致皇上根本沒看到信後,十四爺第一個反應就是去抱著若曦的骨灰罈道歉

這就是十四爺對若曦的愛最動容的地方。他不像四爺八爺那麼了解若曦,也不像十爺十三爺有辦法設身處地同理她的情緒,但他一直都在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學習用她喜歡的方式待她,這是所有阿哥都沒有做到的。

正因如此,十四爺最後才會任由若曦撐著病體去等四爺,否則照他以往的性子,恐怕早就不知道把若曦罵多少遍了。只是因為如今的他已經明白若曦想要什麼,才選擇克制自己的情緒閉口不言。這都能證明十四爺這些年默默為若曦改變了很多,不管怎麼說,我想這份心意還是彌足珍貴的。



▌流暢細膩的美

聊完主線劇情後,接下來一點篇幅我還想特別聊聊《步步驚心》的製作。

前言時我有提到《步步驚心》是我心目中古裝言情劇的巔峰,不過它的劇情跟角色其實只佔了一半原因(畢竟這麼多好劇裡也不見得只有《步步驚心》寫得好),另一個很重要的是它電視劇呈現的效果真的很精緻,處處充滿細膩流暢的美感,這種美感並非單靠劇本就能構築出來,而會跟整個製作團隊都有關係。


▸ 豐富的細節

為了書寫劇評,我這次回坑有特別注意劇中一些細微的設計,像節奏、畫面、分鏡之類的,而看完後不得不說,《步步驚心》的製作團隊是真的很會講故事!

如果大家追劇時仔細觀察,會發現《步步驚心》幾乎每個橋段都不會只單純講一件事,都會在鋪陳主線的同時,加入很多小細節去補齊角色輪廓或者埋伏筆。

就隨便拿個案例來說,第七集十三爺和敏敏初遇的橋段裡,鏡頭先是給了十三爺看著蒙古人騎著馬玩時欣羨的眼光,刻畫出十三爺對自由的嚮往;

接著兩人比賽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敏敏和十三爺馬術的精湛和真心喜歡在原野上奔馳的快意;

再來兩人自我介紹時用的「星星」跟「月亮」,是劇情後期重要的借喻之一;

最後十三爺玩叼羊比賽不小心遲到的安排,也再次強調了他瀟灑不羈的心性。

這整段劇情連五分鐘都不到,卻包含了這麼多資訊,一下子就把十三爺對牧馬放羊日子的嚮往、敏敏待在草原的快樂和她對十三爺的傾心全講了出來。也正因有了這五分鐘的鋪陳,我們後來看到十三爺邊喝酒邊談論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時,才能理解他眼中的光從何而來;看到蘇完瓜爾佳王爺阻止敏敏的婚事時,才會理解他為何不希望她待在循規蹈矩的紫禁城裡。

要製作一部好劇,劇本自然重要,可若要看得更過癮,還必須適時加入細節。這些細節可以是簡單帶過的幾個畫面、演員臉上稍瞬即逝的表情,或是背景音樂的一點巧思,不管加在哪裡,只要多了層次,觀眾追劇時就會得到更豐富的感受,更容易理解角色並進入故事之中。

當然細節這東西也不是想加什麼就加什麼,還必須考慮角色前後邏輯和劇情發展,就像煮飯調味前必須先知道料理是什麼、還缺哪一味一樣,如果只是毫無章法地亂加,看起來只會更眼花撩亂。


▸ 適當的留白

可能有人會想:那如果把細節全部加好加滿,最後湊出個七八十集,就能稱得上好劇嗎?當然不是。

「見樹不見林」是任何創作最怕碰到的狀態,一旦細節太多,觀眾就會搞不清楚主角是誰、故事在講什麼,為了凸顯主軸,製作時還必須針對整體架構做出「減法」處理。

像《步步驚心》本身是以若曦為主視角、九子奪嫡為時代背景展開的故事,它的主軸便會圍繞在若曦和其他人的情誼四爺八爺的黨爭。為了避免模糊焦點,其他配角的故事劇中通通都是點到為止帶過,包括若蘭和常青山的愛情、明慧和八爺的初遇、敏敏和佐鷹的餘生、綠蕪家族的沒落、九爺和玉檀的過往等。

若蘭和常青山的閃回

九爺和玉檀的閃回

這些故事每個都具有一定亮點,也是這些配角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畢竟誰看到若蘭望著屏風舉著休書時不會痛哭流涕?看到玉檀的絕筆血書不會為她動容?可倘若《步步驚心》把這些故事全都拍得仔仔細細,很可能我們現在就不會這麼回味無窮了。

「留白」之所以在各藝術領域都很重要,除了可以用來烘托重點,它還讓觀眾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力完整作品中的空白。就像《甄嬛傳》裡敘寫安陵容日日被掌嘴,不是真的拍出她被賞巴掌的鏡頭,只是讓演員臉上化了挨打而泛紅的妝;《瑯琊榜》呈現梅長蘇的死,也沒有真的拍出他悽慘的死狀,而是讓靖王懷著傷痛掀開蓋著他牌位的布、讓宮羽流著淚送去給霓凰他的親筆遺書。

這些作品都沒有鉅細靡遺地把劇情拍出來,卻依舊能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事,甚至讓大家有更多空間去揮灑自己的想像。如此適切精準的留白,才得以成就一部精實且豐富的作品。


▸ 符合人物的選角

再來這點應該算是大家比較能感同身受的部分 XD,尤其前幾年同為清穿小說改編的《夢回》播出後,真的看到很多人在懷念《步步驚心》的選角。

選角和演技一直是我覺得目前陸劇圈最需要重視的部分。現在很多電視劇選角都只看演員自帶的流量,很少會針對角色氣質進行篩選,這若碰上演技好的演員還沒什麼問題,一旦碰上演技不怎麼好的,出來的效果都跟災難沒兩樣。

一部戲的選角重要,是因為這是最快讓觀眾認識角色的方式,就像《步步驚心》這麼多阿哥你一眼望去,就能大概從這些人的姿態和神情推測出角色是什麼性格。老是冷著一張臉的四爺、隨時掛著笑容的八爺、總是斜眼看人的九爺、眼睛圓圓亮亮的十爺、風姿俊逸的十三爺和十四爺,這些演員站在那裡,你就大概知道他們是誰、性格如何,非常具有辨識性。

反觀《夢回》裡同樣作為九子奪嫡時代的眾阿哥,就很難讓你一眼看出他們的性格有什麼落差。

我在之前的文章〈「經典角色」是怎麼演出來的?聊聊演員與角色契合度〉中有提到,其實演員的「氣質」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就算演員自己跟角色不太像,只要演技好、準備工作做足,也有辦法活成那個角色的模樣。只是大家也知道,如今陸劇圈裡沒演技的演員要比演技好的多太多了,一堆人連最基本的捕捉氣質都很難做到,這種情況下先透過選角把 OOC 的風險降到最低,還是最安全的做法。


▸ 貼合劇情的音樂

最後要聊的就是配樂了!雖然相較前面幾個,配樂比較屬於錦上添花,不過這也是我這次回坑意外發現《步步驚心》做得很強的地方。

老實說我當初回坑時,並沒有想到過了十年我還是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笑),畢竟這段劇情以前都不知道看幾遍了,哪裡虐我都記得一清二楚,誰能想到〈三寸天堂〉和〈等你的季節〉的 BGM 一出來,我的淚腺還是直接崩不住 XD。

我覺得《步步驚心》的配樂很大程度昇華了這部作品。有些橋段單看畫面可能感受還沒那麼強,可一旦配上 BGM,它的惆悵、哀戚、壯闊、美麗就會帶著你的情緒一同湧出來,擋都擋不住。像敏敏跳舞的劇情裡,你說道具和場景真的有到那麼精緻嗎?也不至於,但 BGM 一下、〈雪花紅梅〉一響,你就會不禁覺得這一幕真的非常非常美。

若蘭逝世的橋段裡,雖然演員本身的表演就已經足夠優秀,但在多了〈三寸天堂〉加成後,即便畫面沒拍到人,也還是會讓你紅了眼眶。

真的滿可惜近年電視劇配樂已經很少有像《步步驚心》的高水準,我自己大概從當年看《枕上書》被〈心欲止水〉虐到不行後,就沒再體會過這種音樂一下眼淚直接噴湧出來的感覺了 XD,相信這也是《步步驚心》時至今日都能遠超群雄的原因之一吧!



總結

若要我給《步步驚心》的製作下幾個形容詞,那大概就是「流暢」、「細膩」和「唯美」了。

「流暢」指的是它劇情留白得宜、節奏順暢,短短 35 集就把若曦穿越後的十餘年一氣呵成寫了出來,沒有任何橋段被浪費;「細膩」則是指它每一幕都充滿細節,小至演員一個眼神動作,大至劇情承先啟後的邏輯都相當完整,看起來完全不會無聊;至於「唯美」則是它的畫面、留白、轉場、配樂都設計地極富古韻和詩意,樹立了我心中 BE 美學的標竿。

十年多前我第一次看這部劇時,只單純對它的虐心劇情印象深刻;可如今再次回坑,才發現這部作品有非常多值得現在電視劇借鑑的優點。

我很清楚如今是個短劇爽劇當道的時代,不過我依然覺得《步步驚心》放現在看並不過時。它的確不屬於當代流行的反封建爽劇,但這部劇的中心思想,仍然意在「批判封建」。

一部作品鼓吹什麼、批判什麼,不能只單看它劇情寫了哪些東西,就像一部劇裡出現犯過罪的人,不代表它就在鼓吹犯罪。作者是用哪種角度在看待這些事、這些犯罪者的經歷如何、又帶給觀眾哪些省思,這都是塑造作品價值觀的重要因素。

雖然《步步驚心》的若曦沒有什麼金手指,劇裡那些阿哥也都一個個三妻四妾,但相信大部分觀眾看到最後,還是會為他們的結局心疼不捨。因為他們讓我們見到了封建宮廷內的殘酷和淒涼,這種感受會讓我們對劇中角色懷有悲憫、會不禁嘆息那個時代的身不由己。我覺得一部作品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已經相當於在「批判封建」了,只是手法沒有那麼直白和激烈而已。

總而言之,《步步驚心》絕對是一部完成度、精緻度都非常高的陸劇。我本來以為過了十幾年,我會因為眼光變高而對演員或劇情更加苛刻,沒想到看完反而更喜歡了 XD,這也能證明好的作品是真的會永遠流傳的,非常推薦還沒看過的大家可以找時間看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步步驚心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冰陽雜談小庭園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