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心理諮商:從溺水到畢業的成長心智之旅 - Part.4


本篇為諮商奇幻旅程的第四篇,前三篇請見

諮商心得分享:一間讓我慢慢愛上自己的「沙遊室」- Part.1

心理諮商:涵容帶我關掉『責任感』的痛 - Part.2

探索責任感的起源,從心理諮商開始的奇幻旅程 - Part.3



小學的時候,我曾在學校泳池溺過水。

原因有點好笑…

那時我把手肘撐在浮板上,空出手來調整蛙鏡。

突然一個鼓溜,浮板滑走了!

但因為我蛙鏡還沒戴好,眼睛吃水張不開。

我慌亂的在水中拍打,吃了幾口水,身體也越來越沉。


我聽到岸邊的人大叫,救生員要過去了!

那一刻時間過得極度緩慢,我掙扎著、等著

好不容易,我感覺救生員靠近了,但又感覺好遠

救生員用手輕輕托著我的下巴,盡可能讓臉部高於水面

然後一下一下的,從背後推我,把我往岸邊推


當下我生氣極了,等了這麼久,卻抓不到個浮木

溺水感依舊,我痛苦的掙扎

直到我總算被推到岸邊,抓到泳池牆壁那刻

我用力把自己身體撐起,在岸邊大口喘氣,總算得救了!


後來我才知道,救生員的第一守則- 就是不可以被溺水的人抓住

(溺水當下因為恐懼,人力量很大,被抓住只會兩個人都會往下沉)



在諮商後,我想起了這段經歷,也發現其中的相似處

  • 剛開始諮商時,溺水感依舊,慌亂也抓不到施力點
  • 另外,最終能讓自己離開情緒泥沼的,也只有自己


在情緒函容和責任感淵源兩個議題結束後

諮商師再次問我- 你還有想討論的議題嗎?你覺得我們可以畢業了嗎?


口才流利的我,突然有點支支吾吾

嘗試說些什麼,卻沒有結論

我好像有點害怕諮商的結束,不知道為什麼 🤔


諮商師看著我,「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把再次學習過程比喻為小時候的剪紙嗎?如果在這間沙遊室裡面,你剪出了一個喜歡的窗花,下一步你想做什麼?」


我想了想,「我會很開心地站起來看看我的作品,然後興奮地拿給你看!驕傲地展示後,回到座位剪下一個窗花」


諮商師聽完笑笑的表示,那我們或許還可以繼續聊聊。

我驚喜之餘,也覺得饒富趣味

像是要解開心理測驗答案般,追問諮商師「什麼?你聽到了什麼?為什麼這個回答讓你知道我還沒準備好畢業?」


諮商師回答「如同之前提到的,諮商是一個 re-parenting 的過程,更多的是賦予能力。我們人一生會面對數不清的難題,不可能所有問題都在諮商室中解決。因此在離開諮商室後,是否有更多力量,獨自面對新來的挑戰就會是關鍵。」


諮商師看著我困惑的臉,停頓一下。「有趣的是,在剛剛的剪紙假設中,你很期待得到我的肯定,也沒有選擇推門出去,而是想繼續留在教室裡。如果是這樣,那也沒問題,我們可以再走一段,等你準備好」


我笑了出來,再次感受到心理學的神奇!


後來我們不帶著新議題般斷斷續續的聊著

聊日常、聊我又驚險的經過了什麼情緒

直到我準備要出發我的「歐洲大旅行」,才真正迎來結束


「老實說,我還是有點怕怕的」我跟諮商師說。

我轉看向教室的門把,「但是,或許推門出去看看也不錯!」


諮商師回給我一個溫柔的笑容。

我知道,如果哪天我又感到徬徨了,還是可以回來。


歷經了 9 個月,從每週一次,到一個月一次

我從情緒溺水中撐起了自己,從諮商室畢業了!

「畢業快樂」,我輕聲的跟自己說。


最後一堂諮商時,有個小小畢業典禮。在排沙盤時,發現內心那個小北極熊長大了,依然可愛


---

*諮商的奇幻旅程還有最後一篇,用後記方式整理些小筆記,希望分享給曾經想過,或正在經歷諮商的朋友參考

*書寫之路漫漫長,若文字有帶給你些些感觸,歡迎多留言跟我互動呦💛

#用書寫陪伴自己的三十歲 No.2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記錄下自己走過心理諮商的奇幻旅程,希望陪伴也在路上的你,我們都曾走過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